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0 年代初期,USB 接口开始普及。每一次标准更新,传输速率显著提升,接口形状也经历了阶段性调整[1]。如果头线一体,每次接口一变就要淘汰整套充电器,所以为了提升兼容性,不得不分离。
这是你每天都在用的充电器,有没有想过,明明它只做一件事,为什么充电头和线,非要分开不可?
其实头线分离并非偶然,而是移动设备井喷时代下,技术、市场和用户使用多方妥协的结果。2000 年代初期,USB 接口开始普及。每一次标准更新,传输速率显著提升,接口形状也经历了阶段性调整[1]。如果头线一体,每次接口一变就要淘汰整套充电器,所以为了提升兼容性,不得不分离。
相比之下,线总是最先坏掉的那个。
头线分离看似经济环保,实则是厂商无法保障线材寿命,转而将线材管理、丢失替换、兼容性匹配这些隐性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美国科技媒体 The Verge 就曾报道,全球范围内每年浪费的充电器多达 5.4 万吨[2]。我们总默认“半年一换”是合理消耗,却没有意识到——分离设计,本可以被更好的方案替代。
随着 Type-C 接口成为大势所趋,兼容性不再是核心障碍,“头线合一”的重构,才是顺势而生的更优解[3][4]。
厂商开始尝试在“线”上下功夫——把线收进头里,不外露,不打结,变成可抽拉的伸缩结构。但新的问题出现了:伸缩线总是卡住,而且回弹很快失灵;线组占空间,整个充电器头重脚轻,一碰就掉;为了压缩体积,又不得不牺牲线长,总是够不着。
发现了吗,真正的挑战,不是“把线收进去”这么简单,而是如何在寿命、体积、线长这个“不可能三角”中,找到真正的平衡。
作为行业内最早推出抽拉线充电器的品牌,图拉斯给出了非常成熟的解决方案——Yoga 充电器。
它很小,只比 AirPods Pro 充电盒略大一圈;它够长,一米足以应对绝大多数场景;更重要的是它耐用,抽拉一万次也不坏。这是怎么做到的?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特地把它拆开研究了一番。
瞧,这就是它里面的样子。结构很清晰,一面是高度集成的电路板,传统变压器被更薄的平面变压器取代,省下的空间刚好让渡给另一面的伸缩线模组。这个模组,搭载了图拉斯独家研发的 YogaFlex 伸缩线技术,结合了悬磁锁位、特质线材、一体化结构与自然出线一系列特性,在寿命、体积、线长与顺滑度上实现了很好的平衡。
寿命长的关键,藏在外壳的悬磁锁位结构里。
它由两枚小磁铁、金属拨片和齿轮组成。通过磁性作用,实现拨片的精准复位。与传统的撞击式结构相比,这种悬磁结构不与线组直接接触,几乎没有摩擦。五金材质也比一般塑料件坚固,有效解决传统伸缩线“抽不出来、收不回去”的尴尬局面。
线材本身,也经历了一番寿命、体积与线长的博弈。
当线越厚,更耐磨损与拉扯,但代价是牺牲线长或加大体积;相反,在有限空间里,线材越薄,线会越长,但会大大地缩减线材的耐用性。
经过反复实验与技术攻克,图拉斯研发了高韧性高耐磨的独家线材,相较第一代伸缩线产品,线变薄了 15%,长度延长了 47%,使用寿命甚至延长至上万次伸缩。1 米的长度对于绝大部分场景而言完全足够,不管是办公桌、床头,还是咖啡店,都不用在线长边缘极限拉扯。除了线,结构设计同样关键。传统的伸缩线模组通常要加个外壳,不仅占地方,还可能松动。Yoga 直接一步到位,采用一体化结构,内部高度集成,体积缩减的同时加厚核心部件,提升耐用性与使用寿命。
结构同时会影响出线的流畅度。传统伸缩线模组因为外壳限制,出线角度受限,抽拉时很容易卡顿和异响。而 Yoga 的出线口的设计采用了最自然的弧度,无论哪个角度拉出,都非常优雅丝滑,磨损减轻,延长了线的使用寿命。
一系列巧妙设计,让 Yoga 得以实现上万次的顺滑抽拉——什么概念?假设每天插拔 5 次,一年不到 2000 次,这枚充电器至少可以稳定使用 5 年以上。
用得久还得要安全感。首先是体感方面,Yoga 运用了图拉斯独有的低温快充技术,当火力全开给电脑充完电,也不会过热。
而在技术保障方面,正式量产前它还经历了包括电气性能、可靠性、安全规范、功能测试在内的 91 项测试。正是因为每一步都严格把控,才能带来超出行业水平的使用寿命,确保每次充电安全可靠。图拉斯将这款产品命名为 Yoga,或许正是因为它在结构设计上,实现了寿命、体积、线长的极限平衡——灵活而精巧,柔软却不失力量。
这几天用下来,它的好用程度让我彻底“回不去了”:三秒取线充电,一拉收线,随时随地一步到位。 67W 大功率外加备用 Type-C 接口,同时低温快充手机和电脑,轻松实现桌搭博主同款的理线工程;柔和的圆角设计,随手一塞,告别外出的收纳焦虑。
从分离到一体,从“做不到”到“做得到”,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用户真实需求的回应。这就是图拉斯一直坚持的,让“充电”这件事,回归直觉的本质。
文稿 / ATU
分镜 / TT
动效 / 核桃
配音 / MT
审核 / 西西
内容编辑 / 飞刀
[1] USB Enabling Connections. USB Implementers Forum.
[2] Calma, J. (2022). The EU’s new universal charger policy claims to tackle e-waste — will it? The Verge.
[3]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 (2022). 欧盟2024年起统一使用Type-C接口.
[4] European Commission. (2022). Commission welcomes political agreement on EU common charger.
来源:浪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