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夏的蒙阴县常路镇西高都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会”在村民王大爷家的小院里举行。镇村干部、网格员和十几位村民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村头水渠修缮的难题。王大爷感慨的说“以前有问题得跑镇里,现在干部主动上门,当场定方案、给答复,心里踏实!”这是常路镇践行“
初夏的蒙阴县常路镇西高都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会”在村民王大爷家的小院里举行。镇村干部、网格员和十几位村民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村头水渠修缮的难题。王大爷感慨的说“以前有问题得跑镇里,现在干部主动上门,当场定方案、给答复,心里踏实!”这是常路镇践行“三个一”工作法 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常路镇创新实施“一线走访察民情、一线督访抓落实、一线化解纾民忧”的“三个一”工作法,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打实为群众做好服务,架起干群“连心桥”,真正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线走访:脚步丈量民情 搭建干群“连心桥”
“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进群众家全是办法。”常路镇党委书记张鹏的这句话,正是“三个一”工作法的核心理念。
镇党委将全镇划分为218个网格,建立“干部包村、党员联户、网格覆盖”责任体系,干部每周至少一天沉入网格,手持《民情日记本》,记录群众“急难愁盼”。今年以来,已累计走访群众1.2万户,收集问题建议870余条,形成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6大类问题的“民情地图”。
针对白天村民忙于农事的实际,镇干部创新推出“夜谈会”制度。傍晚时分,村委会大院里亮起灯,干部与村民围坐一圈,就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等议题展开讨论。山泉官庄村村民老冯在夜谈会上反映村内路灯损坏问题,次日镇乡建办便组织检修,72盏路灯重新点亮。“没想到随口一提的小事,干部这么上心!”老李的感慨引发村民共鸣。
一线督访:闭环管理抓落实 打造服务“快车道”
每周一召开专门会议调度各类诉求办理情况,这是该镇建立的“问题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全链条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常路镇对走访发现的问题,实行“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动态管理。镇党委每周通报一次问题办理进展情况,对超期未办结事项约谈提醒相关责任人。每月根据问题办结率、群众满意度等指标评选先进村居,每季度开展一次评价活动,群众对问题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打分,去年有3个站所获评“群众满意窗口”。 东三庄村赵传功接过食品经营许可证,激动地握着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手说:“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专门跑来一趟,送证上门,真是太暖心了!”该镇帮办代办窗口是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一个重要窗口,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理念,全面开展帮办代办服务,解决辖区内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
“送证上门”服务,主要是打破传统办证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办事往返次数,让群众办事不跑冤枉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一线化解:多元共治筑和谐 绘就乡村“同心圆
推出“联合调解团—万事有解”矛盾化解新路径,建立“网格调解员—村调解委员会—镇综治中心—司法联动”四级调解机制,由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会同专职调解员、村干部等组成“联合调解团”,通过“情、理、法”融合调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去年成功化解土地承包、邻里纠纷等矛盾 起,诉讼案件同比下降 。
该镇还在各村组建了一支由“德高望”、老党员、老干部等组成的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发挥他们熟悉村情民情的优势,通过拉家常、讲政策、讲法律和提供法律援助等方式,梳理收集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隐患,化解矛盾纠纷,用道德和人情的力量来团结群众,用好家风带动好民风。
去年5月份,麻峪村头发花白的老刘和其老伴来到村委情绪激动的说“你们得给我做主,我们老两口太苦了”。村干部连忙让他们坐下,安抚情绪,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原来这两位老人是因家庭琐事和儿子儿媳(小刘)发生口角,儿子儿媳一怒之下将荆棘条堆放在老两口家门口,导致老人无法外出,并对老人言语辱骂。老人恳请村里和镇政府给解决问题。村干部及时把该矛盾纠纷上报党委政府。党委政府在了解此次矛盾纠纷的基本情况后,组织司法所、综治中心、网格员到当事人家中进行调解。工作人员在耐心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诉说后,调解人员通过“情、理、法”对双方进行了沟通疏导,苦口婆心地劝解小刘夫妇两人。对小刘夫妇说“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敬重长辈,是中华美德,你们现在也是当公公婆婆的人了,也有老的一天,你们希望你的儿子儿媳也这样对待你们吗?不是得给下一代做个好榜样吗?”小刘夫妇听后,认识到到错误,并立即将堆放在门口的荆棘条挪走,向父母承认错误,表示以后会好好孝敬父母。两位老人听后,脸上漏出了笑容,原谅了孩子。
实施“三个一”工作法以来,常路镇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信访总量下降56%,12345热线诉求量减少17%,警情量下降32%;干部作风明显转变。
下一步,常路镇将继续深化“三个一”工作法内涵,探索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新路径,让“干部多跑腿、群众少烦心”成为常态。
来源:蒙阴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