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汽车产业的变革浪潮中,辅助驾驶技术正迅速崛起,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从技术层面的持续突破,到市场的积极响应,再到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辅助驾驶展现出了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当今汽车产业的变革浪潮中,辅助驾驶技术正迅速崛起,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从技术层面的持续突破,到市场的积极响应,再到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辅助驾驶展现出了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创新是辅助驾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前,多传感器融合已成为主流趋势。激光雷达成本近年来呈断崖式下降,逐渐成为辅助驾驶系统的关键传感器。其卓越的感知能力,即使在黑夜、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也能精准识别前方的行人、车辆以及细微障碍物,为车辆行驶提供可靠的环境感知。
与此同时,AI 大模型的深度融入,让辅助驾驶系统的决策能力大幅提升。以往面对复杂路况,如车辆加塞、道路施工等,系统容易出现判断失误或反应迟缓,但随着 AI 大模型的学习与优化,如今的辅助驾驶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样,快速分析复杂路况,并规划出最佳行驶路线。以特斯拉为例,其通过数十亿真实世界数据样本对视觉处理方案搭配端到端神经网络架构进行训练,实现了多场景下更安全的智能辅助驾驶。
在国内,地平线基于第三代 BPU 纳什架构推出的征程 6E/M 芯片,通过软硬协同创新,在提升算力的同时优化计算效率,为辅助驾驶提供了高性能与成本竞争力兼具的解决方案。其中,征程 6E 凭借 80TOPS 算力,Transformer 计算效率较上代产品提升 10 倍,可适配 4D 毫米波雷达与 800 万像素传感器融合方案;征程 6M 则在 128TOPS 算力下,通过算法与硬件的深度协同设计,实现计算性能与功耗的大幅优化,并支持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模态传感器融合,确保在复杂场景下的感知可靠性 。
从市场动态来看,新能源车企在辅助驾驶领域的投入与竞争异常激烈。头部车企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并积极与科技巨头开展跨界合作。数据显示,2024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 47.6%,而 L2 级辅助驾驶技术搭载率突破 65%,智能化正逐步取代电动化,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
地平线等入股辅助驾驶系统研发商易航智能。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易航远智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德清金投鼎清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德清县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181.3万人民币增至约206.7万人民币。官网显示,易航智能专注于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全栈自主研发,主营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ADAS、NOA、FSD)、域控制器、摄像头模组、驾驶算法与软件等产品,致力于为车企提供全级别辅助驾驶量产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辅助驾驶技术正加速向 10 万 - 20 万元的主流市场渗透。众多头部车企纷纷推行 “智驾平权” 战略,让原本仅在高端车型上配备的辅助驾驶功能逐渐走入大众消费市场。此外,越来越多的城市开放自动驾驶测试路段,北京、上海等地的街头已能看到无人驾驶出租车穿梭,共享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进程正不断加快。
产业政策方面,也为辅助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22 年 3 月 1 日,《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正式实施,明确了辅助驾驶在自动驾驶自动化分级中的级别与规范,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标准依据 。2025 年 4 月 21 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倡议企业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规范营销宣传行为、切实履行告知义务,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这些政策举措,为辅助驾驶技术的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展望未来,辅助驾驶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与应用。例如,在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的融合方面,车辆或许能够通过对驾驶者日程安排、手机搜索记录等信息的分析,提前规划最优路线,并在检测到驾驶者疲劳时,自动调整座椅按摩强度、播放提神音乐,甚至调节香氛系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然而,技术的发展也伴随着诸多挑战,如大量行车数据的安全保障、复杂场景下系统的可靠性等问题,都需要行业内各方共同努力攻克。但总体而言,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以及产业政策的多重推动下,辅助驾驶技术正朝着更安全、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方向大步迈进,必将深刻改变未来的出行方式 。
来源:如意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