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三年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把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司法所工作纳入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全局,明确司法所是县级司法局派出机构,实现了法治建设机构实体化、依法行政常态化、公共法律服务精细化,建立了类别清晰、保障有力、协作密切、履职高效的司法所分类建设体系
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三年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把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司法所工作纳入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全局,明确司法所是县级司法局派出机构,实现了法治建设机构实体化、依法行政常态化、公共法律服务精细化,建立了类别清晰、保障有力、协作密切、履职高效的司法所分类建设体系。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现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宣传一批有实绩、有口碑、有特色、有影响的司法所和司法所长,加强学习借鉴,促进全市司法所工作全面提质增效,筑牢基层法治建设根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睢宁县司法局庆安司法所
睢宁县司法局庆安司法所坚持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基础,以矛盾化解为核心,以法治赋能为主线,扎实打造“枫桥式”司法所。
调解化雨,润泽邻里和谐
建立多元化调解机制,依托网格员“一日双巡”制度,设立“包村人员+包片领导+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等四位一体模式,构建“研判+化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梳理问题清单,通过现场处置、人民调解、信访会办、代办服务、依法处理等方式予以妥善解决。2024年以来,累计调解成功147件,疑难案件化解率达98.3%,收获锦旗5面,感谢短信15条,未发生因矛盾纠纷处理不当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议事搭台,共谱法治新篇
切实发挥"援法议事”指引作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为基础、以德治为先锋、以法治为保障”,打造综合性、一站式、专业化的“援法议事”便民服务平台,组织“三官一律”、退休老党员、老教师等成立法治参谋团,着眼于提升基层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开展“共商共议”。2024年以来,共指导开展援法议事110次,征集家规家训30余条,共解决厂房的建设、村部的选址、困难群体的慰问、游园的建设、路灯的安装、河床清淤等100余项问题。
宣传启智,播撒法治火种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普法供给制度,“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普法活动,主动送法进企业、进车间、进工地、进乡村、进社区、进集市、进校园,推动更多群众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结合庆安镇“工业强镇、产融示范”总目标,推动普法向重大战略重大企业、重大项目聚集,积极开展“法企同行”“法润营商”活动,2024年以来,司法所共开展普法活动60余次,发放宣传彩页7000余册,为商会、企业开展专题法治讲座25场次。
邳州市司法局议堂司法所
近年来,邳州市司法局议堂司法所以“品牌化建设”为抓手,聚焦矛盾化解、矫正管理、公共法律服务等核心职能,创新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力量,打造专业化、高效化的基层法治服务阵地,为辖区群众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打造调解品牌,筑牢平安防线
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矛盾化解体系,创新推出“枫”调“语”顺调解品牌。在综合服务大厅设置8个联合办公窗口,实现群众诉求“一窗受理、多元联调、闭环处置”。组建由法律专家和行业能手构成的专业调解团队,针对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复杂矛盾实施靶向调解 ,建立“庭所共建”协作机制,与人民法庭、派出所等部门形成专业化对接,形成“纠纷内部解决、矛盾专业化处理”的矛盾调解模式。
深化矫正帮扶,传递法治温度
以议堂司法所为枢纽,联合周边乡镇打造区域性社区矫正分中心,高标准建成宣告室、心理辅导室、技能培训室等功能科室,形成“教育矫正+心理疏导+就业帮扶”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派驻社工定点值班、引入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对接公益岗位等举措,为矫正对象量身定制帮扶方案。2024年以来,已帮助12名矫正对象成功就业,实现从“管得住”向“矫得好”转变。
优化法律服务,赋能基层治理
聚焦群众法治需求,定期进村入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等“家门口”服务。深化“一村一法律顾问”机制,指导法律顾问累计解答土地流转、农民工讨薪等法律问题300余件。开展“法治体检”“合规经营指导”等专项行动,为辖区35余家企业提供风险排查、合同修订等服务,开通涉企纠纷“快调快处”绿色通道,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将法治宣传与群众需求深度融合,依托“农民工学法周”“法治进乡村”等主题活动,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普法形式,推动法治宣传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互动”。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