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夏粮田管技术支撑 在希望的田野绘好“丰”景图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4 09:14 1

摘要:5月,中原大地的小麦由青绿渐变为金黄,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二安镇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区内,农业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麦田垄间,与种植大户一块查看小麦长势,交流灌浆期小麦病虫害防治良方良策,现场指导种植大户利用无人机科学适时“一喷三防”。

人民网记者 李栋

眼下,全国夏粮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做好夏粮田管技术支撑,粮食稳产增产基础不断夯实。

5月,中原大地的小麦由青绿渐变为金黄,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二安镇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区内,农业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麦田垄间,与种植大户一块查看小麦长势,交流灌浆期小麦病虫害防治良方良策,现场指导种植大户利用无人机科学适时“一喷三防”。

“小麦灌浆期也是各类病虫害的多发期,要及时实施‘一喷三防’,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科学配伍、混合喷施,促进小麦健康生长,丰产丰收。”内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韩志乾正对种粮大户徐治辉指导小麦后期田管技巧。

“技术人员现场讲的小麦灌浆期到后期管理的新技术,让我心里更有底了。”今年种植了300多亩小麦的徐治辉对今年的稳产增产底气十足。

韩志乾介绍,小麦灌浆后期天气不确定性大,还面临着“干热风”“烂场雨”等多重风险,因此要以提高千粒重为重中之重,立足促灌浆、抗灾害、夺丰收,毫不松懈抓好后期管理。

我国是世界第一小麦生产国,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历来有“夏粮丰收,全年主动”的说法,足见小麦生产的重要地位。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居全国第一。

针对后期可能出现的“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已印发通知,持续派驻18个小麦专家指导组,指导各地通过适时浇好灌浆水、喷施叶面肥等措施,科学防范应对,促进籽粒灌浆,增加小麦粒重。

当前,强化田管技术支撑,带动粮食大面积单产高位起跳成为各主产区的重要工作。

在东北地区,春播粮食近1亿亩,完成进度超两成。黑龙江今年大力推广高性能精密播种机等智能化农机装备,新增高性能播种机作业面积近1000万亩。在南方早稻区,湖南1800多万亩早稻已完成栽秧进入病虫害防控关键期,生产正加速推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从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力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等多个维度为今年粮食生产指明了努力方向。

为加快单产提升关键措施落实落地,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推进会,部署安排单产提升、抗旱防汛、春播夏管等工作。

会议强调,各地要紧紧围绕科技支撑,因地制宜组织院士专家揭榜领办样板田、科技包县、下沉一线服务,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和命题凝练机制,制定个性化技术服务清单,深入推进农技员进村包户联主体活动,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全力抓好春播夏播落实面积,强化抗旱和安全度汛,夯实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基础。

“要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上下足功夫,做好单产提升、抗旱防汛、春播夏管等工作,全力抓好春播夏播落实面积,强化抗旱和安全度汛,夯实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基础。”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