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文明“CP”一年来,带来哪些变化?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18:33 3

摘要:川渝两地山水相依、文脉相通、人文相亲、经济相融,毗邻地区经济体量大、辖区面积广、常住人口多,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有着强烈的合作需求和广泛的合作基础,此前两地毗邻地区文明实践已有诸多交流互动。

川渝两地山水相依、文脉相通、人文相亲、经济相融,毗邻地区经济体量大、辖区面积广、常住人口多,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有着强烈的合作需求和广泛的合作基础,此前两地毗邻地区文明实践已有诸多交流互动。

2024年6月以来,川渝两地组建文明实践新CP,创新打造川渝文明实践“一廊四带”,以“跨省共建”模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发展,川渝毗邻地区30个县(市、区)近2400万群众参与其中。

根据蓝图方案,川渝两地力争通过3年努力,在川渝毗邻地区打造川南渝西、川中渝西、川东北渝北和川东北渝东北等4条区域特色鲜明、覆盖范围广泛的文明实践带,探索形成有机衔接、相互贯通、整体联动的制度机制,串珠成链建成1条具有全国影响和示范价值的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廊。

4条文明实践带相继签署区域合作协议,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资源共享、阵地共建、队伍共育、活动共办的方法路径,推动川渝两地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川渝两地在精神文明领域动作频繁,跨区域组建基层宣讲队伍,共建文明实践广场、新风礼堂等活动阵地,开展“川渝村晚”、乡村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联动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综合体……精神文明之花在川渝大地绽放。

川东北渝东北新时代文明实践带

共建特色阵地让群众喜欢来、经常来

4月22日上午9点,内江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在一个个诗朗诵节目的琅琅书声中热闹起来,田间劳作的村民们纷纷放下农具,循声而来。当天,由隆昌市和重庆市荣昌区联合举办的2025年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暨“春光伴阅读・实践共成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三合村“小院&茶馆”举行。

“小院&茶馆”并非普通场所,而是荣昌区和隆昌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取双方之所长、创新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其中“小院”取自荣昌区的“小院讲堂”,“茶馆”取自隆昌市创建的“乡村茶馆讲习所”基层理论宣讲品牌。

截至目前,两地已联合策划开展了理论宣讲、文化传承、文艺汇演、典型选树、种养技术培训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60余场次。

沿川南渝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向南,深层次的融合正在展开。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携手重庆市江津区聚力激活川渝“一池水”,推动合江县博物馆、文化馆与江津区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陈独秀旧居陈列馆结对共建、联动融合。泸州市泸县石桥、方洞等5镇与重庆市毗邻镇街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组建首批川南渝西教育共同体名师工作室,常态化开展思政课教学……

一年来,川南渝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带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重要依托,围绕阵地共享、资源共用、队伍共育等核心任务,有力提升了川渝两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服务质效。在线下,川渝两地大力整合资源,共建文明实践广场、新风礼堂、主题公园等阵地,推动两地文明实践阵地由物理性向功能性转变、由行政区域性向区域合作性转变。在线上,两地立足已有的数字化应用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开放注册权限、搭建线上阵地“一张网”、构建文明实践跨区融合新场景。

大家说 >>

隆昌市在川渝毗邻地区建设打造了“小院&茶馆”文明实践阵地,组织基层理论宣讲团、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新乡贤志愿服务队、农村家庭能人志愿服务队等团队深入“小院&茶馆”,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记得牢的语言,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法律、科技、健康等宣讲,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乡村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共隆昌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徐虹

川中渝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带深化文化交流让群众乐享精神大餐

4月8日,由重庆、资阳共同主办的“川渝文明 大安同行——好人微服务”文明实践暨好人巡讲活动,在资阳市安岳县双龙街初级中学开展。活动中,重庆好人邓启兵、四川好人周春分别带来“大足石刻 艺术瑰宝”“赓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讲座,让师生感受大足石刻魅力,加强对本土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4月9日,“巴蜀同脉 文明同行”川中渝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共建暨潼南・资阳“家风润万家”主题宣讲活动在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举行。川渝两地的“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代表等分享暖心的家风故事。

过去一年,遂宁、潼南、资阳、大足秉持“巴蜀同脉 文明同行”理念,聚焦川渝文化共通性,积极探索文化传承交流新路径,策划开展特色文明实践活动,推动两地群众“文化共融”与“文明对话”。

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上,以非遗为纽带,资阳联动潼南开展安岳曲剧、地方舞蹈等民俗表演,推动传统文化基层活态传承。同时,依托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搭建川渝石刻文化数字共享平台,运用VR技术展示大足石刻与安岳石窟的艺术关联,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此外,还开展2024年“我们的节日·中秋”遂宁市示范活动暨川中渝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带联动活动,“家风润万家”主题宣讲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让家风教育深入人心。

在红色文化弘扬与乡土文化传承方面,安岳、大足、遂宁共建“川陕苏区红色研学路线”,组织青少年开展“重走长征路”“红色故事演讲”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怀。同时,组织川渝两地中小学生走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罐子河村农耕文化展示馆,参观传统农具、耕作技艺,增强对乡土文化及农耕文明的了解。

