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镇坪“银发主播团”网上直播卖山货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3 15:54 1

摘要:“我们镇坪的金丝皇菊花朵一泡就绽放,茶汤金黄透亮,喝一口花香混合着清甜……”5月12日中午,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曙坪镇中坝村74岁的刘生莲,在手机上直播销售当地的金丝皇菊。不一会,就有几位粉丝接连下单。在镇坪县,像刘生莲老人一样的“银发主播”还有很多,他们通过直

“我们镇坪的金丝皇菊花朵一泡就绽放,茶汤金黄透亮,喝一口花香混合着清甜……”5月12日中午,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曙坪镇中坝村74岁的刘生莲,在手机上直播销售当地的金丝皇菊。不一会,就有几位粉丝接连下单。在镇坪县,像刘生莲老人一样的“银发主播”还有很多,他们通过直播间向外界展示销售了镇坪腊肉、蜂蜜特产,收益也可观,折射出镇坪县破解“银发数字鸿沟”的创新实践。

图为曙坪镇中坝村74岁的刘生莲在自己家里直播销售金丝皇菊

镇坪县是中国长寿文化之乡,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23.53%。然而,72%的老年人曾因不会用智能手机,成为数字化浪潮中的“掉队者”。面对老龄化与数字化叠加的挑战,镇坪县以“艺养天年”老年阅读服务项目为突破口,构建起“技术赋能+文化浸润”的县域养老共同体,为秦巴山区破解养老难题提供了鲜活样本。

每周三上午9时,镇坪县图书馆的集中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微信支付就像‘电子钱包’,点这里输入金额……”志愿者张荧荧举着手绘教学板,20名“银发学生”跟着操作。这种手机截图+手绘示意图的“双视觉教学法”,让70岁的杜云龙直呼“比儿女教得明白”。

图为志愿者手把手教老人学习智能手机使用

这种改变源于镇坪县构建的“集中+流动+多彩”三级教学体系。县级集中课堂采取“场景化教学+手把手辅导”模式,开发10大生活场景课程,每周三固定时段开课,采取“讲练结合+一对一指导”的模式。如今,镇坪城区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熟练度达95%。镇级流动课堂创新“群众点单、精准配送”机制,依托200余条需求数据定制课程,配备的“文化直通车”走遍58个行政村,乡村老人参训率提升至82%。

最热闹的当属多彩课堂。在曙坪镇中坝村,老人们用手机拍摄的摄影作品正在巡展。“现在用手机能调专业模式,还能把山货卖到全国去!”62岁的周维山老人正在调试手机参数,他拍摄的《春耕图》入选了全县老年摄影巡展。

图为曙坪镇62岁的周维山在观赏“长寿福地 厚道曙坪”书画展

据镇坪县图书馆馆长丁蕊蕊介绍,目前已整合6个部门资源,开发“智能技术+文化体验”课程包后,孵化出12个“老年数字学习社群”,培育“银龄讲师”20名,举办手机摄影展、电子书朗诵会等文化活动100余场次。老人们不仅跨越数字鸿沟,更成为社区治理的建言者、乡土文化的传播者。通过“文化惠民工程+智能技术培训”双下沉,镇坪建成覆盖7镇的智慧养老网络。数据显示,电子医保使用率提升60%,智能设备使用熟练度达95%,形成“15分钟数字服务圈”。

图为老人们在“艺养天年”课堂学习

在镇坪县城关镇学习基地,73岁的熊瑞平正通过远程医疗系统求诊。“以前进城看病要折腾大半天,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视频问专家。”老人滑动屏幕的手势,从容自信。

“通过‘艺养天年’项目,中老年群体充分享受到了公平、均等、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丁蕊蕊表示,自项目开展以来,已建成3个数字学习基地,累计服务4800余人次,城乡数字技能差距缩小30%。此外,还吸引了高校志愿者、企业技术员累计服务超5000小时。2024年,该项目入选安康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相关经验在全省推广。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松 通讯员 何丹

来源:西部新时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