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次这位中医发现的植物顶上盛开着一串紫色的花,在普通人眼中他的外貌并不怎么出众,但是这位中医却一眼发现了它的不同,是一种很罕见的野生药材。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5年5月8日,大河报报道,河南周口的一位中医在路边发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植物,一共只有7株。
一般生长在路边的植物,人们都会默认是一些野花野草,再寻常不过,也很少有人会去关注这些不起眼的植物。
然而在近几年的植物调查中,很多珍稀植物甚至是曾经“消失”了很多年的植物恰恰就藏身在这里。
这次这位中医发现的植物顶上盛开着一串紫色的花,在普通人眼中他的外貌并不怎么出众,但是这位中医却一眼发现了它的不同,是一种很罕见的野生药材。
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植物呢?
«——【·发现7株·】——»
发现这一罕见植物的人是一名姓楚的医生,他从事中医已经有20多年了,对于中药材十分熟悉,开放抓药不在话下,有时他也喜欢自己到野外去收集一些中草药。
中医是中国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寻常人眼中的野草都是可以入药的药材,在古时候,大多数人家都认识一些常见的中草药,也有很多人家会专门炮制药材售卖,赚钱补贴家用。
不过现在人们对于这些都比较陌生了,楚医生表示,现在的很多中药材都是人工种植的,只有少数还要从野外采摘。
不过他还是喜欢有空的时候自己去野外采摘一些常见的中药材,这些一般要比人工种植的药用价值更高。
在五一假期期间,他就来到了周口的郸城县石槽镇,在这里流经了一条河流,名叫新蔡河,是一条比较古老的河流。
在河流的两岸植被很丰富,并且绝大多数都是野生的,其中就很有可能会存在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在5月5日的上午,他来到了附近的一座桥头,因为靠近水源的缘故,这里的植物格外茂盛,于是楚医生就想下车看看有没有什么药草植物。
在走了大约50米最后,他注意到了路边几株开着紫色花朵的植物,经过仔细辨认之后,他确认这是丹参。
丹参也是一种比较珍贵的中药材,有些人也会专门种来卖钱,楚医生发现附近有村民在干活,就上前打听了一番,都说这里的植物不是人工种的。
而且这种开紫花的植物只有零星的几株,人们要种肯定也会种一小片,并且这里的环境也说不上好,有很多杂草,一般人们是不会在这里种东西的。
虽然村民这样说,但是楚医生为了进一步确认,还是扒开了其中一株的根部,从它的外观,颜色等多个方面又仔细观察了一番,确认这就是野生的丹参。
这令楚医生十分欣喜,身为一名中医医生,他不仅对药材的药性和药用价值了如指掌,对药草植物的生长习性也多有了解。
像是野生丹参,一般在山区都很少见,这次能在平原地区发现更是罕见。
楚医生猜测,这7株野生丹参很有可能是某些鸟类传播的种地或者迁徙路上无意中衔来的根茎落在了这里,正巧这里的环境适宜,才生长了起来。
之后楚医生还用自己随身带着的矿泉水瓶子去河里灌了河水,给这几株野生丹参都浇了水。
«——【·丹参·】——»
丹参是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之一,因其根色紫红,又被称为“红根”、“紫参”,作为中医的常用药材,丹参在古代医书中早有记载,广泛用于多种疾病。
野生丹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通常在30到80厘米之间,整体外形较为纤细。
植株根部发达,呈圆柱形或不规则分枝状,皮部紫红色或砖红色,断面木质部黄白,油润有光泽,是主要的药用部位。
茎直立,叶对生,花序顶生或腋生,具短总状花序,小花多而密集,花冠紫蓝色至蓝紫色,呈唇形,花期集中在5月至7月之间,结果期在7月至9月。
野生丹参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整体较人工栽培种略矮小,根部较细但香气更浓,药用有效成分含量更高。
野生丹参多生长在我国中部及西南地区的低山、丘陵、山地草坡、灌丛或林缘地带,尤其在黄土高原南缘、秦岭—大巴山区、四川盆地边缘、滇黔山区、以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有一定分布。
它喜欢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高,耐贫瘠,但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壤土中生长更旺盛。
由于其生态位多为半阴坡地或林下空地,野生种群常较为零星,分布不集中,这也增加了其资源保护的难度。
过去由于其广泛的药用价值和较高的经济效益,野生丹参曾长期遭遇过度采挖,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较落后地区,当地居民为谋生计无序挖掘,致使野生资源急剧减少。
此外,由于环境污染、土地开发和退耕还林等活动,大量野生丹参的生境被破坏,其生存面临巨大压力。
目前,虽然尚未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但在部分地区,野生丹参已被地方列入濒危或需要保护的中药资源。
为缓解野生丹参资源紧张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在多个省区开展了人工栽培研究与推广。
人工丹参种植周期短,成本较低,成品质量也在逐渐提高,不过,由于野生丹参的药效成分更丰富,仍然存在对其盲目采挖的情况,因此,还需加强保护意识,推动野生丹参的原地保护。
野生丹参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药用植物,其宝贵的药效价值与生态意义不可替代,唯有加强保护、合理开发,才能让这株“紫色良药”在青山绿水之间持续绽放。
参考:
大河报《平原地带较为罕见!周口中医路边发现紫花野丹参》,2025-5-8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丹参栽培技术》,2017-4-21
来源:万象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