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十米跳台世界杯搞了个新花样,把预赛、半决赛和决赛全塞在同一天。 上午九点开跳,下午两点接着来,晚上七点决胜负。 这安排别说运动员,换成别人早扛不住了。 全红婵这次银牌拿得憋屈,但真不怪她。
【赛程规则大改,选手遭罪? 】
最近十米跳台世界杯搞了个新花样,把预赛、半决赛和决赛全塞在同一天。 上午九点开跳,下午两点接着来,晚上七点决胜负。 这安排别说运动员,换成别人早扛不住了。 全红婵这次银牌拿得憋屈,但真不怪她。
【铁人三项式赛制】
三个赛程连着来,每场间隔不到五小时。 运动员得在跳水池、理疗室和称重台之间来回折腾。 陈芋汐的教练组算过,每场比赛要完成6次试跳,算上热身和调整,相当于八小时里要做18次高空翻转。 这种强度,男选手都吃不消。
【体重争议真相】
总有人盯着全红婵体重说事,其实她体脂率一直控制在12%以下。 陈若琳教练早说过,现在训练重点在核心肌群耐力。 小姑娘自己更狠,训练量加了30%,午饭只吃拳头大的藜麦饭团,饿得眼冒金星还在练压水花。
【数据不会说谎】
看过技术统计的都知道,全红婵决赛最后两跳难度系数3.4的动作,完成分比预赛还高0.3。 问题出在半决赛那个207C,体力透支导致入水角度偏差2度。 这要放在以前分开比的赛制,完全有时间调整回来。
【老将新兵差异】
陈芋汐能顶住确实厉害,她这些年练的就是节奏控制。 但别忘了她比全红婵大两岁,经历过完整发育期。 现在这赛制摆明欺负刚过生长期的选手,东京奥运周期可没这么玩人的。
【观众眼睛雪亮】
热搜榜前五全是心疼全妹的,点赞最高的评论是:"看她在休息室啃全麦面包,我都想给她点奶茶了。 "这届观众懂行,知道三场比赛间隔短意味着什么——相当于让马拉松选手连跑三个半马。
【未来还有戏】
全红婵自己倒看得开,赛后采访说:"现在输得起,将来才赢得痛快。 "行家都注意到,她最近在偷偷练409C这个男子动作。 等巴黎奥运周期体能储备到位,说不定能给世界个惊喜。
【赛制改革争议】
国际泳联这次改规则说是要增加观赏性,可把预赛和决赛放同一天,电视转播收视率反而跌了15%。 赞助商都在嘀咕,真把运动员累伤了,下届谁还来玩?
【强者自有出路】
现在队里给全红婵配了运动营养专家,专门盯着赛后30分钟黄金恢复期。 据说新研制的电解质饮料能提升20%体力恢复速度。 下次再碰上这种魔鬼赛程,说不定能看到更生猛的表现。
全妹那句"敢赢敢输"不是场面话。 去年队内测试赛连输七场,她照样加练到半夜。 这种狠劲在的,巴黎奥运领奖台迟早要还她个公道。 咱们观众要做的,就是少点瞎操心,多点耐心等好戏。
来源:小憨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