大家说 >>

川渝文明实践“一廊四带”建设加强了各地的阵地共建、品牌共育、文化互鉴和产业协同。未来,安岳将继续深耕“巴蜀同脉”基因,深化“文明同行”实践,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在毗邻地区协同打造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线,努力打造形成一批具有辨识度和知名度的标志性品牌,进一步加强与毗邻地区在文化、经济、旅游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推动更多具有本地特色的文明实践项目落地实施,提升川中渝西文明实践带的影响力。

——中共安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  卢春丽

川东北渝北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开展多彩活动让群众常喜长乐

随着裁判一声哨响,参赛队员们摩拳擦掌、紧握麻绳、重心后移、扎稳马步,喊着整齐的口号,齐心协力投入到比赛中……3月27日,以“川渝‘双向奔赴’ 新区共创未来”为主题的川渝高竹新区第二届美丽乡村运动会在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放牛坪景区火热启幕。

来自重庆市渝北区大湾镇、茨竹镇,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坛同镇等地的近200名选手共同参与此次乡村运动会。“今天运动会的项目既保留乡土特色,又融入现代体育精神。”来自高滩镇的选手邹川在赛后感慨,“大家手牵手、心连心,感受到了川渝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今年以来,围绕《“巴蜀同脉 文明同行”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方案》,川东北渝北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基地(点)和文明实践综合体,举办了一系列接地气、聚人心的活动。

3月20日,重庆市垫江县太平镇与四川省邻水县兴仁镇携手开展“巴蜀同脉 文明同行——‘植’此青绿 共‘树’未来”文明实践活动,来自两镇的志愿者挥锹铲土、扶苗填坑,为明月山增添了一抹新绿;4月1日,来自川渝两地不同领域的倡议者在渝北区组织的“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中共同发起文明倡议,活动现场还开展了义剪、义诊、制作青团、糖画等活动,把传统节日变为渝邻两地维系情感的纽带;4月17日,“川渝共建·阅享书香”2025年“书悦华蓥”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上,华蓥市文化馆选送的情景朗诵《满江红》、重庆市合川区文化馆选送的表演唱《幺妹儿一枝花》等节目轮番上阵,让市民们在文化的交融中感受阅读的魅力;4月22日,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联合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街子镇、中心镇开展了“书香润红乡·川渝共传承”全民阅读活动,川渝两地青年代表们推荐了最近阅读的佳作,还开展了红色知识问答,村民们主动参与、积极抢答,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大家说 >>

我们始终坚持用思想启迪人、用活动凝聚人、用典型鼓舞人,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共同建好用好川东北渝北新时代文明实践带。为深化城乡融合,渝北区推出“渝邻乡风文明十条”,开展“三管一养成”“移风易俗大家说”等活动300余场次,建设具有辨识度的川渝乡风文明示范带。同时,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精神生活,组织开展“欢乐农家大赛”“开心60分”等活动650余场,让两地群众常喜长乐。

——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师念

川东北渝东北新时代文明实践带推行“五共”工作法 让群众获得感更足

在川渝交界的大梁山地区,四川省达州市的开江县长岭镇山溪口村、广福镇兰草沟村与重庆市万州区的余家镇硝水村山水相连。这里的茶叶产业兴盛,茶文化历史悠久,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紧密连接着这三个村庄。

4月下旬,一场沉浸式文化体验文明实践活动在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合服务站的推动下火热开展。活动中,三村党员群众齐心协力整理古茶道商旅文书、探寻商贸足迹、精心复原制茶工艺、同拾巴蜀茶文化,构建起三村党员群众“同在一座山、同饮一杯茶”的美好集体记忆。

以“茶文化”为媒,三村构建了川渝毗邻地区文明实践跨区联动新模式。三村以文明实践联合服务站为重要载体,通过聚焦茶文化传承,探索“1+3+3”跨域协作机制,搭建起技艺传承、数字赋能、品牌共创三大平台,提升茶叶产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村联动发展,得益于开江县在川东北渝东北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中创新推行的“五共”工作法,即“要事共商、阵地共建、文化共融、乡风共树、服务共送”,与毗邻的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梁平区在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深度合作。

截至目前,四地共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5个,整合3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建文明实践联合志愿服务队80余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500余次,服务群众4.5万人次,解决实际问题3200余个。

一年来,四川省达州市与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梁平区、城口县,坚持资源共享,实行带长轮值制度,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通过阵地联动,整合资源,打造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阵地,共建文明实践圈,拓展阵地服务功能。固化“5+1”活动模式,即:科学理论同讲、思想政治同润、先进典型同树、文化活动同办、文明乡风同育五项常规活动,结合实际开展特色活动,引导干部群众树立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自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大家说 >>

“我们将持续推进‘双牵头轮值’制度,优化季度联席会轮办模式,推动毗邻地区文明实践资源实时互通,巩固‘5+1’ 活动模式,深化‘五同’品牌,让常规活动更有质量,特色活动更加丰富。同时,提升阵地功能,提档升级毗邻地区文明实践综合体,推动文明共建与治理协同深度融合,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明动能。”

——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何恩源

近期热门视频

来源:文明四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