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篇幅报道!莆田深挖本地资源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清风正气润人心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13:03 1

摘要:建设廉洁文化阵地、开展“关键少数”警示教育、赋能乡村文旅……近年来,福建省莆田市纪委监委以“全周期管理”理念,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工程,通过深挖本地特色文化、分层分类施教、激活乡村廉韵,不断增强廉洁文化的吸引

5月13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求实”版

报道了莆田深挖本地资源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

↓ ↓

建设廉洁文化阵地、开展“关键少数”警示教育、赋能乡村文旅……近年来,福建省莆田市纪委监委以“全周期管理”理念,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工程,通过深挖本地特色文化、分层分类施教、激活乡村廉韵,不断增强廉洁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持续营造清风正气润人心的良好氛围。

莆田市纪委监委立足本地“御史文化”资源优势,精心打造莆阳御史文化馆,引导党员干部涵养清正廉洁的政治品德。图为5月9日,该市纪委监委驻市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组织党员干部参观莆阳御史文化馆。(吴震 摄)

深挖本地特色资源

厚植廉洁根基

“咚咚锵,咚咚锵……”“五一”假期,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一场热闹非凡的莆仙廉政小戏火热开场。台下人头攒动,男女老少早早搬来小板凳,抢占最佳观看位置,满心期待这场文化盛宴。

当天上演的廉政小戏《御史江春霖》,讲述了清代御史江春霖反腐惩贪,兴修水利、赈济灾民的故事。

莆田素享“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历代进士多达2482名,其中担任御史者就有246名,是远近闻名的“御史之乡”。近年来,莆田市积极探索廉政教育新路径,将御史文化与本土特色莆仙戏深度融合,创作出一系列廉政戏曲。这些戏曲以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极具莆仙特色的表演形式,将廉洁理念润物无声地传递给观众。

莆田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文旅局,推动优秀莆仙戏剧目《陈文龙》巡回展演,该剧斩获全省优秀剧目一等奖。剧目《蔡襄》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项目,其同名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图为莆仙戏剧目《陈文龙》参加2024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巡演活动、“文艺倡廉”莆田市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莆田御史文化底蕴深厚、深入人心,莆仙戏又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廉戏融合,既能让党员干部与群众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进一步丰富廉洁教育形式,拓展廉洁教育内涵。”莆田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为了让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更好地发挥教化人心的作用,莆田市纪委监委精心打造莆阳御史文化馆,该馆包含“孕育”“风骨”“传承”三大篇章,全景展现莆阳千年廉脉,引导党员干部涵养清正廉洁的政治品德,弘扬崇廉拒腐的新风正气。

莆田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建设一批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具有莆田特色的廉洁文化阵地,我们立足地方地域特色,打破市县区两级、区区同级的壁垒,通过上下同步、协同联动,持续深化‘一区一品’廉洁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推动廉洁文化优质服务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良好局面。”

仙游县开展“清清木兰溪”全国名家廉洁文化采风写生活动,把本土历史遗迹、革命先烈、清廉官吏等廉洁和红色元素融入创作,打造“清风仙游”品牌。涵江区融合廉洁文化基地与历史文化名村、乡村治理示范村、红色革命遗址,依托红廉文化和人文景观,打造清风示范带。秀屿区以“清廉秀屿”建设为抓手,整合红色资源,创建清廉单元,打造特色廉洁文化“微阵地”。这些生动实践,正是莆田市廉洁文化服务创新的鲜活注脚。

分层分类施教

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近日,城厢区纪委监委组织了一场警示教育活动,召集区直各部门、镇街“一把手”81人,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滑向深渊》。

影片结束后,城厢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姚剑雄感触颇深:“曾经的熟人成为警示片中的‘案中人’,现身说法直击心灵,既让我为他们的堕落感到惋惜,更让我时刻警醒自己。”

城厢区纪委监委以区住建局原局长黄某违纪违法案件为蓝本,制作廉政警示教育片,警醒“关键少数”廉洁自律,引以为戒。

秀屿区纪委监委坚持分级分类精准施教,注重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通过面对面现场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被告人“现身说法”,为旁听党员干部敲响廉洁自律的警钟。图为该区纪委监委组织党员干部现场旁听庭审。(郑汗尔 摄)

