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退订风波升级!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19:58 2

摘要:近日,小米汽车因大规模订单退订问题陷入舆论漩涡。多位车主反映,在支付定金后遭遇交付延迟、配置变更等问题,而维权过程中被部分网友质疑“故意抹黑品牌”。小米汽车官方虽多次回应,但其声明未能完全平息争议,反而引发更多消费者对服务透明度的质疑。

小米汽车退订风波升级:车主维权遭质疑,官方回应引争议2025年5月12日 | 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报道

近日,小米汽车因大规模订单退订问题陷入舆论漩涡。多位车主反映,在支付定金后遭遇交付延迟、配置变更等问题,而维权过程中被部分网友质疑“故意抹黑品牌”。小米汽车官方虽多次回应,但其声明未能完全平息争议,反而引发更多消费者对服务透明度的质疑。

事件背景:退订潮与车主诉求

据消费者反馈,自2025年4月起,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部分小米SU7车主发现车辆交付时间较合同承诺延迟1-3个月,且部分宣传功能(如高阶智能驾驶配置)未如期兑现。5月8日,数十名车主在深圳小米汽车交付中心聚集,要求退还定金或补偿损失。车主代表王先生(化名)表示:“签约时销售承诺‘30天内提车’,但至今未收到明确排产信息,客服仅回复‘产能爬坡中’。”

更令消费者不满的是,部分车主在社交平台发布维权经历后,遭到个别网友攻击,称其“收钱黑小米”。广州车主李女士(化名)向记者展示了一条私信:“有人直接骂我是‘竞争对手派来的’,可我只是想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小米官方回应:致歉与争议并存

5月10日,小米汽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承认“因供应链调整导致部分订单交付延期”,并提出补偿方案:延期车辆可获赠“车载智能配件套装”或延长保修服务。但声明中“个别用户夸大事实”的表述引发轩然大波,被解读为“将维权等同于抹黑”。

5月11日,小米汽车副总裁林某某在直播中进一步解释:“绝无指责消费者的意图,但确实存在不实信息传播。”然而,其未具体说明“不实信息”案例,也未公布交付延迟的具体数据,导致舆论持续发酵。

行业视角:新势力车企的服务挑战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凯指出,小米作为跨界造车的新玩家,面临供应链管理和用户预期管理的双重考验。“新能源车交付延期并非个例,但企业需明确责任边界,避免将用户维权污名化。”

中国消费者协会记录显示,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投诉中,“交付延期”占比达34%,但多数企业通过现金补偿或加急排产解决纠纷。业内人士认为,小米此次应对“缺乏实质性举措”,可能影响品牌口碑。

车主声音:要求透明与尊重

截至5月12日,黑猫投诉平台涉及小米汽车的退订投诉已超800条。北京车主陈先生(化名)表示:“补偿配件不是重点,我们需要的是明确的交付时间表和诚恳的态度。”部分车主已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提交材料,要求介入调查。

最新进展:多方介入协调

5月12日晚,上海市消保委回应称“已约谈小米汽车,督促其公开供应链进展”。同日,小米汽车内部人士透露,正筹备新一轮客户沟通会,或将调整补偿方案。

记者观察此次风波折射出新势力车企在高速扩张中的服务短板。消费者维权与品牌声誉并非对立关系,企业唯有以透明沟通和快速行动化解矛盾,才能赢得长期信任。本报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来源:瞎搞制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