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进一步提升深圳市校园师生紧急避险、自救互救和应变能力,12日当天,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应急管理局组织2025年深圳市校园应急疏散综合演练。演练模拟深圳发生4.8级地震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进一步提升深圳市校园师生紧急避险、自救互救和应变能力,12日当天,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应急管理局组织2025年深圳市校园应急疏散综合演练。演练模拟深圳发生4.8级地震,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小学部和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和美小学现场开展系列演习。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等近300万师生通过网络直播观摩演练活动。
不到3分钟,4000余名师生操场集结
5 月 12 日 16 时 30 分,警报声划破深圳校园的宁静。模拟 4.8 级地震突如其来,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小学部、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和美小学瞬间切换至 “应急状态”。
警报刚一拉响,深高北小学部及和美小学教室里,教师们迅速发出指令:“快,护住头部,按预定路线,有序撤离!” 学生们即刻响应,迅速拿起手边书本护住要害部位,弯腰低姿,沿着演练疏散路线,朝着操场快速行进。不到3分钟,2所学校4000余名师生便在操场整齐集合完毕。
▲演练现场,师生有序撤离。
然而,模拟灾害的考验远不止于此。深高北小学部的宿舍楼因模拟地震致使电线短路,火苗猛地蹿起,浓烟迅速弥漫开来。紧接着,“有 1 名教职工被困” 的消息传来,情况万分紧急。学校见状,即刻启动火灾应急预案。消防部门在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高耸的云梯缓缓升起,一场紧张有序的救援行动就此全面展开。
另一边的和美小学也在紧急开展救援。受到地震影响,教学楼一角在模拟地震的冲击下发生垮塌,致使救援通道受阻,1 名教师被困楼上。与此同时,食堂的天然气管道 疑似“出现泄漏”,刺鼻气味逐渐飘散,一旦遇明火,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巡查人员立即关闭了食堂外部进气阀门,并实施现场外围警戒,同时学校立即将情况上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在争分夺秒的救援过程中,燃气抢修队伍全力打通救援通道,深圳公益救援队采用斜绳开展救援。整个救援过程紧张有序,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协同高效配合。
首次加入多个救援科目
记者获悉,此次演练除地震避险、应急疏散这两个核心科目外,还首次加入了深圳第一响应人医疗救助、消防灭火、云梯救援、燃气泄漏处置、高空斜绳救援等多个科目,检验校园应急疏散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演练加入高空斜绳救援等多个科目。
“警报响起时,大家都按照平时老师教的动作快速躲避,撤离时也没有慌乱,是一次很好的安全教育活动。”参加完演练后,四年级的陈同学说道。同伴张同学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次演练,我明白了应急疏散的重要性,学会了遇到地震时如何正确保护自己,收获很大。”
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廖旭作为专家在点评中指出,此次演练彰显学校高效应急能力。警报拉响后,师生反应迅速,疏散过程规范有序,两所学校全体师生仅 2 分 50 秒即安全撤至指定区域,高效完成疏散。演练中,各楼层引导员、班主任等工作人员即刻到岗指挥,保障通道畅通,各工作组配合紧密,充分证实应急预案科学完善、实操性强,为应对地震灾害积累了实战经验。
活动总结中,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要求,各区教育部门和学校须严格落实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充分认识应急疏散演练意义,常态化开展演练,协同排查治理,动态优化应急预案,强化约 260 万大中小学生安全意识,以 “教育一个学生、辐射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 为目标,提升家校社应急处置合力。市应急管理局(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指出,校园承载家庭希望,此次演练为完善全市应急体系积累实战经验,既检验学校预案,也普及师生应急知识。后续将深化与教育部门联动,提升校园师生避险自救与应变能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
深圳晚报记者 林咪玲
来源:深圳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