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天团”齐发力 “云上博物”启新程 2025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暨“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启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09:19 1

摘要:“小粉炉”“美凤冠”“胖宝剑”“小青炉”“小粉瓶”……5月13日,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一楼大厅,江苏各地博物馆的“文创天团”齐聚一堂,引得现场观众驻足观看、争相选购。

“小粉炉”“美凤冠”“胖宝剑”“小青炉”“小粉瓶”……5月13日,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一楼大厅,江苏各地博物馆的“文创天团”齐聚一堂,引得现场观众驻足观看、争相选购。

当天上午,2025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暨“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中运博举行。

今年,江苏围绕国际博物馆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省市一体联动的方式,策划了启动仪式、平行分享会、“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文创市集和“夜游运博·千年流光”等系列活动,同时联动全省各地推出171项主题展览、409项教育研学活动、107场博物馆“六进”以及79个文创活动,吸引游客来博物馆开启博物之旅。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拾峰表示,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深刻反映了在全球化、数字化、多元化的浪潮下,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深刻变革的当今社会,博物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江苏将在推进文博领域改革创新上持续用力。全面落实《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带动全省13个设区市全部跟进出台相关改革举措,推动更多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开发文创产品、打造夜游项目。同时,继续组织“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全省行的宿迁、淮安、南京站的活动,进一步健全优质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密切馆际交流,加强区域合作;加快建设“云上博物——江苏省数字博物馆”,打造集展览、教育、研究与传承为一体的数字文物展示平台。

活动现场发布了江苏省馆校合作优秀案例和2023-2024年博物馆研学游精品案例,包括“江南百工”——南京博物院无障碍馆校合作实践、“数研博物馆”——苏州博物馆馆校合作新实践等,鼓励博物馆更好发挥教育功能,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2025年江苏省博物馆纪念馆重点展览项目以及2025国际博物馆日全省主题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在现场发布。18个历史文物类重点展览项目和4个革命文物类重点展览项目,围绕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展示长江文明、大运河文化等重大主题,具有鲜明的江苏文化特质,彰显“水韵江苏”独特魅力。

青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博物馆的未来属于青年。活动现场举办了“文博青年讲学团”江苏站授旗仪式。“文博青年讲学团”由中国博物馆协会青年专业委员会中的杰出青年委员组成。5月起,讲学团将走进江苏各高校,分享文博行业前沿动态和发展成果。

数字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博物馆传统的供需模式和运行方式,推动博物馆与科技的有机融合,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启动仪式上,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VR大空间沉浸式数字展览、《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沉浸式展览精彩亮相,以数字科技增势赋能,更好展现江苏文物之美,讲好江苏地域文明历史故事。

记者注意到,中运博馆内的工作人员也作为动捕演员加入到VR大空间沉浸式数字展览的制作中。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告诉记者:“我们的工作人员为此提前进行了培训。作为大运河文化的讲述者和传播者,他们以动捕演员的方式参与其中,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郑晶还透露,展览会通过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串联起来,观众也会在电影级别的大场景中看到CG画面的呈现。

尽管目前大空间展览并不少,但由博物馆主导或者直接参与的大空间展览不多见。郑晶表示,中运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探索如何更有效地传播大运河文化,发掘大空间展览在文化传播上的优势,尝试将传统文物展览以更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呈现。

“今年博物馆日的子主题也提到了青年力量。我们的团队很年轻,平均年龄32岁,希望他们能以自己的视角与年轻的观众们形成共享共创的博物馆运营生态,也能通过一些属于年轻人的新方法、新理念,把大运河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郑晶表示。

“江苏各个博物馆办展的模式很值得学习和借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充分应用、丰富多元的展陈方式,将大运河概念立体呈现。此外,江苏推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举措也非常具有创新性,‘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全省行令我印象深刻。”三星堆管委会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智化专委会常委朱亚蓉告诉记者。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博物馆也迎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朱亚蓉认为,为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博物馆需要做出变革。比如,用AI赋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可以将技术应用到导览和文物修复以及对海量文物历史文化信息的梳理上。

李娟是扬州人,嫁到了广东珠海,去年她和丈夫一起到中运博参观,感到意犹未尽。“今天我带着家人和小孩一起来,刚走进大厅就看到了这个文创市集,非常惊喜。”李娟先给女儿选了徐州博物馆的铜鸾鸟手持镜,粉金的配色、灵动的鸾鸟羽翼,让女儿爱不释手,“我还挑选了很多文创产品,作为伴手礼带回去送给朋友们。我是扬州人,逛博物馆让我对这里有了更深的了解。”

当天下午还举办了两场平行分享会。“青年学术分享会”围绕博物馆的作用及未来发展方向,博物馆的重要社会教育、研究功能,博物馆与青年人的相互成就和与技术融合的积极探索三个子主题,重点探讨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博物馆的青年如何与时代共振。“博物馆数智化成果分享会”邀请在数智化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博物馆代表,围绕展览与展示、教育与传播、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分享各自在数智化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

月色降临,“夜游运博·千年流光”——中运博之夜精彩上演。“运河未来‘视’界·数字展项探索”“文物盲盒猜猜猜·寻宝之旅”“走进傅抱石的书画世界·创意写生”和“博物馆里的传统新韵·非遗演出”等活动为观众们带来了奇妙别样的博物馆体验。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

来源:江南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