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央视点名的“感统失调”,不要让家长的无知,耽误孩子一生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09:23 1

摘要:感统失调(sensory processing disorder)的全称是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

感统失调的孩子越来越多,在央视的一档新闻节目中,曾特意聊了一下感统失调的话题。


感统失调(sensory processing disorder)的全称是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

有调查显示,中国儿童的感统失调率已达到80%以上。

让人无奈的是,家长已经知道自己的孩子存在感统失调,却认为“没事儿,等孩子长大就好了!”但孩子的成长是有时限的,一旦错过就很难挽回。

一、孩子为什么会感统失调

各位家长,你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夏天来了,有小水塘可以去跟着哥哥姐姐捞小鱼、捉泥鳅,在地里捉虫子摘果子,每天在大自然中无忧无虑的跑来跑去。

但是现在的孩子因为城市化,你想接触自然环境,它是非常困难的。

城市,本来就是一个刺激剥夺的环境,你看小朋友的玩具,在玩具店里面去看玩具,基本上九成都是塑料,你的触觉刺激的种类就少很多了。

现在的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失调,除了家长忙,没时间管理孩子之外,就是你的孩子接触自然的事物太少了。


自然的事物接触带给孩子的是丰富的触觉刺激和视觉刺激以及感官的体验。这些内容是促进孩子感觉系统发育发展和大脑发育非常重要的原材料。

触觉敏感(防卫过当):对外界的刺激适应性弱,仅对固有经验有安全感。怕生、胆怯、不喜欢拥挤、排斥新事物、常陷于孤独、吸手指等;


触觉迟钝(反应不足):反应慢,动作不灵活,缺乏自我意识,我行我素,容易打架等。

......

● 本体觉失调:
书写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劲;
容易因为非智力因素引起学习不良,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沮丧,依赖性强;
学习系鞋带、扣钮扣等精细动作困难,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动作笨拙,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
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等。

......

● 视觉失调:
容易把6和9、b和d、q和p写反、阅读困难,丢字漏字,认字但无法理解、写字困难,或者看一笔写一笔,经常抄错题写错数。

......

● 听觉失调:
常常对巨大的声音没有反应、或者很小的声音也会吸引到注意、经常听漏东西、记不住老师说的话、听而不闻。

......

三、感统失调并不是长大就好了

感统失调不是病,但如果不及时调整,等孩子长大了就晚了!

我们的大脑,更准确的说是“脑神经系统”,大致分为三个区域。

收集来自各个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和体内各部分信息的区域。

负责处理这些信息,做出回应,并储存这些信息的区域。这个区域是我们大脑中最重要的区域,也是头颅中那个叫作“脑”的器官的绝大部分。

一般我们谈到思考、情绪、记忆、性格等时所说的脑,便是这部分。

负责执行大脑做出的决定,传至身体各部分去做出相应的配合行动。

● 大脑三个区域的信息传递方法是:

信息使用电脉冲在神经元中传送,信息到达神经元末梢时,会释放一些生化物(神经递质),另一个神经元用自带的“接收器”(受体),便会接受生化物,然后经过同样的方法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而一个成年人的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往往与10000个以上的其他神经元连接。这就构成非常非常庞大的神经元网络。

当一个生命在母亲体内孕育时,脑纤维组织会在受孕后第23天开始形成,神经元会在怀孕第40天左右出现,并急剧分裂、发展。

在短短的4个月里,神经元的数目会达到2000亿,而最终留下的,只是活动最强的1000亿个神经元。

婴儿出生后,宝宝开始接受更多的外界的刺激,神经元的连接网络迅猛发展。

有时候,其增加速度每秒钟可达30亿个连接点,在8个月时达到最高峰,会有1000万亿个连接点。

达到最高点后,又会淘汰一次,剩下500万亿,这一过程,在孩子12岁左右完成。

此后人一生的神经元连接网络,基本维持在这个数字,即大脑基本发育完全。

而人的感觉统合是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及本体获取信息,经前庭系统过滤后传至大脑各大功能区域,经整合、分析的结果,通过大脑额叶区发出具体思想、语言、行为的过程。

所以,为什么感统失调长大不能自愈?

就是因为感觉统合这个过程是在大脑内完成的,而人的大脑在12岁就基本发育完全,一般不会再变。

超过12岁的孩子感统能力将难以改变。感觉统合是所有学习能力的基础,如果错过关键时期,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感统失调的表现,那就千万不要等待,要及早干预。

来源:育儿之奥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