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临沂客户端讯初夏的临沭县青云镇闫圩子村,晨光熹微,翠绿的田野上玉米苗随风轻摆。田垄边,一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半蹲着,拨开叶片检查长势,随后掏出小本子记录数据:株高约40厘米、叶面无虫斑、墒情良好……这位“田管家”,正是我市优秀“归雁”人才、返乡创业大学生闫俊昊
在临沂客户端讯 初夏的临沭县青云镇闫圩子村,晨光熹微,翠绿的田野上玉米苗随风轻摆。田垄边,一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半蹲着,拨开叶片检查长势,随后掏出小本子记录数据:株高约40厘米、叶面无虫斑、墒情良好……这位“田管家”,正是我市优秀“归雁”人才、返乡创业大学生闫俊昊。
2023年夏天,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备考的闫俊昊发现村里留不住年轻人,存在“空心化”现象。然而,乡村振兴战略和临沂四雁工程的春风,让他嗅到了机遇。“了解到四雁工程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我觉得乡村大有可为,就想回来试试。”摩挲着玉米叶,闫俊昊眼神发亮。
2024年初,闫俊昊成立了临沭县向日葵农业种植合作社。“向日葵象征阳光向上,我希望为家乡注入新的活力。”最初,这个旅游管理专业的“门外汉”连播种间距都搞不清,全靠村里“老把式”手把手地教。为了寻找特色品种,他四处考察,最后在德州引进了鲜食黑玉米。“这品种本地种得少,但市场价高。”一季种下来,7亩黑玉米亩均收获3500穗,销售额近5万元。
然而,第二季种植却因采收期计算失误,收获不佳。“那会儿天天翻种植书、刷教学视频,还跑到外地农场拜师学艺。”如今,闫俊昊已摸索出科学种植法:分地块、分品种种植黑玉米、水果玉米等4个品种,精确计算播种期。“3月中旬种下,6月中旬收完第一茬,立马种第二季,霜降前还能收一拨。”他指着田里一拃高的玉米苗,信心十足。
“咱们得突出优势,比如说‘家人们看!这黑玉米乌黑发亮,满满的花青素!’”午后,向日葵生活超市门前空地上,闫俊昊正和合作社的“宝妈主播”们探讨着直播话术。去年,她们还是围着孩子转的家庭主妇,如今已变成了闫俊昊团队里的“带货达人”。“多亏俊昊带我们学拍视频!”殷大姐边说边展示手机里的剪辑软件。
去年种完玉米后,闫俊昊挤出时间自学拍摄剪辑,回村便组织免费培训,通过这几场培训,闫俊昊的直播团队初见雏形。他带着一群宝妈从零起步,磕磕巴巴背台词、手抖拍虚焦,到如今熟练操作设备、即兴互动。4月17日,闫俊昊带着团队参加了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全市“沂蒙四雁”电商直播大赛,一举斩获亚军。赛后,他攥着奖杯感慨:“通过培训和比赛,我认识了很多农产品赛道的前辈们,也坚定了做好农产品电商的决心。”今年,在直播售卖鲜食玉米的基础上,他还计划拓展红薯、柳编等家乡特产等带货品类,拓宽家乡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葵花朵朵开,心安是归处。今年是闫俊昊扎根家乡的第二个年头,看着生机勃勃的玉米苗和刚完成播种的旱稻田,闫俊昊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新的规划:申请自己的品牌;和加工厂合作做即食玉米;打造“全年不断播”的助农直播间……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汤婷 通讯员 龚宜超
编辑:江岩
来源:在临沂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