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3日,中国乒协一纸公告引爆乒坛:乒超联赛赛程从“闪电战”升级为横跨半年的四阶段“马拉松”,总天数达16天,总决赛定档12月26日。这是新任乒协主席王励勤上任后的“第一板暴冲”,目标直指国乒商业化与本土人才培养的“双轨突围”。
2025年5月13日,中国乒协一纸公告引爆乒坛:乒超联赛赛程从“闪电战”升级为横跨半年的四阶段“马拉松”,总天数达16天,总决赛定档12月26日。这是新任乒协主席王励勤上任后的“第一板暴冲”,目标直指国乒商业化与本土人才培养的“双轨突围”。
改革亮点速览:
赛程拉长:6月、7月、8月分三阶段常规赛,12月总决赛,总时长翻倍。
城市巡演: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竞标承办,复制NBA地域粘性。
青训绑定:俱乐部需配备18-22岁年轻球员,青训成效纳入考核。
外援开放:奥恰洛夫、早田张本美和或加盟,提升联赛竞争力。
樊振东回归成焦点!6月6日首秀引爆期待自巴黎奥运后,樊振东因膝伤暂别国际赛场,但其复出呼声从未停歇。2025乒超首阶段(6月6日-10日),这位“新科大满贯”得主将代表上海地产集团出战,球迷直呼:“超级全满贯的赛场统治力终于要重现了!”。
樊振东的“双重使命”:
救市效应:其回归或带动乒超票房逆袭,缓解刘国梁时代WTT赛事“吸金”挤压本土联赛的困境。
传帮带新人:与林诗栋、蒯曼等新星同场竞技,加速新生代成长。
1. 赛制“去碎片化”
往日乒超“10天速战”的鸡肋模式被终结,多阶段赛程+延长周期,让联赛成为真正的“人才孵化器”。日本T联赛(8个月)和德甲模式成为对标对象,目标打造“中国版欧冠”。
2. 商业重构:票价值得吗?
分赛区运营:北方、南方四大赛区降低票价压力,提升球迷观赛体验。
周边经济:俱乐部主题周边、球星见面会策划,试图打破“企业冠名+土味海报”的土味标签。
3. 国际赛事“战略收缩”
2025年乒超与WTT赛事时间冲突高达7次(如7月美国大满贯vs乒超二阶段),王励勤明确:“去WTT化”并非抵制国际赛,而是优先保障国内联赛与奥运备战平衡。
4. 青训反哺国家队
俱乐部需为年轻球员提供稳定参赛机会,减少“省队球员无球可打”的困境。2024年17岁蒯曼斩获乒超MVP的案例,证明本土新星潜力无限。
从刘国梁的“WTT全球化”到王励勤的“本土深耕”,国乒正经历战略转向。2025乒超联赛不仅是赛程的延长,更是一场关于“举国体制”与“职业化”的博弈。若成功,球迷将迎来“每月追更”的乒超盛宴;若失败,或许我们再也听不到“我是中国乒乓球队员”的铿锵宣言。你对乒超怎么看?
6月6日,期待樊振东能否打响乒超“第一枪”?
巴黎奥运乒乓球精彩集锦
观看2025乒乓球直播 回放方式如下:
来源:侃体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