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从全局考虑和战略高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加强基层检察院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从全局考虑和战略高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加强基层检察院文化建设,不仅是满足检察人员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检察事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司法公信力的战略选择。深入研究和探索基层检察院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检察文化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检察文化的内涵
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在长期法律监督实践活动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体现检察职业特点的核心精神、职业特征、规则制度、行为方式、器物媒介等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
首先,以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为主体的核心精神构成了检察文化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集中反映和具体要求。其次,检察职业特征作为检察职业意志最集中的反映,深刻影响了检察文化的品质。具体则体现为检察机关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参与者、法律监督的承担者,更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公共利益的守望者。再者,包括基本法律、行为管理和礼仪形象在内的规则制度形成了检察文化的规范,是核心价值和职业特征的综合表现,体现了检察机关的整体队伍素质和作为国家机关的法律尊严。此外,检察人员的行为方式是检察文化的最好呈现,包括检察官在内的所有检察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体现着检察人员的水平素质和所在机关的精神风貌。最后,场所设施和媒体平台等器物媒介作为检察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是检察机关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展现检察事业蓬勃发展的阵地舞台。
(二)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凝聚检察力量的精神纽带
检察文化是凝聚检察力量的精神纽带,承载着法律监督的价值共识与历史传承,通过塑造共同的使命愿景、职业精神和团队文化,以文化基因筑牢职业认同,将个体价值与集体使命相熔。正是文化的力量,激发了检察人员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他们在在办理案件和服务群众时,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退缩、不畏惧,始终坚守岗位、忠诚履职,坚守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仰。
2、提升检察公信力的关键因素
司法公信力的根基在于文化浸润下的行为品格,通过检察文化建设可以有力提升检察工作的公信力。在公正、廉洁、专业、为民的检察文化影响下,无论是司法办案还是对外宣传,检察人员始终严格遵循法律程序,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以严谨、专业、公正赢得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信任和尊重,促进社会对法治的信仰和认同。
3、促进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检察文化建设注重培育检察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精神和人文情怀,为队伍专业化发展提供精神滋养。在检察文化建设中,强调专业知识学习和积累,注重培养检察人员的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这种文化氛围激励着检察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工作状态。当“求极致”的工作作风与“止于至善”的文化追求相融合,检察队伍便形成了自我革新的内生动力。
二、基层检察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文化理念认知不足
部分检察人员存在对检察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够深刻的现象,一方面存在重业务轻文化的现象。基层检察机关办案任务繁重,认为文化建设是“软指标”,不如办案业绩等“硬任务”直接重要,导致在文化建设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存在检察文化万能论的论调,将检察文化抬得过高,过度渲染其重要意义,使得文化建设出于悬浮状态,不能落在实处。
(二)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检察文化的精神内核应当是法律监督职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然而当前检察文化内涵却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整合。一方面,对于明德慎罚、法平如水等传统司法智慧和本地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的挖掘探索不够,另一方面,对于自身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文化精神的理论提炼存在欠缺,这就导致了无法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文化活动是检察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基层检察院的文体活动形式相对单一,创新性与吸引力不足,缺乏与检察业务紧密结合、富有创新性和教育意义的文化活动形式。这种单一的活动模式难以满足检察人员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也不利于深度传播检察文化理念,限制了文化建设在提升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基层检察院加强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强化文化理念教育,提升思想认识
将检察文化建设纳入检察人员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深入解读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内涵,使检察人员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检察事业发展的深远意义。引导检察人员树立“文化兴检”的理念,将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形成全员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将文化建设的每一拳都实实在在打在业务提升的关键点上,让文化建设切实行走在务实与高效的轨道之上。
(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汲取经验养分
对于传统司法智慧与本地文化特色挖掘不足的现状,需结合基层检察院的职能定位和地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本地具有代表性的法治故事、民俗风情,深入历史卷宗与地方志,通过对传统司法理念的现代价值进行反复研读与深度剖析,从而做到与新时代检察文化的核心理念相融共促。同时,面对自身发展历程中经验教训与文化精神提炼不足的问题,可同步记录下检察工作的点滴故事与经验教训,并从中提炼出忠诚、担当、公正等精神内核,将其融入到检察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三)创新文化活动形式,激发参与热情
突破传统文体活动局限,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检察文化活动。可通过检察业务知识竞赛、模拟法庭辩论赛、优秀法律文书评选等活动,将文化建设与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有机结合,以赛促学、以学促干,在提升业务能力的同时传播检察文化理念;鼓励检察人员进行摄像、摄影、微电影创作,用文字和镜头记录检察工作中的感人故事和法治瞬间,展现检察人员的精神风貌和职业情怀;组织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走进检察院,增进社会各界对检察文化的了解和支持,拓宽检察文化传播渠道。
检察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对于推动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采取有效策略加强文化建设,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文化形式,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励人,为基层检察工作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为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进程贡献更优质的基层检察力量。
供稿:山阳县人民检察院
作者:黎萍
编辑:许沥心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
来源:陕西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