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包子的制作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至今已有两千余载。彼时的包子,以面粉为外衣,内裹肉、菜等馅料,经蒸制而成,是独具特色的传统糕点。
【辽经饮食】
(辽宁区域经济/武克敌)包子的制作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至今已有两千余载。彼时的包子,以面粉为外衣,内裹肉、菜等馅料,经蒸制而成,是独具特色的传统糕点。
时光流转至1907年,彼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末民初的动荡岁月,社会风云变幻,百姓生活艰难。回记包子制作技艺的第一代传承人回万昌,便诞生于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1891年出生)。幼年丧父的他,生活陷入困境,寡母无力独自抚养,无奈之下改嫁他人。年幼的回万昌与弟弟为了生计,毅然决然地从河北沧州踏上了"闯关东"的艰辛之路,一路风餐露宿,最终抵达沈阳,投奔姑母李家。沈阳西关,这片土地自元朝起便是穆民回族的聚居地,历经明朝、清朝,直至民国,回族文化在此延续传承,生生不息。李家在沈阳西关是有名的大家族,经营着一家名为"李搭子铺"的店铺。然而,命运弄人,回万昌在闯关东途中与弟弟失散,孤身一人留在了沈阳。
回万昌在河北时,便对传统面食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潜心钻研,积累了一定的技艺基础。来到沈阳后,他敏锐地察觉到东北地区独特的饮食习惯,便大胆尝试将传统面食的精髓与东北饮食特色巧妙融合。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改良,他终于为回记包子制作技艺奠定了最初的根基,也正式开启了这一技艺代代相传的辉煌篇章。
不久后,回万昌在当时的沈阳老第一商场(原址位于奉天街,如今已拆除25年,原址处于奉天街与市府大路交汇口)开设了第一家回记包子铺。他独具匠心,制作出的包子形状与众不同,包法酷似"僧帽",又似"道士帽",以此彰显这是回族人制作的包子,与别家的包子区分开来。这种独特的包法,不仅成为了回记包子的标志,更承载着回万昌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与坚守。
1935年,回记包子制作技艺迎来了第二代传承人回德银(1915年出生)。回德银自幼便跟随父亲在包子铺中耳濡目染,日复一日的劳作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精湛技艺,还怀揣着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在老第一商场的其他店铺中虚心学习、广泛交流,不断汲取各家之长。在与父亲并肩经营包子铺的过程中,回德银对传统配方的调味方式展开了深入研究与大胆改良。他反复调试、不断尝试,经过无数个日夜的钻研,终于成功地为回记包子增添了更多独特的风味,让回记包子的名声愈发响亮。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国家推行全行业合营政策,回德银被派往合作社工作。此后,时代风云变幻,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国家大力号召发展个体工商经济,采取了一系列解放思想、放开政策、广开就业门路的措施。1979年,回德银抓住机遇,开始售卖凉糕。当时,在沈阳西关流传着"老回回两把刀"的说法,一把是宰牛卖肉刀,一把是切凉糕刀,这两把刀见证了回德银在困境中努力拼搏的身影。此后,他又经营起了熟食摊儿,凭借着诚信经营和精湛技艺,赢得了顾客的信赖与好评。
1980年,回德银毅然决定重新经营回记包子。然而,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他历经重重困难,三次开设门面。第一次在西关上岗(现沈阳西关回民市场),他与王氏老头合开包子铺。起初,生意蒸蒸日上,但对方却见利忘义,要求更改配方以谋取更大利润。回德银断然拒绝,他不愿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牺牲包子的品质和家族的声誉,于是毅然结束了合作。
第二次,回德银再次在西关上岗开设门面。只要他的牌匾一挂出,店里便天天爆满,顾客们排着长队等待品尝回记包子。由于生意太过火爆,店里不得不采取放牌叫号的方式经营,即便如此,仍有不少顾客因排不上队而遗憾而归。然而,房主见生意兴隆,竟心生贪念,要求入股包子铺。回德银深知"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他坚决不走上次的老路,再次拒绝,并毅然关门停业。
1985年,回记包子制作技艺迎来了第三代传承人回巨华(1947年出生)。为了给回记包子寻找一个更稳定的经营场所,回巨华在自建房屋中继续经营回记包子,店铺地址位于西关上岗对面清真北寺胡同内,惠工街一段伊光里7号(西关老户通常称这里为后街)。
在经营过程中,回巨华一家始终坚守诚信经营的理念,对原材料的选用极为讲究,精工细作每一道工序。他们坚持手工剔筋,保留面粉最本真的口感;采用传统发酵面粉的方法,让包子拥有独特的麦香。每一道工序都严格遵循家族传承下来的标准,确保回记包子的品质始终如一。在他们的努力下,回记包子在沈阳当地迅速声名远扬,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美食名店。
回记包子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回春艳,1972年出生,自幼耳濡目染祖辈经营包子铺的技艺精髓。1991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沈阳陶瓷厂担任国营职工,历经八年国企历练。1998年面对沈阳建材行业市场兴起的机遇,毅然放弃个人理想,回归家族潜心研习传统包子制作技艺。
2003年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沈河区令闻街56号创立回记包子铺二部。在完整继承祖传工艺基础上,创新引入现代经营理念,率先搭建互联网营销平台,成功实现传统技艺与现代商业的融合转型。2007年首度接受《优客美食家》栏目专访,开启品牌传播新纪元。
见习编辑 王欣
责任编辑 李仁杰
责任编辑 宋茜
责任校对 杨芳
审核总编 傅强
来源:辽宁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