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这座城市正以金融为笔,以绿色为底,在新征程上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279.3亿元,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4和0.7个百分点。
千年蜀道展新颜,金融活水润山城。
素有“川北门户、蜀道咽喉”美誉的广元,自古扼守秦陇入蜀要冲,商贾辐辏于古蜀道与嘉陵江畔,千年商脉在此见证,南北货通的辉煌由此绵延。
如今,这座城市正以金融为笔,以绿色为底,在新征程上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279.3亿元,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4和0.7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市各项贷款余额1734.33亿元,同比增长13.82%,全市各项存款余额2670.12亿元,同比增长9.09%,金融成为推动广元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引擎。
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
走进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铝产业生产线上机器轰鸣,运输车辆川流不息。作为“中国绿色铝都”,广元积极构建铝锭贸易中心供应链金融应用场景,制定《加快铝基新材料产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金融支持铝基新材料企业低碳转型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政策,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2024年,铝基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419亿元,同比增长30%;61.5万吨电解铝产能、160万吨再生铝产能、超200万吨铝加工能力的背后,是全省首个铝期货交割库、5亿元铝产业发展基金、8亿元小微债和193亿元信贷资金的有力支撑。
金融赋能的效果在更多领域逐步显现:近3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向铝基新材料、硅基新材料、能源化工、现代物流等15个重点产业提供融资支持730亿元。
从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发电、通威光伏硅材料制造项目到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122个省市重点项目获得授信634亿元,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已然形成。
资本市场是资金输入实体经济的关键渠道,活跃资本市场能够提高市场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广元出台“支持企业上市十条措施”“企业上市五年‘蝶变’行动计划”,组建企业上市服务工作专班,定期走访拟上市重点企业并召开困难问题会商会,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
广元企业正以崭新姿态拥抱资本市场。目前,全市有港交所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企业8家,拟上市重点企业15家。落户全省首个铝期货指定交割仓库。设立规模为10亿元的市级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组建5亿元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和3亿元乡村振兴基金,已投资项目2个、重点推进项目5个,储备投资项目70个。
暖心服务传递金融温度
“从求贷无门到服务上门,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金融服务的温度。”这是我市众多小微企业主由衷的感叹。2024年,全省首家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在这里落地生根,帮助2359户企业实现“首贷”的突破,15亿元工业应急转贷资金似雪中送炭,为企业纾困解难。8支“融资难融资贵攻坚克难小分队”深入园区企业,累计助企获贷42亿元、协调续贷16亿元、节约融资成本近5千万元。
在广元,金融创新服务亮点纷呈:在全省率先实现“天府信用通—广融通”平台与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以信用信息为企业融资增信,累计实现融资504亿元;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市科技贷款增速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广元财政金融直播间”线上宣讲,让金融宣传更广覆盖,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05.5亿元,同比增长16.1%;近3年,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118个基点,普惠金融的阳光温暖着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
近年来,广元在全国率先启动整市建设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金融服务“三农”的步伐愈发稳健。剑阁县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试点,建立全省首个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设立乡村振兴“政银担保企户”六方分险基金,示范区建设经验多次在全省交流推广。
广元还大力开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一行(司)帮一县”行动,选派54名金融干部担任乡村振兴“金融助理”,创新“活体抵押智慧畜牧贷”“肉牛羊产业链贷款”“能繁母牛保险”“土鸡价格指数保险”等特色金融产品,涉农产业“金融链长”制入选四川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并在省内复制推广。与四川金控共同组建四川苍溪托底帮扶股权投资基金并完成首笔投资,成为省内首个托底性帮扶基金投放项目。
绿色金融守护生态底色
“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长程十万树。”剑阁县翠云廊古柏是世界上迄今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长、数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被誉为“蜀道奇观”和“森林活化石”。
如今,古柏披上了保险“外衣”。2023年,我市为翠云廊古柏定制古树名木险,翠云廊的7803株古树有了风险保障,保障范围涵盖因遭受雷击、暴雨、泥石流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024年进一步完善了保险条款,对古树名木的等级划分、保险金额、赔付标准等均进行了调整。
绿色,是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广元是全省首批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市之一,在全国率先建立绿色信贷指标模拟交易制度,在四川环交所建立“绿蓉融”平台广元专区,培育绿色支行5家。
在推进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广元开展企业“碳账户”试点,建立企业碳账户107个,发放碳账户挂钩贷款8亿元。发放全国首个进出口银行—欧投行气候变化框架绿色水利转贷项目9000万元、全省首笔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和法人银行碳足迹挂钩贷款,落地全省首单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创新绿色金融产品30余个,近3年绿色贷款余额年均增速超40%。
作为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保险在有效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市现有中央财政补贴农业保险险种8个,地方财政补贴农业保险险种25个。近3年,累计实现农险保费收入7.83亿元,提供风险保障370亿元,赔付5.01亿元。与此同时,创新“元惠保”“元家保”等专属普惠保险,“防贫保”构建“政府出资设立重大疾病保障基金+保险机构保险理赔”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安全生产责任险、食品安全责任险等各类责任保险。
勇立金融潮头,广元以开放胸襟擘画发展新蓝图。未来,这座有着千年历史底蕴的城市,将继续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建设区域性绿色金融高地,全力打造全省金融服务标杆城市,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兰宜谦
编辑:石雪芹 校对:何沂薇
责编:张长春 编委:杨俸润
来源:广元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