近年来,莆田市纪委监委巧用身边案例,打造警示“教材”。针对本地“关键少数”违纪违法案件,筛选典型案例,还原违纪违法人员从思想滑坡到最终犯罪的全过程,剖析问题根源。在此基础上,制作《正风肃纪在身边》等警示教育片,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以真实案例触动心灵,引导“关键少数”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莆田市纪委监委坚持因人而异、精准施教。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依据党员干部的成长经历和岗位特点,选择适配的教育内容,解决警示教育针对性和感染力不足的问题。”

莆田市纪委监委联合共青团市委等开设《“青”廉说》栏目,定期在市广播电视台、“壶兰清风”视频号播出,通过邀请勤廉典型讲述身边廉洁故事,引导年轻干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莆田市纪委监委联合多部门开设《“青” 廉说》电视栏目,引导年轻干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图为5月7日,该市城厢区纪委监委组织青年干部学习观看《“青”廉说》栏目。(林朱平 摄)

秀屿区东庄镇干部朱雨轩观看节目后表示:“参与节目录制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作为一名青年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汲取廉洁力量,始终保持清廉底色。”

此外,莆田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分类施教原则,筛选新近案、身边案,编印《全市警示教育案例》,拍摄《2024年莆田市反腐警示录》等警示教育片,揭示案件本质,引导党员干部反思警醒。

为提升警示教育实效,莆田市纪委监委不断创新教育形式:联合市委党校开展“清风进课堂”活动,将纪律处分条例、廉洁文化纳入党校必修课程,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开展沉浸式教学;涵江区组建纪法宣教“小分队”,深入基层,围绕乡村振兴、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案例巡回宣讲;荔城区开设纪法宣教“巡回影视课堂”,将典型案例制成图文视频,在各单位、街镇巡回播放;城厢区推出警示教育“监管·一线课堂”,对一线监管人员开展现场教学,增强教育针对性。

从紧盯“关键少数”压实责任,到聚焦年轻干部护航成长,再到融合新媒体创新教育方式,莆田市纪委监委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搭建实践平台等方式,扎实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激活乡村廉韵

扩大廉洁文化影响力

在荔城区拱辰街道东阳村通礼祠广场,10对新人身着传统服饰,与600余位村民共同定格下一张特殊的“亲人照”。快门声中,镌刻着“孝廉传家”的家训牌匾与新人幸福的笑容交相辉映。

日前,荔城区2025年传承家风家训暨集体婚礼仪式,在东阳村通礼祠广场隆重举行。

东阳村是福建省首批传统村落,素有“进士村”的美誉,明清两代走出了11名进士、28名举人,现存15处明清古建筑群。通礼祠内“祖孙父子兄弟叔侄进士”的牌匾、御史第的雕花窗棂,都在无声诉说着“崇孝悌、重廉耻”的家风传承。

图为莆田市荔城区2025年传承家风家训暨集体婚礼仪式现场。

近年来,莆田市积极探索廉洁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创新“以文化人、以廉兴业”发展模式,赋能乡村振兴。深入挖掘蔡襄、江春霖等历史名人的廉洁事迹与家风家训,打造成沉浸式廉洁教育基地。通过场景复原、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参观者在回溯历史中感悟廉洁精神,使传统廉洁文化“活起来”。围绕“廉”“景”相融的理念,找准二者的结合点与着力点,因地制宜、点面结合,借助“廉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为推动廉洁文化融入乡村生活,莆田市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文化场景。在仙游县,依托蔡襄文化园举办“清风讲堂”“家训诵读”等活动,将廉洁教育与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相结合;城厢区华亭镇园头村则把龚茂良御史故事融入村规民约,村民自发成立“清风志愿服务队”,在非遗技艺展示、农产品展销中传递廉洁理念;荔城区以国家历史名城古街为载体,组织“廉洁家风故事会”“古厝廉韵”主题研学,吸引大批游客与学生群体参与。

为扩大廉洁文化影响力,莆田市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整合各县区文化资源,推出“御史风骨”“家风传承”等主题文化线路。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利用短视频平台、直播等新媒体手段,讲好廉洁故事,传播乡村新貌。

莆田市纪委监委充分挖掘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中蕴含的廉洁元素。图为近日,该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组织党员干部参观闽中司令部纪念园。(曾思钦 摄)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莆田市已有5个乡镇、56个村入选省级发展示范名单;在农村建设品质提升行动中,26项重点任务、33个任务指标顺利推进,完成投资15.5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33.94%。

“我们正以守正创新的精神,谱写新时代廉洁文化新篇章。”莆田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文以化人、廉以润人、德以育人”的实践,让廉洁文化如春风化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让更多村落在廉洁清风的吹拂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