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人的小城何以3小时应急转运万人? 党旗在风沙中愈加鲜艳——风沙中的敦煌答卷(一)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0:13 1

摘要:“五一”假期期间,一场强沙尘暴袭击敦煌。敦煌以一场“教科书式”应急响应,交出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实践答卷。这个只有18.2万人的西北小城,铆劲全力构筑起“应急长城”,在12级狂风中稳稳托起了近万名游客的安全。

“五一”假期期间,一场强沙尘暴袭击敦煌。敦煌以一场“教科书式”应急响应,交出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实践答卷。这个只有18.2万人的西北小城,铆劲全力构筑起“应急长城”,在12级狂风中稳稳托起了近万名游客的安全。

这场与沙尘暴的遭遇战折射出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深层逻辑——在党建引领下,以智慧化手段突破资源瓶颈,用系统化机制重塑治理格局。丝路文明交汇交融的敦煌,以超常规的治理智慧,为全国的旅游城市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鲜活样本。

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五一’期间,敦煌市迎来一次强沙尘暴天气,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450余名环卫工人对各主干道路面上的枯枝落叶、尘土杂物进行清理,洗扫车、洒水车、抑尘车等机械化设备进行洒水湿扫、路面集中冲洗作业,力争市容环境整洁有序。”敦煌市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副主任田丽说,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敦煌市区每天3次以上的洒水清扫、抑尘车喷雾和高压喷枪定期集中冲洗路面作业是基本操作。

比环境卫生更重要的是滞留景区上万名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一点,曾身处沙尘暴中心的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服务中心主任黄文明最清楚。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5月1日接待游客1.9万人,2日2万人,3日达到了2.2万人,许多人为参加万人星空演唱会不远千里而来。尽管3日上午敦煌市气象局发布了沙尘蓝色预警和大风黄色预警提示,但所有人还是期待着大风能够在演唱会开始前停止。

“5月3日18时许,景区刮起了沙尘。像这样的沙尘天气在旅游旺季还是非常少见的。”黄文明说。

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道选择题——提前闭园还是继续等待。

当天,敦煌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也面临类似选择。5月3日上午,甘肃省气象局发布了专题天气预报和沙尘暴蓝色预警,指出5月3日夜间至4日,酒泉东部、武威北部有沙尘暴。

“我们也研判了本地情况,上午就感觉下午可能有沙尘,下午到夜间有沙尘。但是,对沙尘强度不好把握,所以我们5月3日11时许就发布了沙尘的蓝色预警。”敦煌市气象局局长黄武斌说。

“18时以后,敦煌市的风力突然增强,能见度急速下降。经过进一步分析气象资料,我们认为将会出现强沙尘暴天气,果断于18时53分将沙尘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沙尘暴橙色预警信号,并立即启动了重大气象保障四级应急响应。”敦煌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秦霞说。

仅仅5分钟后,18时58分,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就迅速发布了闭园公告,景区党支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疏散预案,通过广播系统发布应急信息,停止售票检票,并组织安保力量对游客进行紧急疏散。但仍有一些游客试图留在景区拍摄“末日感大片”。

“近万名游客,如果在景区滞留下来,确实存在非常大的风险和隐患,再加上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范围比较大,地形比较复杂,会有很多不可预判的风险。”敦煌市常务副市长付虎说,必须争分夺秒跑赢沙尘暴,全力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主要的几个景区雅丹世界地质公园、玉门关景区、阳关景区,离市区都比较远,很早就开始疏散游客。”付虎说,“沙尘暴天气发生后,我们对剩下的几十名游客进行了妥善安置。”

“当时,整个天色已经变了,呈现黄或黄红,能见度很低。当时有79名游客,还没离开景区,我们就联系敦煌文旅和龙腾山庄,把游客安置进去。一直到21时许,风沙逐步减小,有56名游客要返回市区,便由派出所警车开道,引导到国道上,然后由交警接上返回市区。”敦煌市阳关镇党委书记李建东说。

敦煌市启用了“平急结合·应急支援”志愿服务体系,激活应急响应机制,公安交警、交通运输、辖区镇、社会组织等67个部门单位党组织、218个网格党支部迅速激活,500余名党员干部挺进风沙中心。这场惊心动魄的万人疏散行动,成了检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色的试金石。

“晚上9时许,景区游客全部转移完毕。”黄文明说。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疏散完毕后,我们安排了景区的山地车到山上进行巡查,此后我和大景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又在景区巡查了一遍,确保所有游客全部撤离。”付虎说。

