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初创时的油画雕塑到现在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中国嘉德在这个业务板块向来是“一条道走到底”——无论市场跌宕起伏,从未间断任何一场拍卖;坚持美术史脉络梳理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局部高热及时调整,价值洼地就深耕;逆势高举高大但从不跳脱于市场之外。
从初创时的油画雕塑到现在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中国嘉德在这个业务板块向来是“一条道走到底”——无论市场跌宕起伏,从未间断任何一场拍卖;坚持美术史脉络梳理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局部高热及时调整,价值洼地就深耕;逆势高举高大但从不跳脱于市场之外。
这是嘉德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30多年来造就的平常心,刻在基因里了:持续梳理本土现当代艺术脉络的学术信念,通过市场,为本土现当代艺术建立价值坐标。
▲
中国嘉德2025年秋拍现场
5月13日,嘉德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分三个专场举槌。
应该说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拍卖,20世纪艺术前辈、50后60后的市场中流砥柱们、中青年热门艺术家,以及大当代视野下的西方艺术家等,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各自的明星拍品支撑。高估价拍品数量也多,当然日场中也不乏无底价拍品,对于新手十分友好。
最终三个专场合计300余件拍品,总揽3.6亿元,同比去年春拍增长超 28%。诞生8件千万级拍品,刘野《张爱玲》4255万元高价成交,领衔全场。
高价拍品成交一览
TOP.1
刘野《张爱玲》
4255万元
TOP.3
吴大羽《花之魂》
3220万元
TOP.5
赵半狄《小张》
2300万元
TOP.7
赵无极《紫气东来》
1667.5万元
TOP.9
潘玉良《玉露香凝》
931.5万元
TOP.2
黄宇兴《千里江山图》
一组4件
3680万元
TOP.4
周春芽《山石与烟云》
2530万元
TOP.6
关良《有佛像的静物》
2127.5万元
TOP.8
仇晓飞《平壤》
1035万元
TOP.10
刘野《小海军》
920万元
大当代!稳当中不乏振奋高价
稍晚开始的当代艺术夜场,最具看点的当属是中国当代艺术中坚板块里的艺术家们,周春芽、刘野、赵半狄等等,当晚均有超高估价作品上拍。
另一大看点则是2000年以来的中国新绘画,是新生代收藏家们最为关注的板块——70后80后的艺术家群体竞争激烈,90后则相对更为包容,市场仍有巨大空间。
最终当代艺术夜场51件拍品,收获2.24亿元,成交率为70.6%。刘野、周春芽、赵半狄三位艺术家作品位居全场前三。
明星作品,明星价格
刘野是当代艺术夜场中绝对的明星艺术家,甚至让买家们有些肾上腺飙升。不过好作品确实就是错过即遗憾,当下就要为心头挚爱买单。
▲
Lot 287
《张爱玲》
刘野(b.1964)
2004年 60×45 cm. 布面 油画
成交价:4255万元
刘野画的不是张爱玲,而是她留在自己人生戏剧里的最后一张剧照。那张证件照里的旗袍上绣着蝴蝶,像极了她给自己的墓志铭——"一个女人,如果不漂亮了,就要有故事"。换言之,一个为之痴迷的收藏家自然也会“不惜代价”。
拍卖师宣布起拍价之后,900万元一度没有热烈的回应,但没想到的是最终竟然以4255万元成交,超出最高估价3倍之多!两个电话委托客户你来我往,一口两百万的阶梯,毕竟好作品谁也不想让步。
最终刘野《张爱玲》成为本季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板块最高价拍品。
▲
Lot 288
《小海军》
刘野(b.1964)
2000年 105×91 cm. 布面 油画
成交价:920万元
今晚属于刘野的精彩继续,这件《小海军》920万元顺利成交。本品创作于2000年,这一时期,刘野开始从早期受超现实主义和形而上画派影响的叙事性创作,转向极简主义与抽象风格的探索。
▲
Lot 318
《千里江山图》(一组4件)
黄宇兴(b.1975)
2017年至2022年 150×600 cm.×4 布面 丙烯
成交价:3680万元
另一位明星艺术家是黄宇兴,他的这件《千里江山图》到底能拍到什么高价?这是社交媒体上讨论度最高的话题,首先是因为黄宇兴最近的市场行情有多波动,其次是如何大尺幅的作品,实为罕见!最终3680万元的成交价,也大大超出最高估价。
黄宇兴的《千里江山图》始于2017年——那一年,他瞻仰了王希孟的原作,深受触动。此后的五年间,他全身心投入到这一创作中,直至2022年方才完成。四幅各1.5米高、6米长的布面丙烯画,总长24米,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奇观。这组作品耗费的时间之长、精力之巨,堪称他艺术生涯之最,其规模之宏大亦为过往所未见。
▲
Lot 271
水—辞海标准版
张培力(b.1957)
1991 年单频道录像
彩色有声 A/P9分35秒 9'35''
成交价:609.5万元
张恩利《水—辞海标准版》创作于1991年,是继《30 x 30》后又一录像艺术创作,也是他第一件用媒体语言为自己的艺术主张服务的视听作品。
单从价格上来看,张培力视频作品《水—辞海标准版》并不是高价,甚至拍卖前的估价仅有80万元,但却是当晚夜场的开场作品,也是全场买家竞投最激烈的拍品,最终以609.5万元的高价成交,意义重大。
重回拍场,顺利易手
首先是周春芽,整体来看相较于五年前的价格,现在入手的藏家是以极具性价比的价格竞拍成功。赵半狄《小张》是时隔三年重返拍场,成交价创新高!
