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十六国:昙无谶由圣人变淫僧,北凉王在大白天见鬼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4 09:52 1

摘要:凉州一带,一度非常热闹,后凉、南凉、北凉、西凉、西秦并存,边儿上还有先后占据长安的后秦和大夏,公元403年,后秦灭后凉;公元414年,西秦灭南凉;公元417年,刘裕灭后秦;公元421年,北凉灭西凉;公元431年,大夏灭西秦,吐谷浑灭大夏,于是,整个儿凉州地界儿

衣赐履按:凉州一带,一度非常热闹,后凉、南凉、北凉、西凉、西秦并存,边儿上还有先后占据长安的后秦和大夏,公元403年,后秦灭后凉;公元414年,西秦灭南凉;公元417年,刘裕灭后秦;公元421年,北凉灭西凉;公元431年,大夏灭西秦,吐谷浑灭大夏,于是,整个儿凉州地界儿上,就剩下沮渠蒙逊的北凉了。

沮渠蒙逊的地盘儿是大了不少,但处境却更为凶险了,因为,随着其他政权纷纷倒下,北凉与如日中天的北魏,接壤了

公元431年,六月,北凉老大、河西王沮渠蒙逊大赦境内,改年号为义和,任命世子沮渠菩提为冠军将军,河西王世子。

八月七日,沮渠蒙逊派儿子沮渠安周前往北魏充当人质。

九月十三日,北魏皇帝拓跋焘加授太尉长孙嵩为柱国大将军,任命左光禄大夫崔浩为司徒,征西大将军长孙道生为司空。

衣赐履说:长孙道生是长孙嵩的侄子。

拓跋焘打算派人出使北凉,司徒崔浩推荐尚书李顺。

衣赐履说:崔浩和李顺是亲家,崔浩的老弟娶李顺的妹妹,侄子娶李顺的闺女。拓跋焘曾经打算让李顺出任先锋,崔浩以“李顺不适合委以专任”为由反对,拓跋焘采纳。因此,崔浩和李顺的关系并不和睦。此番,崔浩推荐李顺为使者,或许动机并不单纯。

拓跋焘任命李顺为太常,前往北凉,任命河西王沮渠蒙逊为侍中,都督凉州、西域、羌戎诸军事,太傅,征西大将军,凉州牧,封为凉王,采邑包括武威、张掖、敦煌、酒泉、西海、金城、西平等七郡。册封的诏书上说:

凉国的盛衰存亡,与大魏密切相关,死生与共。北到不毛之地,南到上庸(湖北省竹山县西南田家坝)和岷山(四川省南坪县,甘肃省与四川省界山),西至昆仑山,东至河曲(甘肃省兰州市一带的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凉王都有权征讨,以辅皇室。凉国设置政府机构、公卿百官。凉王可以使用天子专用的旌旗,出行时开路清道,安保规格,参照汉朝初年时诸侯王的制度(建天子旌旗,出入警跸,如汉初诸侯王故事),等等。

衣赐履说:两点要注意。

一是从弑杀北凉王段业自立到本年,沮渠蒙逊已经折腾了三十余年,终于当上了凉王。其政权之所以被称为北凉,正在于此。

二是虽然拓跋焘封沮渠蒙逊为凉王,各种待遇很高,但大概率是为了稳住沮渠蒙逊,让他别闹事儿,现在,中国北方,只剩北燕和北凉了,等朕收拾完北燕之后,再来修理你。

不信?

大家仔细咂摸“如汉初诸侯王故事”这句话。那么多旧制你不遵,偏偏要依据汉初诸侯王!刘邦当年封的八个异姓王,除长沙王吴芮自废武功得以善终,其他七个,全部被清理掉了。

那么,你觉得“如汉初诸侯王故事”是什么意思?

公元432年,十二月,拓跋焘派李顺再次出使北凉。

沮渠蒙逊派中兵校郎杨定归对李顺说:

我年老多病,旧伤复发,腰腿不听使唤,不能下跪叩拜。请等个三五天儿,我好一点儿,再与你相见。

李顺说,大王年迈,朝廷当然清楚。但君臣之礼,岂可不尊?怎么可以心安理得不见上国使臣!

