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获省市级荣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0:31 1

摘要:谢小红深耕护理事业26载,专注危重症及伤口造口、淋巴水肿专科领域,兼具丰富临床经验与管理能力。开创区域多项专科建设先河:率先开设医院首个护理专科门诊,年处理疑难伤口千余例;2023年成功创建花都区首个广州市级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并首创区域淋巴水肿综合

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

第四届“岭南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

第四届“南粤好护士”

2025年“广州好护士”

评选结果公布

我区共有12名护理工作者受表彰

为她们点赞!

谢小红

第四届岭南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

2025年“广州好护士”

花都区人民医院手术科护士长、主任护师

谢小红深耕护理事业26载,专注危重症及伤口造口、淋巴水肿专科领域,兼具丰富临床经验与管理能力。开创区域多项专科建设先河:率先开设医院首个护理专科门诊,年处理疑难伤口千余例;2023年成功创建花都区首个广州市级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并首创区域淋巴水肿综合治疗技术及专科门诊,吸引多地患者跨区就诊。个人年均接诊超5000人次,带领团队实现门诊量连续两年106%增长,2024年突破1万人次。

主导创建医疗集团联合病房,开展多学科会诊20余次,构建区域特色护理专科体系。主持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7项,培训学员超千人,担任省级护理学会授课专家及案例查房主审50余场。2024年获广东省“伤口造口专科名医护士工作室”及2025年广东省“伤口造口专科名医护士团队工作室”,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和增强影响力,充分展现新时代护理工作者的专业高度与奉献精神。

高芳

第四届岭南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

花都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护师

高芳以临床经验为根基,以质量管理为纽带,始终践行“生命至上”的信念,将危重患者管理中的精准思维注入护理质控,建立“问题追踪-数据监测-流程优化”的标准化质控体系,用数据驱动管理转型,让品质成为护佑生命的长效承诺。担任三甲复审护理组联络员期间,她精心组织了多轮专项培训与协调会议,深入研习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的实施细则,牵头完成了56项护理制度的修订与优化工作,通过完善制度与规范流程,为医院的护理质量筑牢根基。作为国际护士协会领导力变革培训师,她将管理创新深度融入学科建设。近五年来,主持省市级继教项目6项,有力推动区域重症护理同质化发展。同时担任广州市医师协会护理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6项学术职务,构建起“技术攻关-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闭环管理体系。

曾连有

第四届岭南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

花都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护士长

曾连有从事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等工作33年,是广东省首届中医专科护士,长期担任长护险评估专家,精通内科常见病、老年慢性病的全周期护理及并发症预防。作为中医科护士长,她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协助医师制定科室及全院常用协定处方,如用于预防静脉血栓的防栓方,因“简便廉验”效果显著,深受患方及医护的肯定并在全院推广使用。带领团队推出“线上中医居家健康宣教”,在单平台点击量超10万次。在中医护理门诊及中医特色病房设计“辨证施护-技术干预-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患者满意度达96%以上。她首次在院内引入火龙罐、督脉灸、自血疗法等10余项特色技术,填补院内中医外治技术空白。主导“中医护理技术全院推广计划”,带领内、外、妇、儿科等近20个病区开展技术,实现中医适宜技术覆盖率100%。

林燕群

第四届岭南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林燕群深耕临床护理工作20余年,具有独立的解决护理疑难问题能力,历任神经外科护理组长、肾病科护士长、神经内科护士长和烧伤科护士长,具有丰富的临床及护理管理经验。在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她致力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如PDCA循环、根本原因分析等,对护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主持并参与了多项护理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0余篇,发明实用新型专利6项。同时担任广东省护理学会安全与质量改善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市县医院分会常委和协会广州市护理学会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学术任职,并通过义诊、继续教育项目等各种形式推广中医护理技术,扩大中医护理技术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

杜曼莉

第四届岭南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

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

护理部主任

杜曼莉凭借多年深耕于护理实践的丰富经验,深刻认识到提高医疗护理的效率和安全对于患者的康复及医院的运作至关重要。共获得8项国家专利,其中包括6项实用新型和2项外观设计专利,覆盖了广泛的护理领域。包括产妇多功能外敷康复衣、临产胎方位时钟转盘表等,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与舒适的护理体验。此外,她在著作编著、课题研究、学科引领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均表现出色。发表六篇学术论文,覆盖医疗服务提升、伦理和护理教育等多方面。其中,《基于患者视角的粗糙集理论在公立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中的应用》荣获广州护理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参与编写多部专业著作,主持多项课题研究,提升了跨学科合作能力。多次受邀在国内外会议上分享经验,传播前沿理念。

李晓灿

第四届岭南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

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松园院区

门急诊护理组长、主管护师

李晓灿自入职以来,始终扎根临床一线,作为门急诊护理技术带头人,牵头推广“静脉留置针在门急诊患儿输液中的应用”,面对家属对新技术接受度参差不齐的难题,通过精准沟通,详细讲解留置针安全性、便捷性及护理要点,消除家属疑虑,同时带领团队优化操作流程,患儿输液依从性显著提高,门急诊输液满意度从85%跃升至98%,真正实现“一针护全程,温情减病痛”。在儿科急诊预检分诊高风险岗位,她独创“倾听-共情-方案”三步调解法,所有投诉均实现“现场化解零升级”,未发生一例医疗纠纷,成为医院投诉处理的“金字招牌”。主导开展“改善服务用语,提高服务意识”专项提升行动,牵头修订《门急诊优质护理服务规范用语手册》,并组织情景模拟培训20余场,护理团队服务用语规范化率达100%。