▲
Lot 284
《山石与烟云》
周春芽(b.1955)
2003年 358.5×220 cm. 布面油画
成交价:2530万元
▲
Lot 283
《桃花鹦鹉(双联)》
周春芽(b.1955)
1999年 52×44.5 cm.x3 布面 油画
成交价:322万元
本季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估价最高的就是周春芽“山石”系列的最大尺幅的《山石与烟云》。事实上,仅是嘉德已经是第二次经手这件作品了,而今市场行情下,委托方的心理价位也有所调整,估价降低,易手诚意十足。最终以2530万元成交,性价比极高。
当晚周春芽两件桃花系列作品,则因未及底价遭遇流拍,另外一件《桃花鹦鹉(三联)》以322万元成交。
▲
Lot 295
《小张》
赵半狄(b.1966)
1992年 214.8×139.5 cm. 布面 油画
成交价:2300万元
又见“小张”,赵半狄描绘一个男人在床上伸着懒腰的日常时刻,画面细腻而质朴,但反常规的是,通常横平竖直的方形画面格式,被斜转成了失衡的非对称菱形格式,会令每个人乍见惊奇。令人称赞的还有成交价,三年前1495万元,而今晚最终以2300万元成交。
其他成交亮点拍品一览
▲
Lot 311
《平壤》
仇晓飞 (b.1977)
2004年作 200×400cm 布面 油画
成交价:1035万元
最后一件千万级作品出自仇晓飞《平壤》,1035万元成交。
这幅完成于2004年的巨作,宽2米、长4米,耗时3个月,是仇晓飞早期的最大幅作品,也是他最具标志性的创作起点,开启了“时间的螺旋结构”这一核心母题,也标志着以仇晓飞为代表的中国70后一代艺术家步入成熟探索阶段。
▲
Lot 294
《证据》
王兴伟(b.1969)
1995年 布面 油画 239.6×169.5 cm.
成交价:747.5万元
▲
Lot 280
《山水画》
刘炜 (b.1965)
2011年作 150×150cm 布面油画
成交价:690万元
▲
Lot 289
《酒馆》
张恩利(b.1965)
1998年作 170×150cm 布面油画
成交价:488.75万元
▲
Lot 275
《大狩猎图(双联)》
王玉平(b.1962)
2017年作 200×240cm x2 布面油画
成交价:345万元
▲
Lot 331
《噶》
孙一佃(b.1991)
2015年作 183×183cm 布面丙烯
成交价:189.75万元
二十世纪艺术夜场,市场震荡中仍有惊喜
嘉德在20世纪艺术领域的挖掘可谓是遥遥领先,每一场都有前辈大家的重要作品,或特色专题。
当晚二十世纪艺术夜场拍卖,23件作品获得1.02亿元,成交率为56.5%。
全场最高价来自吴大羽,向来是嘉德夜场中的重磅作品——吴大羽最好的花卉《花之魂》以3220万元的高价成交。紧随其后的是关良《有佛像的静物》,以2127.5万元成交。赵无极《紫气东来20.06.2000》以1667.5万元成交,位居全场第三。
最好的吴大羽,最好的花卉
▲
Lot 254
《花之魂》
吴大羽(1903-1988)
约1980年代 53.2×46.6 cm. 布面 油画
成交价:3220万元
从嘉德第一个现当代艺术夜场开始,中国二十世纪抽象绘画的开拓者吴大羽就是最重要的成交基石,几乎每场都会有很好的吴大羽作品和很好的价格。
吴大羽极爱花,一生都在画花。本场《花之魂》是吴大羽1980年代的倾力之作,幅较大且存世稀少,见证了艺术家重返自由创作后的艺术激情与巅峰时刻。最终以3220万元高价成交,超出最高估价的2倍之多。
一组5件潘玉良全部成交
▲
Lot 245
《玉露香凝》
潘玉良(1895-1977)
1966年 92×65 cm. 纸本 彩墨
成交价:931.5万元
▲
Lot 244
《自画像》
潘玉良(1895-1977)
1941 年 布面 油画41.5×32.5 cm.
