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了解中国国家级博物馆的良师益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05:55 1

摘要:王小军、李维刚两位全国扑克牌收藏界的大佬又要出书了,令我既敬佩又惊愕!敬佩的是两位作者的人品、作品、敬业、做事的风格和知识面着实让人敬仰和折服。惊愕的是从 2023 年 9 月至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出三本书,填补了国内扑克牌上的国家级博物馆的空白(我曾饶有

王小军、李维刚两位全国扑克牌收藏界的大佬又要出书了,令我既敬佩又惊愕!敬佩的是两位作者的人品、作品、敬业、做事的风格和知识面着实让人敬仰和折服。惊愕的是从 2023 年 9 月至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出三本书,填补了国内扑克牌上的国家级博物馆的空白(我曾饶有兴趣地对王小军说:“你真是国内少有的高产作家啊!”。第四本书《扑克牌上的中国国家级博物馆》(第五批国家级博物馆卷)又要和读者见面了,宣传和解读第五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博物馆的地址、建馆时间、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展览面积、馆藏文物、史料、藏品的种类、数量,镇馆之宝、国家文物局公布成为国家级博物馆的时间等,都一一详尽表述,且每一座博物馆都有一张按照扑克牌顺序带扑克角码彩色外景照片,更增加了读者了解和走进博物馆的内动力和好奇心。

我初见李维刚老师于北京报国寺,当时他们扑克牌协会正在搞一个扑克牌讲座活动,他在前台讲话,我是参加全国红色收藏会时偶尔遇见的,偷听了一阵子,觉得讲的不错,挺有吸引力,就问后边的老师“这人是谁?”,他告诉我“是我们的会长,叫李维刚。”那几年报国寺经营古玩市场时,人气是很旺的,经常是天不亮就去摆摊了,什么展览呀、讲座呀、拍卖呀比比皆是,尽管有的是协会行为,但只要遇到,随时可听可拍可参与,这点上北京人是不歧视外地人的。真正与李维刚老师相认相知应该是在武汉参加第二届全国纸品联盟博览会上,我们俩同为全国纸品收藏联盟的副主席才有了更多的接触,才能推心置腹地交谈、交心、交友。

王小军老师我认识他也十几年了,之前听甘肃武威的刘斌老师多次讲到过(刘斌既是我们甘肃红藏会的资深会员,也是全国扑克牌收藏名家),他说“咱们天水甘谷有一位专门收藏扑克牌的收藏家,他创办的《甘肃方圆扑克收藏馆》被中国扑克收藏第一人李维刚命名为‘西北扑克第一馆’,收藏了有好多珍贵的红色系列扑克牌,这个人叫王小军,他人品好,知识面宽,为人忠厚老实,热衷于公益事业,在西北地区名气不小,有机会我给您引荐一下。”

2014 年我在甘肃省会城市兰州策划组织全国纸品收藏交流会,邀请了王小军,他携夫人带了许多精美的扑克牌参展。在巡检展览筹备情况时,发现他们夫妇俩正在布展,我遂走进去一睹为快。这时虽然刚布置展览,但展室己有一二十人在观看,因为这是兰州首次展览扑克牌,大家迫不及待地要看这样一种有趣的收藏。只见他们夫妇俩应接不暇,边布置边向参观者解答扑克牌的奥秘,我们彼此热情打过招呼,我示意还要到别处看看,就离开了。此后几乎每天我都要走进他的展室看看,一是我对扑克牌收藏不甚了解,特别是对尺寸大小不一的异形扑克,设计图案精美绝伦,内容包罗万象的扑克牌近乎白痴;二是好奇心驱使我要学习和了解这个门类藏品背后的故事……它的收藏人群、收藏种类、收藏范围、起始时间、发展方向以及罕品、精品、普品的区分等等。每一次去参观,王小军老师都不厌其烦地讲给我这个初学者听,以致我对扑克牌由好奇、兴趣、爱好,到后来收藏、积累、研究。这每一步小小的进步,都与他的无私帮助引导和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博物馆游”日益成为社会大众的新宠,成为热门打卡地。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寻找着自己对历史、艺术和文化的认知。每逢暑期或重大节假日,如五一、十一、春节,甚至双休日,各地博物馆、展览馆游客摩肩接踵,人山人海,有的博物馆还常常出现一票难求的尴尬局面。一座座展览馆、博物馆既是传播知识、了解历史的殿堂,又可追溯先辈们曾经的生活与智慧,畅想未来世界的奇妙与多彩。它宛如岁月长河中栩栩生辉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与魅力。置身其间,你会不由自主的感到知识的匮乏与渴望知识的自觉。时光的纵横画面不断浮现,美轮美奂的文物和厚重的历史,让你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4 国庆节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 7488 万人次,7 天里,各大博物馆每日接待量水涨船高,纷纷刷新国庆游客接待“记录”。陕西省文博单位在这 7 天里就接待观众 743.23 万人次,同比增长 15.8%。其中,陕西历史博物馆约 16.47 万人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约 39.07 万人次,西安碑林博物馆约 3.23 万人次,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约 1,33 万人次,陕西考古博物馆约 4.15万人次,石峁遗址文化旅游区约 6.25 万人次。这些数字只是全国博物馆国庆参观人数的冰山一角,但可窥豹一斑。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来展览馆和博物馆看展览、看文物、开眼界、长知识,感受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

在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博物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许多国内收藏家也希望建立民办非公有博物馆,向公众展示自己的收藏品,这必将成为一股洪流,一股新兴而强有力的民办博物馆群体。他们同样传递人类社会文明薪火,为国藏宝,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写到这里,竟意犹未尽。或许是我自身才识粗浅,无力真正表达他俩著书的真谛和精髓,如因为我个人的原因,为此书留下遗憾,还请广大读者海涵。我们还是静静地祈盼他们俩的新书面世,新作品肯定会给我们带来欢喜、带来愉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杨勇辉

2025 年 5 月

作者简介:

杨勇辉,1955 年 2 月生,陕西长安人,双本科学历,中共党员,被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红色收藏品优秀收藏家”、中国收藏家协会徽章收藏委员会授予“全国红色收藏之星”、甘肃省收藏家协会授予“优秀收藏家”等称号;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红色典藏》一书;被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聘为《毛泽东像章选集》甘肃卷主编;先后有中央及全国 30 多家新闻媒体专题报道。现任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文化分会副会长、全国纸品收藏联盟副主席、全国徽章收藏联盟副主席、甘肃省收藏协会红色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全国纸品收藏联盟甘肃活动中心主席等。

《博物馆集藏沙龙》肖军编辑

来源:陇原之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