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达川区渡市镇强化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了青花椒、蜜柚、绿色大米等多元化产业格局,为乡村振兴添势赋能。连日来,渡市镇全力开展水稻栽插以及特色产业管护,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近年来,达川区渡市镇强化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了青花椒、蜜柚、绿色大米等多元化产业格局,为乡村振兴添势赋能。连日来,渡市镇全力开展水稻栽插以及特色产业管护,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低基坪村购置组件农机服务队。
“目前水稻栽插已完成65%,预计全年水稻种植面积将达15000亩。”渡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孙胜介绍,今年以来,为保障春耕春播,渡市镇累计开展农资质检3次,完成农机检修275台次,发放种子3400斤、化肥7吨,全方位护航春耕有序开展。目前,渡市镇配备7台大中型农业机械,构建起耕种收一体化作业体系,从传统日耕1亩到农机日耕30亩,耕作效率跨越式提升。同时,渡市镇还培育了1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500余户农户提供耕、种、防、收全环节托管服务,年服务面积超1万亩。通过机械化推广,全镇农机化率已达86%。
高均坪村村民栽插水稻。
眼下,渡市镇水口庙村的800亩青花椒层峦叠翠,长势正好。该村青花椒亩产1200斤,年产值可达160万元。低基坪村千亩柚园里,柚花如雪缀满枝头,果农忙碌于果树间进行疏花。通过品质提升、链条延伸、市场开拓三方面持续发力,低基坪村推动蜜柚产业升级,成为富民强村新引擎。高均坪村则依托生态优势,打造“高基坪大米”品牌,以“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2000余户种植5000亩稻田,年产稻谷2500吨,户均增收800元。“高基坪大米是达川区首个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村上现在还建成了30吨级自动化加工车间,构建了‘产+销’全产业链,让稻谷身价倍增。”高均坪村党总支书记郭云介绍。
据统计,当前渡市镇春播总面积近30000亩,其中玉米、大豆分别完成12000亩、8000亩。多种特色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勾勒出乡村振兴的产业新图景。
来源:花花的农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