第二天,沮渠蒙逊派人去请李顺,李顺进入庭中,沮渠蒙逊倚靠几案而坐,一动不动,没有起身行礼的意思。

李顺脸色一沉,大声说:

没想到你这个老货,竟然无礼到这种地步(不谓此叟无礼乃至于是)!如今你不担心国破家亡,竟敢侮辱天地。你的神志已经消散,还有什么必要见你?

言罢,李顺手持符节,转身就走。

沮渠蒙逊急忙让杨定归把李顺追回来,说:

太常您既然已经宽恕我年老有病,而且我听说朝廷专门下诏,特许我接诏时不必行礼,因此才敢这样放肆。如果太常您说“你虽然表面上又跪又拜,但内心不肯恭奉朝廷诏命(尔拜尔跽,而不祗命)”,那才是我的罪过诶。

李顺怒道:

当年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天子赏赐他祭祀用的肉,特命他不必叩拜,但齐桓公依然遵守臣节,叩拜之后才敢接受祭肉。如今你虽然功高勋厚,终究比不上齐桓公。朝廷虽然特别尊重你,却没有下过特许不拜的诏书。你如此傲慢自大,只会加速祸患来临,实非久安之计。倘若朝廷震怒,举兵来伐,你到哪里买后悔药去!

沮渠蒙逊说,太常以古代先贤教导我,又以上天之威警示我,我哪有胆子不听皇命呢!

言罢,沮渠蒙逊按照礼制,一板一眼,完成礼仪。

行礼完毕,沮渠蒙逊说: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这一向来,朝廷四处征伐,屡次获胜,疆域大增,只要能够遵循规律,善加治理,国家自然兴盛。然而一味征战,恐怕未必永远不败诶。

李顺说:

当年,太祖(拓跋珪)奠定基业,据有中原。太宗(拓跋嗣)承续,王业一新。自当今圣上登基,他的志向是统一四海,安定天下。因此多次御驾亲征,灭赫连昌于三秦,驱蠕蠕于漠北,广辟国土,开发边地,俘获的奴隶不可计数,斩杀的敌人筑为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荡除暴虐,安抚百姓,威振八荒,名播九域,自古以来,用兵之美,有谁能比得上当今圣上!因此,偏远蛮荒之地的老百姓,没有不踮着脚盼望王师的,随时打算叩拜归顺。王师所至,宣扬美德,讨伐有罪,这难道是你所谓的“恃力”吗?凡圣王用兵,征南蛮则北狄怨,讨西戎则东夷恨,天子怎么能够停得下来!

衣赐履说:所谓“征南蛮则北狄怨,讨西戎则东夷恨”,意思是四方蛮夷,都哭着闹着想接受大魏的教化,因此,打北边,南方就哭着说为什么不打我们!打西边,东方就哭着说为什么不打我们!因此北魏大军不会停止征伐。

这里,李顺其实在警告沮渠蒙逊,老货,别嘚瑟,随时来收拾你!

沮渠蒙逊说:

如果真如您说,那么我们凉地的老百姓,也应该盼望大魏皇帝来啊,但为毛却不分昼夜从驿道送来警报讯息?李太常啊,您不过说了一些虚妄之言罢了。

李顺说:

古时候,苗人反叛舜帝,尊奉暴君,有扈氏不尊夏启,跟随逆主,都是因为受到身边凶暴之徒的威逼(咸慑逼于近地,牵制于凶威)。自古便是如此,凉地的老百姓又不是独一份儿!

