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次赴京参与国家重大庆祝活动!这位新上海人把“气球”玩出新高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2:23 1

摘要:在何将斌的微信朋友圈,置顶着好几组照片,那是他带领团队在北京参与国家重大庆祝活动气球放飞环节的场景。“每每看着五颜六色气球衬托下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会禁不住热泪盈眶,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自豪。”何将斌说。

摘要:在很多人眼里,或许只是一个玩具,但在像何将斌这样的气球艺术设计师的手里,它们意味着无限的可能。

在何将斌的微信朋友圈,置顶着好几组照片,那是他带领团队在北京参与国家重大庆祝活动气球放飞环节的场景。“每每看着五颜六色气球衬托下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会禁不住热泪盈眶,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自豪。”何将斌说。

何将斌团队设计的巨龙气球艺术作品。受访者供图

气球,在很多人眼里,或许只是一个玩具,但在像何将斌这样的艺术气球设计师的手里,它们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根据图案,他们可以定制出大型的巨龙、醒狮,也能化为模特身上的气球礼服……那是一种对职业的热爱,而且爱得深沉。

误打误撞进入艺术气球行业

“进入艺术气球行业纯属误打误撞,没想到竟会成为自己深爱的职业。”看着手机相册中一件件自己精心打造的作品,从业12年的何将斌眼中依然放着光。

1989年出生的何将斌来自福建,从小和父母生活在上海。2012年大学毕业后,父亲希望他继承家里的建材生意,但是他始终没有兴趣。

2013年,在和父母僵持了七八个月后,一位从事“气球派对”生意的亲戚和他说,“你可以到我的公司来看看,你大学学的是艺术设计,也许会有兴趣。”

当时,何将斌的亲戚为“婚庆喜寿”“假日庆典”等做气球氛围布置,生意做得风风火火。来到公司没多久,何将斌很快就在这一行“上了手”,成为了团队中的核心。

“渐渐地发现,这一行入行门槛很低,但如果要把气球装置变成艺术作品,需要更多的设计和构思,但在当时,设计做得好的公司很少。”何将斌透露,2013年底,他离开了亲戚的公司,并在来年开创了自己的企业。

公司刚起步时,每天上网寻找潜在客户,打电话自荐几乎成了生活的全部。从生日宴会布置到公司庆典,无论生意大小,只要一个电话,他就马不停蹄地赶往现场设计布置,忙不过来时,还拉上弟弟帮忙。弟弟在他的“蛊惑”下,也从家族企业“叛逃”,成了他最得力的伙伴。

20米高的巨型圣诞树。受访者供图

努力加上全身心投入,他在业内很快崭露头角。2014年底,海南一家免税店慕名找到他们,希望做一个吸人眼球的气球开业庆典装置。“那是一棵高20米的圣诞树,前期的设计和选材准备花了2个星期的时间,然后,我带着20人的团队,用了3天的时间,最终完成了由4万个气球搭建而成的超级圣诞树。”而这个作品,被世界纪录协会认定为世界上最高气球圣诞树。

那些经历让他终身难忘

从业10多年来,何将斌带领着团队几乎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打造了上千个让人赏心悦目的气球艺术品。

然而对他说来,最骄傲的莫过于从2014年庆祝新中国65周年华诞活动,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到2024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庆典活动,每一次的国家重大庆祝活动,他作为气球放飞技术指导,都没有缺席。

五次经历,让他记忆最深刻的,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作为庆祝大会最后压轴的环节,需要10万只气球腾空而起,形成一道色彩斑斓的气球幕墙,宛如腾飞的巨龙,将最壮观的色彩描绘在蓝天上。

何将斌告诉记者,当时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指导志愿者如何给气球充气、控制气球大小、扎系气球、掌握球嘴的松紧,掌握放飞的要领。

