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智慧监管托举校园厨明灶亮,携家校社之手解育人之题,借“居民议事会”破小区老旧之患……近年来,槐荫区以“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为标尺,量为民服务之深广,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惠民成绩单。5月13日,槐荫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代表建议“双优双提”
以智慧监管托举校园厨明灶亮,携家校社之手解育人之题,借“居民议事会”破小区老旧之患……近年来,槐荫区以“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为标尺,量为民服务之深广,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惠民成绩单。5月13日,槐荫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代表建议“双优双提”活动暨代表建议集中面复会,搭建代表与承办单位面对面沟通平台,让民生关切之事落地有声、执行有力。
2021年至2024年,代表建议数量增幅增幅达178.6%,办成率跃升37.8%,会议伊始,槐荫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张路通报“成绩单”,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槐荫区一批批涉及教育医疗、养老服务、城市治理的民生建议转化为惠民实事。
智慧监管守护“舌尖安全”。“现在用手机就能看到孩子学校的后厨直播,心里踏实多了!”家长李女士点赞的,是区市场监管局推出的"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通过将全区151所学校食堂纳入智慧监管平台,执法人员可实时调取后厨画面,结合“食品安全进校园”专项行动,让《加强民办幼儿园风险应对建议》从纸面走进现实。
议事机制激活“老社区”。30个老旧小区通过“居民议事会”迎来蝶变:管网改造听取住户需求、推行绿化补种认领养护、停车位规划多方协商......住建部门创新“群众点单-多方议单-专业做单”模式,累计解决管网老化、设施陈旧等难题47项。“以前雨天积水能养鱼,现在楼道亮堂还有小花园!”70岁的王大爷指着新装的门禁系统笑称小区“年轻了二十岁”。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槐荫区人大开启“挂图作战”模式,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怡表示,“双优双提”核心是优化质量、流程,提高满意度、办成率。今年将推行“全过程督办”,全区229名代表提出的234件建议分门别类上载系统,区人大主任会议确定的11件重点建议全部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审阅签批、专项办理,通过视察调研、满意度测评 “一督到底”,落实“政治卷”责任、答好“民生卷”需求、强化“协同卷”协作、优化“机制卷”流程,确保建议办理“不跑偏”。
集中面复会现场,34位代表提出的建议均明确办理时间表、路线图:20所学校开放试点已完成,正协调配套安全设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在7月启动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区民政局建立“124”长者助餐模式,改造提升长者助餐店40处…… 这场持续3小时的“民生对话”,不仅是一次工作推进,更是槐荫区以代表建议为笔,书写的一份“人民至上”的生动答卷。
要让每件建议都带着民生温度落地。这场从“纸面建议”到“万家灯火”的生动实践,不仅丈量着基层治理的温度,更标注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度。当代表们的调研数据化作校园后厨的监控探头,当居民议事会的讨论声变成老小区的新门禁,当红绿灯的倒计时映照着群众舒展的眉头——槐荫区用“民有所呼必答、民有所需必为”的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答卷上,写下最温暖的注脚。
来源:爱槐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