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人类“色觉系统”竟然能开外挂?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21:46 1

摘要:近日,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视觉计算专家吴义仁携手团队,成功发现了一种超越人类常规色觉界限的全新颜色,相关成果刊载于《Science Advances》 ,网友们集体沸腾:“原来人类的‘色觉系统’还能开外挂?!”科学家们更是摩拳擦掌:这波操作不仅

近日,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视觉计算专家吴义仁携手团队,成功发现了一种超越人类常规色觉界限的全新颜色,相关成果刊载于《Science Advances》 ,网友们集体沸腾:“原来人类的‘色觉系统’还能开外挂?!”科学家们更是摩拳擦掌:这波操作不仅能破解大脑的“调色盘密码”,未来还可能让色盲患者看到人生第一抹彩虹!

三色视觉的“先天BUG”

——为什么人类一直看不见olo?

你以为自己眼中的世界五彩斑斓?真相可能有点扎心:普通人的眼睛只有红、绿、蓝三种“色彩传感器”(学名视锥细胞)。这些细胞就像三个性格迥异的画家——红色画家(L型细胞)对长波光线敏感,绿色画家(M型细胞)偏爱中波光线,蓝色画家(S型细胞)则沉迷短波光线。三者联手,理论上能调配出约100万种颜色,堪称“生物界的PS大师”。

▲人类视锥细胞的归一化响应度频谱,分为 S、M 和 L 型视锥细胞

但问题来了: 这三位画家的“笔触”经常重叠! 比如当你看绿色时,红色和蓝色细胞总会忍不住“蹭热点”,导致你看到的绿色永远不够“纯”。更扎心的是,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一种光能单独激活绿色细胞! 科学家们管这类“理论上存在但现实中看不到”的颜色叫“虚构色”(Imaginary Color)——而olo,正是藏在“虚构色清单”里的头号神秘嘉宾。

如果把人类能感知的颜色比作一座岛屿,那么olo就位于岛屿之外的“未知海域”。科学家用“色彩空间”模型绘制了这座岛屿的全貌:X轴是红轴,Y轴是绿轴,Z轴是蓝轴,而 olo的坐标是0,1,0。0,1,0——这意味着它完全属于绿色细胞的主场,没有一丝红色或蓝色的“杂质” 。由于三种细胞总是“抱团营业”,人类的眼睛从未收到过如此纯粹的信号。直到“Oz系统”横空出世,才打破了这道先天限制!

激光当笔、视网膜作画

——科学家如何“人造”olo?

想召唤olo? 首先得给你的视网膜画一张“细胞级地图”! 研究人员用高精度扫描仪给每位被试的视网膜拍了“证件照”,标记出每一个绿色细胞的位置。这份地图精细到什么程度?连细胞们今天有没有“翘班”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接下来,一台特制激光器化身“色彩魔法师”,以每秒上千次的频率发射光束,像打地鼠一样精准命中绿色细胞。但这里有个难题:人眼总会不自觉地微微颤动,导致激光容易“打偏”。于是研究人拿出杀手锏—— 实时眼球追踪系统 !哪怕你的眼睛抖得像帕金森,激光也能瞬间修正路径,确保“指哪打哪”。

▲Oz软件获取一张彩色图像,然后计算出视网膜上需要激活哪些视锥细胞才能让人看到这张图像(中),再计算出需要传送到视网膜以激活这些视锥细胞的激光微剂量的模式(右)

当绿色细胞被集体“点名”时,被试的视野边缘会突然炸开一块翡翠色的光斑!但别高兴太早——想看到olo,你得先签一份“人体雕像协议”:咬住支架固定头部,眼睛死死盯住一个点,连眨眼都要卡着秒表。只要睫毛抖一下,系统立马罢工,olo瞬间消失,仿佛在傲娇地说:“哼,下次手速快点!”