成交价:695.75万元
▲
Lot 243
《苔痕絮语》
潘玉良(1895-1977)
木板 油画 16.5×22.5 cm.
成交价:115万元
《侧卧的女子》
纸本 素描 28.5×45 cm.
成交价:12.65万元
《站立的女子》
纸本 素描 49×32.5 cm.
成交价:18.4万元
率先举槌的二十世纪艺术夜场中,开场的正是一组备受关注的潘玉良专题,来源出处详实可靠的博物馆级作品,油画、彩墨、白描。5件潘玉良作品均高价成交,掀起当晚的第一个小高潮。其中71岁高龄创作的《玉露香凝》以931.5万元顺利成交。
源自潘玉良家属的《自画像》是艺术家二度留法时期所作。估价仅为200万元,最终以695.75万元成交,超出最高估价的2倍之多。另外一件潘玉良付诸温情和母性慈爱的《苔痕絮语》以115万元成交。
关良,惊喜但就该如此高价
▲
Lot 250
《有佛像的静物》
关良(1900-1986)
1948年 54.6×64.3 cm. 布面 油画
成交价:2127.5万元
嘉德仍持有关良的最高价纪录,只是今晚又添一件《有佛像的静物》,以2127.5万元成交,是关良第二高价作品。历经数十年的艺术探索,关良的创作在1940 年代进入成熟期。
他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趣味、意境与西画技法与媒材的视觉效果,通过“拙朴”的造型嫁接,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以单纯的色彩关系构成“中国人自己的意象油画”,主观成分也变得更强。
创作于1948年的《有佛像的静物》是关良“油画民族化”的绝佳例证,也是其静物画中唯一加入“佛首”元素的孤品,弥足珍贵。
其他成交亮点一览
▲
Lot 258
《紫气东来20.06.2000》
赵无极(1921-2013)
2000年 114×146 cm. 布面 油画
成交价:1667.5万元
当晚两件赵无极作品,其中《紫气东来20.06.2000》1667.5万元顺利成交,另外一件《桃花源5.11.93》无人应价,遭遇流拍。
▲
Lot 263
《缤纷街市》
吴冠中(1919-2010)
1994年 60×93 cm. 布面 油画
成交价:793.5万元
吴冠中《缤纷街市》出版丰富,收录于十余本画集之中,并曾于香港艺术馆与美术馆展出,声名赫赫,最终以793.5万元成交。
▲
Lot 246
《大面包》
贺慕群(1924-2012)
1977年 116×89 cm. 布面油画
成交价:241.5万元
贺慕群旅居巴黎三十七年,见识过诸多潮流翻滚,但欧洲的风雅并未在其身上留下印迹,她的画笔始终对准平凡生活:面包、水果、玩具,以及苦闷的劳力形象,这件241.5万元成交的《大面包》即为其中一件代表作。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日场成交亮点
▲
Lot 156
《巴朗山之旅》
周春芽(b.1955)
1992年 100×80 cm. 布面 油画
成交价:218.5万元
▲
Lot 157
《桃枝沐春》
周春芽(b.1955)
2009年 150×230 cm. 纸本 丙烯
成交价:184万元
▲
Lot 112
《迪耶戈的房间》
陈可(b.1978)
2013年 100×100 cm. 布面油画
成交价:97.75万元
鞠婷作品表现亮眼,日场4件作品全部超出最高估价成交。从近期麦勒画廊备受关注的个展,再如3月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周期间,中国80后艺术家鞠婷都是高热话题。
这次嘉德推出的琥珀系列、珍珠系列和+-系列作品均高价成交,鞠婷坐稳中国80后女性艺术家的头把交椅。其中《琥珀系列 110222》以86.25万元成交,另外一件《+-系列 023015》则以40.25万元成交。
▲
《琥珀系列 110222》
鞠婷(b.1983)
2022 年 木板 丙烯 193×193 cm.
成交价:86.25万元
▲
《+-系列 023015》
鞠婷(b.1983)
2015 年 木板 丙烯 183×223 cm.
成交价:40.25万元
▲
《珍珠系列 041715》
鞠婷(b.1983)
2015 年 木板 丙烯 182.3×183 cm.
成交价:32.2万元
老规矩唠几句,东西有好有更好,出手也要看渠道的性价比,适合自己是最好。能出入手的都是经受市场考验的,藏友们有一颗强大心脏,乐观理智看待收藏市场的波动。
如有相关疑惑或疑问,都可以私信或留言小编
来源:阿古说收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