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更令人震惊的是:欧美博士想拿永居,满足“年薪2000万日元”的条件后,还需工作10年,而中国博士,只需工作1年。
在以“排外”著称的日本,竟然居住着84.4万中国人!
更令人震惊的是:欧美博士想拿永居,满足“年薪2000万日元”的条件后,还需工作10年,而中国博士,只需工作1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嘴上喊着“守护纯粹性”,身体却疯狂“跪舔”中国工程师。
日本这波操作,究竟是缺人缺疯了,还是盯上了咱们的技术家底?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已经到达29.3%。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曾经叱咤全球的日本企业巨头们,也被折磨得够呛。
松下、三菱、丰田等企业,如今都面临着新鲜血液不足,导致生产力下降的困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让日本政府头疼的,是医疗养老体系承受的巨大压力。
财政支出不得不大量倾斜于养老领域,其他方面的发展自然就捉襟见肘了。
为了解决问题,日本政府积极鼓励人民多生多育。
老人
但受西方教育影响,年轻人的想法已经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日本女性,不再把相夫教子当作人生的唯一选择。
即使政府使出浑身解数,依然收效甚微。
人口趋势
从2010年至今,日本的人口就像是坐上了下行电梯,一路往下滑。
日本厚生劳动省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新生儿数量约为72.1万人,创下历史新低。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日本政府终于坐不住了,推出了一系列“抢人”政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学术界和专业人士,只要你有硕士学历或者够资深,年收入达标,就能获得5年居留权,甚至1年后就可以申请无限期居留。
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只要是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学毕业生,就能获得2年的居留权找工作。
为了让这些“新成员”尽快融入,日本政府和企业可谓煞费苦心。
抢人政策
从开设日语课程到传授文化知识,从海外设立办事处到并购外国公司,处处都能看到他们求贤若渴的诚意。
有趣的是,日本在“抢人”这件事上很有选择性。
对欧美移民,他们设置了重重关卡,从留学政策到年龄限制,处处透着谨慎。
人才
但对中国人才,他们却格外青睐。
可在历史上,中日曾存在诸多矛盾与摩擦,为何日本还非中国人才不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本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国家,骨子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共同体意识。
在他们眼中,社会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人都是按部就班的齿轮,个人利益永远要为集体让路。
石破茂
这种文化特征让许多习惯了自由发挥的欧美人,望而却步。
但中国人,却能很好地理解和适应这种文化氛围。
毕竟中日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日本文化中的诸多元素,本就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在语言方面,中国人学习日语比欧美人更加方便。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日语中的汉字虽然读音不同,但见面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再加上日益紧密的经贸往来,更是为中国人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日本设立分支机构,中国人才因此能更顺畅地融入日本职场。
而在人才质量方面,中国的优势更是显而易见。
得益于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国每年都在培养着数量惊人的高学历人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人才来到日本,除了促进日本发展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现实考量。
看看日美关系就知道了,表面上是亲密盟友,实际上却处处受制于人。
从对等关税到技术封锁,美国对日本的态度更像是在对待一个听话的工具人。
涩谷街头
这种经历让日本意识到,必须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更具自主性的科技与产业优势。
而中国人才,在人工智能、5G 通信、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都展现出了卓越的创造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在日本决策者看来,引进中国人才简直是一箭多雕。
与其在全球范围内撒网捕鱼,不如集中火力吸引那些最容易适应、最快上手的中国人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截至2024年6月,在日本的外国人居民已接近360万。
其中中国人以84.4万的数量遥遥领先,远超第二名越南的60万和第三名韩国的41.1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组数字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日本对人才的渴求,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面对日本这种“挖墙脚”的做法,我们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迟早会伤及根本。
不过,中国在人才争夺战中也不是毫无作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中科院推出了一个五年计划:计划引进6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目标直指全球顶尖人才库。
各地方政府也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为引进1000多名高层次人才,西安一口气拿出1.5亿,广州更是开出了“子女高考加10分”的优厚条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连清华大学也放出豪言,要网罗50位国际一流教授。
在科研经费投入上,中国也展现出了惊人的魄力。
到2024年,投入已达3.6万亿,把日本远远甩在身后。这样的诚意,已经开始收获成效。
有马朗人
原东京理科大学校长藤岛昭教授就带着整个团队来到中国,获得了数亿元的科研经费支持。
还有土木工程领域的田多门教授,在日本申请800万日元研究经费被拒绝后,转投深圳大学的怀抱,获得了一流的研究条件。
藤岛昭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中日两国在引才策略上各有侧重。
日本更像是在“广撒网”,只要年轻、学历高就行,重在解决人才数量不足的问题。
而中国则是在“精确钓鱼”,瞄准的都是能够引领科技创新的“大鱼”。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无论是“广撒网”还是“精确钓鱼”,关键都在于能否真正让人才落地生根、发挥所长。
相信随着时间推移,两国也将在这场较量中持续探索、调整。
让人才成为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的强劲动力,共同书写人才与发展交织的精彩篇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其实就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较量。日本在走下坡路时伸出橄榄枝,而中国则在上升期高举引才大旗。如何在这场较量中占得先机,如何既能引进人才又能留住人才,这些都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及早布局。毕竟,在这个人才决定未来的时代,谁能在人才争夺战中胜出,谁就能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主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新京报-2023-04-27——《日本加入全球“抢人”大战,会大量引进外国移民吗?| 新京智库》
第一财经-2023-04-25——《人口危机叠加人才逆差,日本政府加入全球“抢人”大战》
来源:夜下话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