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县常宁镇跨村联建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09:27 1

摘要:人才联用,引智赋能强根基。4月23日,豆灰村果蔬大棚基地内,工人们忙着移苗栽新。基地管理员杨磊介绍:“上一茬西蓝花、圣女果等因品质优,售价高于市场价。”2024年,豆灰村党支部邀请良左村组建专业团队,以村集体经济入股等模式发展特色种植。依托“杨家妞”电商品牌,

近年来,面对乡村产业规模小、链条短,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增收难等问题,永寿县常宁镇以跨村联建工程为抓手,推动资源整合、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人才联用,引智赋能强根基。4月23日,豆灰村果蔬大棚基地内,工人们忙着移苗栽新。基地管理员杨磊介绍:“上一茬西蓝花、圣女果等因品质优,售价高于市场价。”2024年,豆灰村党支部邀请良左村组建专业团队,以村集体经济入股等模式发展特色种植。依托“杨家妞”电商品牌,搭建技术服务平台,为230户农户提供指导,培养10名电商人才。目前,大棚基地创收36万元,带动120余人就业,发放劳务费9万元。

村企联动,产业融合促发展。走进南顺什村寿之源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石磨面粉车间、土菜油加工车间机器轰鸣。负责人张育晰介绍:“合作社在石磨面粉基础上,新增加了土菜油加工、手工挂面等业务。”2019年,该村通过恳谈会吸引能人返乡,盘活闲置校舍创办合作社。村集体注资33万元,每年获分红1.98万元。合作社流转1000余亩土地,产品通过电商与供销社销往全国各地,2024年销量达6万斤,带动278名留守村民就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辐射周边11个村。

资源联通,优势互补助增收。在良左村,永盛锦祥种养合作社采用“5335”机械化播种技术,4000余亩土地高效完成耕种。为破解劳动力外流、土地粗放经营的难题,2021年,该村动员能人创办合作社,整合农机、人力、土地等资源,通过流转、托管等模式,带动周边15个村村民获得流转费、务工收入、分红三重收益,每亩增收200元,实现降本增效与群众增收双赢。

从人才共育到产业共兴,常宁镇通过跨村联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让产业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群众。(巨斐斐 狄祎婷)

来源:中国永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