杨若雅

第四届岭南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

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

产房护士长

杨若雅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长期担任产房护士长,负责科室的质控管理和培训工作。她围绕国家及院部工作重心,加强护理管理,提升护理服务标准化,注重个性化护理服务,提高产妇满意度。通过助产士门诊和“一对一”责任制陪产制度,提供个性化分娩计划,确保母婴平安,孕产妇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5%以上。她建立产房风险防控体系,识别和评估护理风险,制定防控措施,确保医疗安全。制定产房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护士应急处理能力。在科研、教学、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发表多篇论文,开展新技术项目。带领团队取得多项成果,包括开展“一对一”责任制陪产、助产士门诊、自由体位分娩等。团队获得多项荣誉,包括广州市优秀护理集体、广东省助产士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等。

凌晨

第四届“南粤好护士”

花都区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

凌晨长期在花都区人民医院肾病学科从事临床护理、腹透门诊随访及护理科研工作,将国际先进的护理理念与基层实际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一名护理骨干,她始终秉持“于临床发掘科研,以科研服务临床,创新惠及患者”的理念,在护理科研、健康科普、疫情防控等多个领域有突出表现。主持广东省科研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6项(总经费34.5万元),近6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论文5篇,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原创科普视频《尿毒症不用怕,腹膜透析来帮忙》获2023年广东省“南方健康科普大赛视频类优秀奖”,惠及广大腹膜透析患者。带领团队宣贯“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获2024年广东省科技政策宣贯直通车大赛一等奖,获“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科普类)”立项,被评为“科技政策宣传达人”。

卢绮妮

第四届“南粤好护士”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烧伤与创面修复科、肛肠科护士长

卢绮妮深耕临床一线工作30载,始终致力于传统医学与现代护理学的创新融合。她热衷积极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专注于耳穴技术研究与实践,通过耳穴疗法缓解患者睡眠、腰膝疼痛等问题,善于对患者进行八纲辨证+耳穴结合气血理论指导,采用耳部刮痧以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调畅气血。她在学术领域也成绩斐然,承担带教指导护士、实习生、进修生,开展细致的中医技能实操示范与讲解,助力提升护士的中医知识和技能水平。积极参与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向周边基层医院及护理同行讲解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中医护理技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梁丽勤

第四届“南粤好护士”

花都区花东镇北兴卫生院护理部主任

梁丽勤在长达二十七年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坚守临床护理岗位,以创新的服务理念和专业的护理技能,为患者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妇产科领域,积极倡导并实践“五心”服务理念,即以爱心进行宣教、耐心倾听患者需求、细心观察病情、贴心提供照护以及暖心进行回访,显著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她还不断钻研新技术,带领团队成功实施助产技术革新,推广“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分娩”项目,有效减轻产妇分娩痛苦,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自2022年担任护理部主任后,她以专科护理技术为核心,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推动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和精细化转型,通过外派进修、技术引进和团队培养等措施,成功建立PICC置管、糖尿病健康教育、伤口造口等专科护理团队,显著提升了护理团队的专业水平。

01

黄燕

2025年“广州好护士”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脑病科一区护士长

黄燕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1年,善于神经重症护理、中医护理、管道护理、教育护理。她深耕神经内科及重症监护领域,熟练掌握脑卒中、脑出血、帕金森等神经系统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技术,尤其擅长早期康复介入及并发症预防。她指导开展雷火灸新技术工作,熟练掌握杵针、皮内针等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应用雷火灸技术改善患者卒中后疲劳症状,并获得区级课题1项《叙事护理联合雷火灸头部摆阵疗法在中青年卒中后疲劳的干预研究》。她善于总结临床经验,开拓创新,牵头修订《新入职护士层级培训实施手册》等9本层级培训方案制度,建立“理论授课-技能实训-临床考核-反馈改进”四维闭环管理体系。参与省级课题2项、主持及参与区级课题3项,发表护理论文2篇,获国家专利2项。

严晶

2025年“广州好护士”

花都爱尔眼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

严晶具有21年临床工作经验,在手术护理中通过术前环境动态监测、术中器械精准管理、术后感染闭环追踪等举措,将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降至0.15%。她注重临床实践与教学融合,在花都区人民医院工作期间首创“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手术室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多学科协作模拟培训,培养专科护士38名,其中12人成长为三级医院护理骨干。支援方舱期间,创新构建“战地移动课堂”,利用方舱缓冲区开展防护服穿脱“盲操训练”16场,确保支援队伍“零感染”。在花都爱尔眼科医院,她积极参加并组织开展《七步洗手法》《心肺复苏》等培训课程。撰写的论文《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负性情绪的影响》将临床实践转化为科研成果,提出“心理干预-感控强化-家属协同”三位一体护理模式,使患者焦虑评分降低40%,切口感染率下降22%,为围术期护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