摘要:居民在网络直播间购物,商家却告知“微信私聊”,并诱导越过平台交易。5月13日,一番砍价后,居民在转账过程中察觉到异常,终止操作。咨询民警得知,商家可能“有诈”,付款后往往钱货两失。
居民在网络直播间购物,商家却告知“微信私聊”,并诱导越过平台交易。5月13日,一番砍价后,居民在转账过程中察觉到异常,终止操作。咨询民警得知,商家可能“有诈”,付款后往往钱货两失。
孙先生住在十二院城小区,想养一条宠物狗,上网刷到一个卖狗的直播间。画面中,主播带着网友逛狗市,狗的种类很多。孙先生很快相中,在公屏上问价。商家表示私聊,双方添加了微信好友。
商家称,平台有抽点,私下交易可优惠。孙先生为了省钱,当即同意。经过商量,双方以2000元达成共识。随后,孙先生给对方微信付款,可尝试多次,均不成功。商家表示,可能交易次数过多被限制,让改用银行卡转账。
居民不熟悉操作,便请教十二院城社区网格员李瑞芳。网格员听了经过,感觉不对劲。她联系商家,想看一下营业执照和检疫证明。过了好半天,对方发来几张照片,却相当模糊,根本看不清细节。当提出视频连线,看一下要买的狗时,对方直接将孙先生拉黑。
一系列反常举动让人疑惑。网格员咨询辖区民警得知,这很可能是“空手套白狼”的骗局,并提醒千万不能私下交易,一旦有诈,相关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并州新闻 记者 李涛
来源:太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