志愿在进行气球充气、绑扎强化训练。受访者供图

“大家在电视上观看放飞气球的环节好像很简单,其实没有那么容易。”10万只气球统一尺寸,按照大会流程安排,充气绑扎时间仅有90分钟,为严格控制气球的大小及其完成时间,必须每个气球充装氦气后均为指定的26厘米。为此,还专门用纸箱制作了一个气球测量器。“在封闭的纸箱挖一个直径26厘米的圆洞,气球刚好能放在圆洞内便是合格的尺寸。”

气球往天上飞,飞到高处视觉上不明显,为啥还要严格控制气球的大小呢?何将斌解释称,之所以严格控制气球的大小,主要是因为大小一致的气球升空速度相同,才能形成气球球幕的效果。反复试验后证明,用球的大小控制在直径26厘米,最大误差不超过5毫米,才会形成最佳状态。

“气球放飞的场面只有几十秒,但打气、捆扎、进笼、放飞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纰漏,有的环节时间控制需要按秒计算。”何将斌表示,在正式放飞前,400多名志愿者使用了180多万个气球,进行强化训练。每天,两个人一组,一人给气球充气,控制气球大小,一人负责绑扎气球,重复着同一件事。“起初,志愿者们10秒钟打不好一个气球,到最后,10秒钟内完成2个以上气球的充气和打结。”

10万个五色斑斓的气球腾空而起。受访者供图

“当庆祝大会临近尾声,激昂的乐曲响起,10万个五色斑斓的气球腾空而起,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我禁不住泪流满面,那种发自内心的骄傲,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何将斌说。

用心打造“奇迹之星”品牌

“和国外相比,中国的艺术气球产业起步较晚,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只有同行间相互交流和互相学习,才能更好地提升技艺水平。”何将斌表示,从2017年起,他们和志同道合的同行发起了中国气球艺术大赛和气球艺术交流会,大家定期在一起切磋交流,让参与的每一个人都受益匪浅。

何将斌的作品,受访者供图

去年6月,另一件让他耿耿于怀很长时间的事,终于得到了释怀。他在江苏泗洪合伙开办了一个气球制造企业,商标名称叫“奇迹之星”。

“中国是乳胶生产大国,普通气球比比皆是,但每次需要高质量气球时,只能从国外进口,价格高且不论,有时报关时间一长,就会耽误整个流程。”何将斌告诉记者,目前“奇迹之星”气球产品已经推向市场,并小批量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外市场,“之所以取名‘奇迹之星’,就是要表达这是中国之星、中国的匠心。我们希望打造一个高性价比的气球品牌,目前产品价格为国外同类产品的四分之一。”

接受完采访,何将斌又匆匆赶往江苏的工厂。次日,针对市场反馈,他约了技术专家一起商讨优化气球的配料和工艺等。“给我一点时间,相信一定会做出一个代表中国制造水平的气球品牌。”

为了中国这颗“星”,何将斌说,自己会心怀“匠心”永远坚持,一路走下去。

匠人心语

——用心就能做好每一件事

记者:在很多人看来,气球只是一个玩具,从业十多年,你如何理解匠心?

何将斌:其实,我们很多人从事的都是一个普通工作,然而当你真的沉下心来去做好一件事,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就像做艺术气球,刚开始几年,还没有现在这么强大的设计软件,很多时候需要人工去画、去计算,非常繁琐,一个环节也不能出错。当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屏住一口气,回头再看会感觉收获很多。

记者:除了你说的坚持外,如果想做一名优秀的艺术气球设计师,还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何将斌:气球造型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如在气球艺术造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气球制造、储存运输、填充气体成分及注意事项、气球造型赏析,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等;专业技能方面需要掌握气球设计软件、行业ERP软件、营销软件等。

记者:目前创立的“奇迹之星”品牌,推进过程符合你的预期吗?

何将斌:总体推进过程还比较顺利,我也是一边学习一边在干。对于我来说,产品的生产和艺术装置的设计是不同的领域,但是既然选择了去干,那我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干好,我们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有完整的产业链,我对自己打造的这个品牌很有信心,也相信一定会有市场。希望有一天,这个品牌在国际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头图为2021年何将斌在北京做气球放飞指导。受访者供图

来源:劳动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