一场危机迅速得到化解。

帮助别人是挺快乐的一件事情

5月3日晚,山西游客郭贝贝撤离景区后,在抖音发布视频。她说:“敦煌是一座非常有爱的城市。虽然遇到了沙尘暴留有遗憾,但心里很暖。敦煌很好,还会再来。”她的作品收到6.6万名网友点赞。

当晚,郭贝贝和朋友在景区东门外找不到车,无助时遇到了正在景区周边巡逻的月牙泉镇综合执法队工作人员张鹏,被护送到景区中门并帮忙打了车,让她非常感动。她和朋友特意在结束瓜州旅程后返回敦煌,为张鹏送上锦旗。

“月牙泉景区分西门、中门和东门,中门和东门距离比较远。打车的地方一般在中门。开始刮沙尘暴以后,气温降下来了,比较冷。巡查过程中,就看见两个小姑娘从东门出来了,我就把她们送到打车的地方,来来回回用了半个小时。还专门交代司机,一定要把她们安全送到酒店。”张鹏说,“发现游客走错了路,我觉得都应该去帮助。”

帮助游客也是来敦煌工作刚满3年的沙州镇南街社区志愿者杜淼的日常。

“5月3日沙尘起来后,社区迅速组织志愿者和执法队员,到敦煌夜市门口及学校周边、东门市场等地进行文明劝导。有些游客在门口着急打车,我们会协助他们。”杜淼说,仅她所在的沙州镇南街社区就配备了39名志愿者,“五一”期间全员全天候驻守各路段开展巡逻,保障游客出行安全并提供服务。

红色网格激活“化学反应”

“2024年万人星空演唱会正式启动以来,月牙泉镇围绕景区的服务保障开展游客疏导劝离和周边环境整治等一些常态化工作。”月牙泉镇党委书记尚增虎说,月牙泉镇因毗邻鸣沙山月牙泉5A级景区,承担了景区周边巡逻、服务保障游客的责任和使命。

尚增虎回顾应急转运游客工作时说,此次游客转运任务得以圆满完成,主要基于两方面因素:首先是预案准备充分。月牙泉镇严格按照敦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组织党员干部对应急预案进行了系统学习,每个点位和区域均安排专人巡查值守,确保周边区域无游客遗漏或走失;其次是干部队伍高度负责,全体人员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半数镇村干部在岗值守,剩余人员在应急响应启动后迅速抵达现场参与保障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镇村干部还自发调动私家车辆支援,以高效接驳和热情服务为游客提供宾至如归的体验。

当日,月牙泉镇49名干部全部出动。包括张鹏在内的6名综合执法队工作人员,平时主要工作是查处违建、监管商贩和噪声、污水等,旅游旺季时就成了游客护卫队员。

这种“平战结合”的网格治理,源于敦煌市近年来构建的“192+N”红色网格体系。该体系将敦煌市划分为192个基础网格,建立网格党支部218个、党小组147个,将1152名专兼职网格员、3500余名志愿者编入网格党组织。

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基层治理的深刻变革。“通过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协调行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应对危机的实际效能。”敦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国伟说。

原本分散的治理要素,在党旗下凝聚成有机整体。

“5月3日18时30分启动全员退票机制后,我们连续工作近10小时,逐张核对购票信息,确保每笔款项按原路返还,共计17306张退票、166.12万元退款。”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客接待部经理李雪雪说。

至此,5月3日沙尘暴遭遇战落幕。

沙尘散去后,忙碌的敦煌人并没有停歇,而是迅速梳理出整改清单:探索成立旅游景区党委,推动构建景区主导、部门单位广泛参与的“大党建”工作格局;硬隔离升级,采购可移动防爆隔离栏;加强口罩等必要物资储备,建强队伍;优化景区道路车辆动线,加强运力储备……敦煌决心把每一次危机都转化为治理能力升级的契机。

5月12日,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东门外的果树林里,青杏已挂满枝头,绿色生态屏障和金色沙山相映成趣。

“欢迎游客到月牙泉镇,尤其是夏天,带上孩子,带上家人,来品尝敦煌最甜的李广杏,来爬鸣沙山,感受不一样的大漠风情。我们一定会做好保障服务工作,让大家放心舒心地在敦煌畅玩。”尚增虎向游客发出诚挚邀请。他告诉记者,在敦煌,每一位党员干部都乐于成为旅游代言人,景区周边每个服务点位都设有党员示范岗,全域旅游“红色保障网”实现24小时响应。

强沙尘天气发生次日,5月4日,万人星空演唱会照常举行,巨幅国旗在鸣沙山缓缓上升,红色光芒闪耀,照见初心,更照亮前路。(酒泉融媒记者 张花 刘铁成 钱霄 白雪)

来源:酒泉日报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