衣赐履说:李顺的言下之意是,不是凉地的老百姓不归附大魏,不过是你沮渠蒙逊这个老货逼着他们不归附罢了。

双方唇枪舌战,十分精彩,有如兵器相撞,金革之声,不绝于耳。李顺占上风,是因为背靠大树;沮渠蒙逊退让,但并不怂。

另,苗民叛帝舜,有扈违后启,都是典故,大家自行百度吧。

李顺回到平城(北魏首都,山西省大同市),拓跋焘问北凉的情况。

李顺说:

沮渠蒙逊控制河西,差不多三十年了。此人历经艰难,多少知晓一些应变之道,而且颇有镇抚之能,治下官员、百姓,对他还是很服气的。沮渠蒙逊虽然没有确保子孙做大做强的本事,但他有生之年,守住家业还是不成问题的。去年,沮渠蒙逊上书,表示十月把昙无谶送来,等我去迎接时,他便反悔了。不忠不信,还有比这个更过分的吗!礼,如同人的车轿;敬,是行为的根本。无礼不敬之人却长久享有福禄,是不可能的。在我看来,沮渠蒙逊应该差不多了(以臣观之,不复周矣)。

拓跋焘说:

果真如你所言,那么很快就会所有显现。沮渠蒙逊的儿子,一定继承王位,之后,我们何时吞灭他们(袭世之后,早晚当灭)?

李顺说:

沮渠蒙逊那几个儿子,我都接触过,不过一群无能之辈。但他还有个儿子叫沮渠牧犍(一说茂虔),做敦煌太守,我没有见到,听说是个人物,将来继位的一定是他。不过,那边儿的人都说,跟沮渠蒙逊相比,差得还很远。这是上天帮助您建立伟业呀!

拓跋焘说:

现在我们正在对付东边儿的燕国,没功夫经营西边儿。如果像你说的那样,再过个三五年也不算晚。凉国这头儿,就先放一放,以后再说。

两人的对话中,提到了一个叫昙无谶的家伙,此人是何方神圣,我们摆一摆。

当初,罽宾(首都善见城,喀什米尔斯利那加市。罽读如技)有个和尚叫昙无谶,自称能够驱使鬼神,医治百病,而且有秘术(所谓秘术,《北史》上讲,昙无谶可以让妇女多生儿子)。这个昙无谶,跟鄯善王的老妹子曼头陀林搞破shoe,被人发现,于是逃到凉州。沮渠蒙逊十分看重昙无谶,称他为“圣人”。《十六国春秋·沮渠蒙逊传》载,昙无谶以男女交接之术教授妇女,沮渠蒙逊的女儿们和儿媳们都去向昙无谶学习这门秘术。拓跋焘听说后,派使者迎接昙无谶,并警告沮渠蒙逊说,如果不放昙无谶走,我就派兵灭掉你。

沮渠蒙逊实在舍不得放昙无谶走。

此番,拓跋焘派李顺前往北凉,征召昙无谶也是他的任务之一。拓跋焘着李顺转告沮渠蒙逊说:

听说昙无谶法师,道行很深,是鸠摩罗什那个段位的;作法施术,预测世事,不在佛图澄之下。朕想跟昙法师盘桓盘桓,请把他送到平城来。

衣赐履说:佛图澄、鸠摩罗什,都是前代高僧,颇有些神通,也都是国师级别的人物,佛图澄跟着后赵的石勒、石虎,鸠摩罗什跟着后凉的吕光,之前咱们都讲过。《十六国春秋》说昙无谶的秘术是教妇女们如何生儿子,以及男女交接之术,显然是诬蔑。沮渠蒙逊喝得再高,也不能让女儿、儿媳们去跟一个老淫僧学秘术吧!《十六国春秋》作者崔鸿,可能是想恶心沮渠蒙逊。

沮渠蒙逊设宴款待李顺,说:

作为大魏的西番老臣,我沮渠蒙逊奉事朝廷,不敢有任何不敬。但是天子不知相信了哪个王八蛋的谗言,总是催促征召昙无谶。老昙是我的受业老师,我宁可舍弃余生,与他一道赴死。

李顺说:

大王对朝廷的忠诚,那是有目共睹的,而且,还送爱子到朝廷侍候天子。但是,现在却为了一个胡人和尚,损害自己山岳一样的功劳,玷污多年来建立的美誉,说出不该说出的话来,这岂是朝廷厚待您的初衷呢?我私下认为大王这么做欠妥诶。况且,主上胸怀广阔,弘文对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弘文是沮渠蒙逊派往北魏的使者)。

沮渠蒙逊说,太常您的口才,不在苏秦之下,我只是担心,真实情况跟您说的不一样诶。

最终,沮渠蒙逊不肯李顺将昙无谶带走。

因此,拓跋焘对这个老汉,十分恼火。

公元433年,四月,沮渠蒙逊病重,时常状如见鬼。左右侍者常常看到,大白天的,什么都没有,沮渠蒙逊却手执宝剑,对着身边的空气乱砍乱刺。

眼见沮渠蒙逊命不久长,群臣共同商议,认为世子沮渠菩提年纪太小,还是立他的老哥、敦煌太守沮渠牧犍为世子妥当,同时加授沮渠牧犍为中外都督、大将军、录尚书事。

衣赐履说:这个事儿,甭问,沮渠牧犍已经运作很久了。

不久,沮渠蒙逊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谥号为武宣王,庙号太祖。

沮渠牧犍继承王位,下令大赦,改年号为永和。

沮渠牧犍立儿子沮渠封坛为世子,加授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派使节前往北魏,请求任命。

拓跋焘派李顺迎娶沮渠蒙逊的女儿为夫人,正巧赶上沮渠蒙逊去世。沮渠牧犍派手下干部宋繇,护送妹妹兴平公主前往北魏,拓跋焘封兴平公主为右昭仪。

拓跋焘对李顺说:

你说过沮渠蒙逊就快死了,如今已经应验;你还说沮渠牧犍将继承王位,又应验了,何其妙哉!由此可见,我攻克凉州的日子,也不远了。

于是,拓跋焘赐李顺绢一千匹,御马四匹,进号为安西将军。从此,拓跋焘对李顺倍加宠信,朝廷政事,无论大小,都要听取他的意见。

衣赐履说:显然,李顺也是能人。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一桩事情,《魏书·李顺传》中,此段结尾,有“崔浩恶之”四个字,《通鉴》给删掉了。

崔浩和李顺虽然是亲家,但是,崔浩是谁都看不起,李顺也不买崔浩的账,两人在拓跋焘面前争宠争权,跟其他人没什么两样。

“崔浩恶之”四个字,给我感觉,崔浩推荐李顺出使北凉,大概其心不善。

最后讲一下昙无谶之死。

按照《十六国春秋·昙无谶传》的说法,昙无谶本为天竺人,从小丧父,跟着沙门法明学习,颇得道术。后离开天竺,前往罽宾,继续修行。为研修佛法,昙无谶由龟兹至姑臧,传译经书,终成一代宗师,为沮渠蒙逊所重。公元433年,也就是在沮渠蒙逊死前,昙无谶向沮渠蒙逊请辞西行,沮渠蒙逊大怒,明面儿上赠予粮食、财物,私底下却打算将其谋害。昙无谶出发之后,沮渠蒙逊派刺客将其刺杀。另有一说,沮渠蒙逊将昙无谶下狱拷打至死。全篇没有提到昙无谶有有帮人生儿子以及男女交接的秘术。

彩蛋:

沮渠蒙逊占据河西后,大力弘扬佛教,他在首都姑臧以南百里的山崖之上,大造佛像。这些佛像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精美绝伦,无比震撼。其中,有一尊被称为“土圣僧”的佛像,跟真人差不多大小,常常“自由行动”,远远看去,那佛像明明在移动;但走到跟前,却又一动不动。近观那佛像的面貌,与山崖间泥塑的其他佛像没什么不同,众人都感到惊异。有人曾经把细土铺到地面上,过后再去察看,隐隐能够看出,上面有行走过的足迹,《十六国春秋·沮渠蒙逊传》载,这种现象,至今仍能见到

沮渠蒙逊建造佛像的地方,今天称为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凉州大佛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五十公里处。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衣赐履读通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