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薪揽新锐、校企共育“多面手”、驾校跨界“飞上天” 深企耕耘新兴产业“希望田”,播撒就业“新种”育新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3 20:41 1

摘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期发布拟增加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的公示,释放出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的鲜明信号,一个更具包容性和成长性的就业市场正在劳动者面前铺陈开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期发布拟增加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的公示,释放出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的鲜明信号,一个更具包容性和成长性的就业市场正在劳动者面前铺陈开来。

这一新公示亦与地方积极探索的步伐同频共振。记者注意到,《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企业牵头建设人工智能人才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培养高素质人才;深圳提出2025年深圳将再开放100个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还将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行业普遍预期,到2025年,深圳市低空经济产值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记者近期采访时发现,在政策红利的催化下,面对AI、低空经济的蓬勃兴起,一些深圳企业以高薪引才、校企共培、职业转型为“犁”,诸多新兴产业正在创造更多新就业岗位,人才市场显现新气象。

百万年薪吸纳AI人才翘楚

近日,一场招聘在深圳海云安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里火热进行。作为深圳市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家公司最青睐的人才是刚刚从大学毕业的高水平新人。

“AI技术研发需要有打破常规的非凡想象力。”海云安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纪舟航告诉记者,“我们更倾向于招聘计算机基础扎实的应届毕业生或毕业一两年的学生。”海云安从今年起全面转向AI方向,专门设立“AI应用开发工程师”等岗位,年薪从30-100万元不等,就是要吸引富有创造性思维的年轻人。

“通过公司与深圳大学共建的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这一平台,我们积极探索‘课题攻关+实习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去年,我们将一项AI技术难题交到深大研究生团队手中,仅仅三个月,这支由5、6名‘95后’‘00后’组成的团队便交出了令人惊喜的答卷——技术突破、专利落地、令公司产品升级。后生可畏,科技创新的未来掌握在这些年轻人手中。”纪舟航感叹。

从制造机器人到“制造”人才

3月,深圳高级中学的课外实践现场,随着“请给我一杯咖啡”的指令落下,无人咖啡机的机械臂便开始进行咖啡萃取、装杯,短短几分钟,一杯香气四溢的咖啡就递到了学生手中。这些智能机器人均来自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领志光机电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公司总经理汪志伟介绍说,随着视觉算法在生产场景中的深度应用,以及AMR(自主移动机器人)标杆工厂不断涌现,催生“人工智能训练师”“智能产线诊断工程师”等新型岗位,薪资待遇较传统岗位普遍上浮20%-40%。然而,产业在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的同时,在人才供需方面也有隐忧。汪志伟坦言:“当前最难招聘的是具备实战经验的AI视觉算法工程师,缺口明显。”

为解决人才难题,公司与龙华区福城街道章阁社区AI夜校展开深度合作,派出资深工程师授课,将企业实际生产案例融入教学,同时参与“AI+制造”课程设计,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目前,已有6名夜校学员加入公司,投身机器视觉系统调试与设计,有的最快仅用1个月便能独立承担项目任务,且薪资水平比行业均值高出20%以上。汪志伟介绍:“夜校课程紧扣企业需求,缩短了岗位适应期。”诸多实践项目加快了夜校学员的成长。以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开发项目为例,面临着将多维度错误指标融入AI模型的挑战,学员们通过不断收集数据、优化算法,在一次次调试与迭代中攻克难题,实现了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跨越。

公司构建了多层次、差异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汪志伟表示“AI夜校侧重培养研发型人才,而领志机器人学校作为面向工业机器人操作员和各地院校学生的培训基地,则以应用为导向,学员毕业后可进入领志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工作。我们正努力从单纯的技术服务商转型为行业人才培养单位。”

传统驾校变无人机“航校”

46岁的陈合俊最近刚完成了职业生涯的“三级跳”——从汽车维修工到鹏城驾校机动车教练,再到通过全脱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培训考核,成为鹏城驾校无人机教练,实现了“华丽转身”,这也得益于鹏城驾校从传统驾培向无人机“航校”升级带来的新机遇。

“无人机教学与驾培行业具有天然的适配性——两者同属操作技能培训领域,这一共性为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无人机在物流配送、农林植保、测绘勘察、影视航拍等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市场对无人机操作人才需求大,为传统驾培机构开辟了极具潜力的第二增长曲线。”鹏城驾校总经理赵杰积极主动跟无人机制造商、低空经济企业“联合办学”,努力培养出“地上跑”又能“天上飞”的“六边形战士”。

记者了解到,目前鹏城驾校与无人机配件供应商合作,具备数十台自有训练机型、训练模拟器以及自主研发的用于巡检应急场景的无人机调度系统,并与获得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培训中心认证的深圳市民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组建10名持证教员团队,教员均由驾校内汽车教练转型而来。这些“跨界教员”需通过超视距驾驶员(机长证)和教员证(可培训驾驶员及机长)考证,起薪8000元,优秀者可达25000元。“我们也正面向社会急聘无人机教员和工程师。”赵杰透露。

政策春雨润物无声,市场活水奔涌而来。层出不穷的新产业、新业态正造就着越来越多的新岗位新饭碗新机遇。

来源:深圳特区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