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书下“矿”:千亿营收的智能煤矿,如何管理每日400场班前会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4 11:52 1

摘要:位于山西吕梁市的山西鹏飞集团是山西第一大民企,也是年营收超千亿、核心业务以煤炭、焦炭、化工等流程制造为主的重工业型企业,员工超过2.5万人,旗下的20座煤矿分布在吕梁、长治、晋城等诸地。

位于山西吕梁市的山西鹏飞集团是山西第一大民企,也是年营收超千亿、核心业务以煤炭、焦炭、化工等流程制造为主的重工业型企业,员工超过2.5万人,旗下的20座煤矿分布在吕梁、长治、晋城等诸地。

自2019年开始,一方面是跨地区业务协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是响应工信部“两化融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号召,鹏飞集团逐步开始信息化、数字化转型,ERP、RPA、BI、以及数据中台、协同办公软件等逐步上线实施。

经过约6个年头,鹏飞集团信息化、数字化渐入佳境,对数字化工具的需求场景也越来越精细。

2024年年初,从互联网大厂离职归乡的李怀志正赶上了这家山西头部民企的数智化大潮。

班前会,怎么开?

李怀志入职的部门是鹏飞集团数智中心,负责相关的人力板块业务数字化工作。虽然鹏飞集团早在2019年就上线了ERP系统以及OA协同办公系统,但这些系统却无法满足集团现阶段的人力管理及跨区域协同办公需求。其中,矿工下矿前必须要开的班前会,正是鹏飞集团人力管理的一大痛点。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班前会某种程度上是煤矿安全的“生命线”。工班长需要在下矿前,对矿工进行风险预警与信息同步,比如根据前一日生产数据和最新勘测报告,向全员同步当天的安全隐患点(如瓦斯浓度异常区域、顶板松动等),确保每位矿工对作业环境有清晰认知 。此外,还需要进行标准化流程强化,比如反复强调安全帽佩戴、设备操作规范等细节,降低人为失误概率等等。

而为了确保工班长将安全信息传达到位,班组长或者更高层级的领导需要在现场督查,并完成会议要点的纸质记录。正如上文提到,鹏飞集团下属煤矿20余座,蓝领矿工15000多人,班前会规模每天400场左右。由于每个煤矿相隔较远,班前会的线下巡查极为耗费人力,效率不高。

再加上,由于一线员工在井下不能携带手机,因此无法实时获取会议纪要和安全信息,这增加了检查的难度和复杂性。

一套什么样的系统才能够解决痛点,提升班前会的管理效率?

对于已经采购过ERP、OA协同办公等管理软件的鹏飞集团来说,解决上述问题实际上需要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采购一套类似企业门户的新系统,付出新成本在所难免。

经过一轮调研之后,鹏飞集团认为如果能够实现蓝领矿工的现代化管理,鹏飞集团愿意为新系统买单。

2024年8月,鹏飞集团宣布旗下员工集体“迁”入新的组织入口“鹏飞智翼App”。据钛媒体App了解,鹏飞智翼由飞书定制而成,主要使用的功能,是飞书多维表格和飞书People。

现在结合鹏飞智翼,鹏飞集团给每场会议装了CT机,班前会实时接入系统。管理人员使用多维表格,可以看到进行中的会议、未开始的会议以及已结束的会议。此外,通过多维表格中的会议链接,管理层也可以直接入会,无需线下到场也能参会。会后,原来需要人工审查的班前会,现在根据会议纪要,多维表格中的AI将自动判断会议合格程度。系统上线后,会议达标率从70%跃升至95%。

数据中枢,企业门户的B面

开好班前会,是鹏飞集团利用协同办公工具解决的人力管理痛点之一。但放在鹏飞集团的数字化战略中,鹏飞智翼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则是承担数据中枢功能的“企业门户”:

即随着公司业务逐渐壮大,集团类公司需要解决ERP、BI等跨平台数据的协同流转问题,企业门户作为统一入口需要能够承接大批量数据的输入。这是原来的信息化系统如何“迭代”都很难超越的功能定位。

“原来走个OA审批可能至少需要一天,但是现在审批流程基本是实时的。”这是李怀志新系统上线后的最大体感。同时,企业门户中的“公司圈”也让他可以查看同事发表的动态,这是传统企业办公无法展现的企业文化。

不过,这些都只是企业门户最易被看到的A面。随着集团数字化顶层设计的深入,鹏飞智翼的B面也逐渐在鹏飞集团的蓝领管理中展露头角,即不仅能够帮助实现跨平台数据的调用和共享,通过多维表格,鹏飞智翼作为企业门户也参与到了一线矿工井下作业的三维数据采集工作。

在煤矿企业中,落地应用“智能仿三维”是判断煤矿智能化的关键:智能仿三维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采煤机、液压支架等设备的三维动态模拟,能够在作业规范监测、环境安全监控、环境数据采集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实时监测高危行为及环境异常,降低煤矿事故概率(尤其针对井下高危场景)。

而除了井下作业环境安装的摄像头等设备,矿工所带手环所产生的数据也是智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数据源。据李怀志透露,蓝领旷工手环中的异常数据也将进行自动上传与预警推送。同时,根据鹏飞智翼中飞书提供的接口,智能仿三维的环境数据将通过接口上传至ERP、BI系统,并生成代办审批流,管理人员可在移动端实时处理。

在当今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下,鹏飞集团正在着手借助多维表格,对矿工手环采集到的体征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构建起一套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当矿工的心率、血氧等关键指标一旦超过预先设定的安全阈值,系统便会迅速自动触发预警机制,并同步生成应急预案,为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

2024年,工信部联合国家能源局等8部委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到2035年实现各类煤矿全面智能化,构建多系统集成的智能感知与决策体系 。

与此同时,依据国家能源局《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管理办法》的严格要求,系统自动生成的设备巡检记录与人员操作日志,已整合形成标准化的数据资产包。这些数据资产包可直接对接省级煤矿安全监管平台,全面满足合规性审查要求,确保煤矿运营始终处于合法合规的轨道之上。

对于鹏飞集团来说,在煤矿智能化评判体系中,"智能仿三维"技术通过数字孪生实现采煤设备动态模拟,可实时监测作业规范与环境数据。鹏飞智翼依托多维表格构建的数据中枢,正在打通井下传感器网络与地面指挥系统,为矿工配备永不疲倦的"AI安全员",将事故预防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预警。

这场始于办公协同的数字化转型,正悄然重塑百年煤矿业的管理基因。当AI教练深入千米矿井,传统重工业在数字浪潮中焕发新生——这或许正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秦聪慧)

来源:钛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