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代“仙游三杰”李霞、李耕、黄羲作为闽中画派的创始人,确立了闽中画派在中国画坛的地位。他们追崇瘿瓢,兼融百家,挥毫恣肆,苍劲奇拙,傲视中原,享誉中外。作为闽中画派的第二代画家张英、陈熏、周秀廷、陈毓和、李朴、孙仁英、蒋金读等,他们传承大师们的绘画风格和艺术品格
李清达——《仙游二杰》
近代“仙游三杰”李霞、李耕、黄羲作为闽中画派的创始人,确立了闽中画派在中国画坛的地位。他们追崇瘿瓢,兼融百家,挥毫恣肆,苍劲奇拙,傲视中原,享誉中外。作为闽中画派的第二代画家张英、陈熏、周秀廷、陈毓和、李朴、孙仁英、蒋金读等,他们传承大师们的绘画风格和艺术品格,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取得了无愧于前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前人的成就,为闽中画派源远流长,发扬光大,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作为李耕大师的嫡传弟子周秀廷于1959年绘制了大写意屏风《松鸽颂》《旭日雄鹰》等作品,与李耕大师创作的《松青鹤白东方红》一道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奠定了周秀廷作为闽中画派领头羊的地位。
周秀廷与人民大会堂藏品《松鸽颂》
周秀廷(1928.9—2007.9) 福建莆田人,号周醒、祝南、三紫山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莆田市老年书画艺术协会副会长,莆田兴安画院院长 。周秀廷出身于贫寒的艺术世家,6岁开始随母亲学画,又随同乡晚清秀才卓玉屏先生学习书法。1940年跟随著名学者俞元桂教授的祖父俞少松先生学习诗文。1941年师从著名花鸟画家朱铎先生。同年进入莆田中山中学读书。1942年,经朱铎老师举荐,师从中国古典人物画大家李耕先生,学艺十年,深得李耕大师教导,后又得到画家林节等指点。
周秀廷作品——《罗汉图》
1951年参军,周秀廷光荣参军,在中央警卫团(49团)当兵,1955年转业回闽。安排在福州第二脱胎厂工作,仍致力绘事,且画艺精进,声名远扬。1959年、1960年,他作为福建绘画组组长,两度率员进京,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处作画,绘制了大写意屏风《松鸽颂》《旭日雄鹰》《群鸽牡丹》《玉兰群鸽》《竹鹿》等六十四件国画作品。国画大师李耕先生,生前曾题诗赠曰:"秀廷徒弟,青出于蓝竟胜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秀廷创作巨型屏风《旭日雄鹰》的故事。在这个巨型屏风上,一只约三米长的雄鹰在海面上朝着旭日飞翔,气度非凡,苍劲沉浑,一派豪气扑面而来。此作深得人民大会堂绘画评选主任华君武的赞赏。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屏风前与外宾合影留念。
周秀廷创作巨型屏风——《旭日雄鹰》
由于历史原因,屏风上却没有创作者的名字,当时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没有让周先生在其作品上署名。直到1990年,人民大会堂管理局通过核对周先生的《松鸽颂》《旭日雄鹰》等原稿后,才请周先生补上了落款。这一迟到30年的落款,轰动了当时的京都画坛。周秀廷先生的作品与其师李耕《鹤白松青东方红》等作品一起进入人民大会堂,可见周先生是继李耕之后莆田首屈一指的国画名家。1962年,周秀廷被下放回莆田老家三紫山,开始了他的游艺生涯。在史无前例的运动中,有人竟诬说周秀廷为人民大会堂所作的《旭日雄鹰》是“大毒草”,那双凶恶的老鹰“企图叼走红太阳”。
周秀廷作品——《迦陀图》
这事一直追查到了福建。最后要不是周恩来总理说:《旭日雄鹰》是件有民族风格的传统作品。这位落魄画家可能早就被自己创作的鹰“吃掉”了!为了生计,为了艺术,周秀廷不停地作画,鬻画谋生了20多年。1983年,他被调往福州市美术学校任教。1984年,为福建省人民政府会议大厅作巨幅作品《百鹤图》。1987年12月,周秀廷应邀参加“海峡书诗画印联谊会”,并即席挥毫,创作《东坡把砚图》《海峡女神》等15幅国画,引起满堂喝彩。1989年,为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先生创作《春夜宴桃李园》。1990年,他为新加坡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周颖南先生创作工笔重彩《群仙祝寿图》,画中二百多位人物栩栩如生,画面十分壮观。
周秀廷作品——《太白醉酒图》
同年,在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期间,周秀廷画展在首都北京成功举办。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先生到会剪彩;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夫人廖静文女士主持了开幕式。中国著名书画家刘大为、尹痩石、柳倩、中国著名诗人艾青及各界精英二百多人到会祝贺。《人民曰报》、《光明曰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首都三十多家新闻媒体,先后播报周秀廷个人画展盛况。与会名家一致肯定:周秀廷先生是中国一位不可多得的国画大家!周秀廷先生从此一鸣惊人,名闻海内外。1992年,周秀廷画展在香港成功举办,香港《大公报》专版刊登周秀廷其人其画。1997年香港回归,他创作了《神州春晓》获金奖。2005年,周秀廷画册《妈祖》在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莆田市委主要领导曾在莆田家乡亲自为周秀廷《妈祖》画册举行了首发式发布会。
莆田华亭——龟山寺
来源:韶溪渔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