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土豪,要砸7万台充电桩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4 12:33 1

摘要:当地时间2025年5月8日,阿联酋阿布扎比交通局下属机构Abu Dhabi Mobility宣布,将在400个战略点位新建1000台电动汽车充电桩,覆盖酒店、购物中心及交通枢纽。

作者 / 莫 莉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柴文静


当地时间2025年5月8日,阿联酋阿布扎比交通局下属机构Abu Dhabi Mobility宣布,将在400个战略点位新建1000台电动汽车充电桩,覆盖酒店、购物中心及交通枢纽。


这一耗资未公开但规模空前的基建计划,标志着这座石油之城向“电动绿洲”转型的关键一步。


与此同时,中国车企正以每月超7万辆的速度向中东出口电动车——2024年上半年,中国对中东汽车出口量达42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19.6%,首次超越欧洲成为最大出口目的地。


当沙漠的烈日炙烤着阿布扎比的公路,一场能源革命正在充电桩的矩阵中悄然展开。

01
阿布扎比的电动化闪电战


阿布扎比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首都,也是阿布扎比酋长国的首府,作为全球人均GDP超12万美元的石油之都,阿布扎比酋长国坐拥全球6%的原油储量。这座用50年时间将沙漠变为黄金城的能源巨人,如今正经历第二次基因重组。


而这一大都市即将迎来改变。这次,阿布扎比的充电网络扩张绝非偶然。


阿布扎比综合交通中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阿布扎比电动汽车注册量突破了1.5万辆,较去年同期激增60%。


这一增速的背后,是阿布扎比2022年明确的政策蓝图,计划到2040年实现全国50%车辆电动化的目标,政策涵盖车辆购置、电力供应、定价机制及充电设施等电动汽车全产业链环节。


根据这次的计划,将在阿布扎比岛(Abu Dhabi Island)、艾因地区(Al Ain)和扎夫拉地区(Al Dhafra)的400个场所部署充电桩,所有充电站将统一使用“Charge AD”品牌运营。


Abu Dhabi Mobility虽未披露具体投资金额,但明确表示“已通过公私合营(PPP)模式指定多家运营商”,这些运营商将负责阿布扎比全域充电桩的供应、安装、运营及维护工作。


新落地的1000台充电桩被赋予战略意义。


其充电费率为交流电每千瓦时0.70迪拉姆(约合人民币1.37元),直流电每千瓦时1.20迪拉姆(约合人民币2.35元),较迪拜低30%以上,形成价格洼地效应。


此外,据透露,未来还可能通过合作模式,在购物中心、酒店等其它公共场所增设充电设施,但目前尚未有具体实施方案确认。


这背后有一个默认的“生存法则”,那便是技术适配沙漠。


在平均气温45℃的阿布扎比,充电桩需通过严苛测试。充电桩通过阿联酋标准化与计量局(ESMA)认证,散热系统可在55℃环境温度下维持40℃工作状态,充电枪插拔寿命达1.2万次,而行业平均为5000次。


这些参数背后,是供应商的技术攻坚——为阿布扎比定制了“沙漠版”液冷超充桩,开发出光伏顶棚一体化充电站,利用日均8小时的日照实现30%电力自给。


“这不是简单的数量竞赛,而是生态重构。”阿布扎比综合交通中心代理局长Abdulla Hamed Al Ghfeli博士表示。


Abdulla Hamed Al Ghfeli表示:“我们认为,建立统一且覆盖广泛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是推广电动汽车应用、构建更智能可持续社区的重要举措。此举将助力阿布扎比实现减排增效的未来愿景。”


根据规划,到2030年该市充电桩将扩容至7万台,并同步推进“光储充一体化”和车辆到电网技术,使电动车成为移动储能单元。

02
中东电动化浪潮:中国车企的“降维打击”


如今,中东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交通能源变局。


据了解,沙特“2030愿景”(Vision 2030)要求首都利雅得2030年电动车渗透率达30%,阿曼计划到2040年削减34%交通碳排放,而阿联酋更承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政策红利催生庞大市场,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2024年中东电动车市场规模将达76.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


中国车企嗅到了“石油资本”转向的机遇。


岚图汽车今年5月在阿联酋举行品牌发布会,正式进军中东市场,岚图阿布扎比旗舰店正式开业;小鹏汽车与阿联酋Ali & Sons集团合作,G9车型上市首月即登顶中东高端电动SUV销量榜;蔚来汽车官方宣布阿联酋阿布扎比的蔚来中心启幕,标志着中东与北非地区的首家蔚来中心投入运营……


这种“高举高打”的策略成效显著。根据以色列汽车进口商协会的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在以色列市场的销量持续攀升,累计销量达到46137辆,占市场总销量的68.69%。


有网友调侃称,“中国车企不是已经在中东,就是在奔赴中东的路上。”


今年上海车展还吸引了不少来自沙特阿拉伯的观众观展,现场开启“买买买”的扫货模式。


这种热度背后有数据的证明。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对中东地区的乘用车出口量达到42.0万辆,同比增长46.2%,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19.6%。中东成为上半年中国汽车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而根据纽约一家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分析,未来几年,中东和非洲(MEA)地区行驶的中国制造汽车数量预计将增长三倍,其市场份额到2030年预计将增长至34%,较2024年仅10%的占比大幅跃升。


该报告补充指出:“2024年俄罗斯和中东地区合计占中国产汽车出口总量的35%,这是首次实现对欧洲和北美地区出口总量的超越。”



出口数量高的背后,是车企“沙漠特供车”的转向。


中东市场的特殊性迫使中国车企重构产品逻辑。岚图FREE底盘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还有100毫米的可调空气悬架,在沙漠跑也不颠;比亚迪给电池装了“超级散热系统”;极氪的密封件能防细沙侵入,空调升级到“急速制冷模式”,室外50℃的车厢里3分钟就能降到25℃。


更重要的还有“价格真香”定律。当然,这不仅只有低价,更有高价的车型。


在迪拜,一辆红旗E-HS9的防弹版能卖到800万人民币,但比起动辄千万的劳斯莱斯,中东土豪们直呼“划算”。


低价更是能打。奇瑞瑞虎7在中东的售价折合人民币才15万,却标配了360度全景影像和自动泊车,比同价位的日系车多了十多项配置。


那么,未来,谁将主宰“后石油时代”的交通霸权?


这次阿布扎比的千座充电桩,恰似中东能源转型的缩影。当沙特主权基金PIF斥资106亿美元入股Lucid Motors,当阿联酋ADNOC石油公司向新奥集团每年供应百万吨LNG用于电动车补能,传统能源巨头已躬身入局。


对中国车企而言,这场战役远未结束。


他们不仅要应对欧洲车企的反扑,还需破解本土化生产难题——目前中东销售的中国电动车中,仅12%为当地组装,其余仍需承受较高的关税成本。


但无论如何,阿布扎比的充电桩矩阵已为中国品牌打开一扇门:这里不仅是1.4万亿中东汽车市场的入口,更是辐射欧洲、非洲的跳板。

来源:轩辕商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