吴义仁作为“首席体验官”,这样描述olo: “它像是把蓝色和绿色同时开了100级饱和度,比绿色激光笔还耀眼!但最神奇的是,它完全不像自然界里的颜色——既不是树叶的绿,也不是海水的蓝,而是一种全新的视觉震撼。” 为了证明olo确实“前无古人”,团队还设计了“颜色匹配实验”:被试需要把olo和普通颜色调整到“看起来一样”。结果所有人疯狂转动旋钮,拼命往olo里加白光稀释,才勉强匹配成功——这波操作直接实锤:olo的饱和度已经突破人类色觉的天花板!

▲模拟与olo最接近的颜色,而olo的饱和度更高

为实现这种高精度操作,电脑系统需实时监测并校正眼睛不可避免的微小移动。单独刺激一个视锥细胞无法产生可感知的颜色,因此Oz系统让激光以锯齿形快速扫过预先选定的细胞区域,仅在经过目标细胞(此次研究为M型视锥细胞)时发光,使受试者得以看到以往被视作“虚构颜色”的纯粹蓝绿色(不同人描述略有差异,也有人形容为绿色)。

olo真的是一种全新的颜色吗?为验证olo确实超出人类标准视觉范围,研究人员设计了严谨的颜色匹配实验。在不同颜色背景下展示olo,并添加运动覆盖图层,将其与人类正常色彩边缘的颜色对比。实验中,受试者需通过旋钮调整olo色块,直至其与真实颜色块看起来一致。结果显示,受试者普遍需要加入大量白光“稀释”olo颜色,才能达成这一效果。

从色盲福音到“四色视觉”

——olo背后的未来狂想曲

olo不仅在色彩研究领域意义重大,在实际应用方面也展现出广阔前景。

全球约3亿人因缺少某种视锥细胞而成为色盲,他们眼中的世界就像被抽走了一块拼图。而Oz系统给了科学家新灵感: 既然能“人工激活”缺失的细胞,是否能让红绿色盲短暂看到完整的彩虹? 比如,用激光模拟红色细胞信号,让患者第一次看清交通灯的颜色差异。不过友情提示:当前技术只能提供“10秒限时体验”,想永久解锁?静等系统升级!

你知道吗?鸽子拥有四种视锥细胞,连紫外线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螳螂虾更夸张,自带12种色彩传感器,堪称“海底行走的色谱仪”。研究人员已经有了大胆设想, 既然olo验证了精准操控细胞的可能性,未来能不能给人类装个‘四色视觉外挂’? 想象一下,戴上特制眼镜后,你不仅能看见红外线的温度变化,还能一眼分辨出闺蜜口红的100种色号——虽然现在还是科幻片剧情,但谁能不期待呢?

尽管olo惊艳全场,西北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助理教授格雷戈里·施瓦茨(Gregory Schwartz)指出,研究本身精彩且令人振奋,但 Oz系统的视锥细胞刺激准确率并非100%,约三分之二的激光光子会“漏光”被非目标细胞吸收 。更现实的挑战是设备体积——目前Oz系统长得像一台冰箱,操作时需要专属“视网膜地图师”坐镇,不过研究人员已立下flag:“早晚把这技术塞进眼镜里!”

即便如此,Oz系统仍为色彩感知研究带来了全新变革。在过往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在颜色视觉神经通路、视网膜与大脑在色彩感知中的作用等基本问题上反复探索,研究方法也较为相似。

而Oz系统的出现,为该领域开辟了全新方向。 如果大脑从没见过一种颜色,它能理解吗?olo的出现,给了这个问题一个响亮的答案:能! 五位被试不约而同地用“超饱和蓝绿色”描述olo,证明大脑的“色彩解码器”潜力无限。

正如神经科学家莎拉·帕特森感叹:“当你把技术推到极限,总能挖到意想不到的宝藏!”或许未来的某天,人类会像《黑客帝国》里觉醒的尼奥一样,突然发现世界原来可以如此“好色”——而这一切,可能就从olo这抹“翡翠城魔法”开始。

▲电影《黑客帝国》中觉醒的尼奥

来源:东窗史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