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3日,由首都图书馆发起并联合天津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和内蒙古图书馆共同主办的“别样的阅读·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第二站——“沧海有龙吟·天津民歌赏读会”在天津图书馆盛大启幕,并通过首都图书馆、天津文旅、天津图书馆新媒体平台直播精彩呈现。“别样
5月13日,由首都图书馆发起并联合天津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和内蒙古图书馆共同主办的“别样的阅读·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第二站——“沧海有龙吟·天津民歌赏读会”在天津图书馆盛大启幕,并通过首都图书馆、天津文旅、天津图书馆新媒体平台直播精彩呈现。“别样的阅读·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作为五地图书馆携手打造的年度文化盛事,活动紧紧围绕“中国人的音乐——生声不息的民歌”主题,以民歌这一“活态文献”,串联起华北大地悠久的人文脉络。
天津图书馆作为中国创建较早、历史悠久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在此次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以优质的音乐艺术资源与服务彰显图书馆在弘扬与传承地方文化的责任与担当。
民歌承载着天津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是地域文化的生动体现。它融合了天津的地理、方言、习俗、建筑等元素,传递着天津人民的幽默与勤劳,是民间艺术的璀璨宝库,更是天津人民珍贵的记忆财富。
天津民歌以小调、劳动号子及山歌为主流,其中小调多源自江南、河北、皖北等地,经数百年演化形成本土化风格。代表曲目包括《画扇面》《莲花落》《妈妈娘你好糊涂》等。
本次“沧海有龙吟·天津民歌赏读会”活动特邀天津音乐学院赵振岭教授担任导读和导赏人。为读者详细阐述了天津民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此次“别样的阅读·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天津赏读会,将纸上记载的歌词再一次赋予曲调注入灵魂。通过读、讲、观、赏等多元融合的阅读形态,激发了读者对天津民歌的兴趣。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