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所扎根于首都的百年名校,不仅是国家战略人才的培养高地,更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顶尖的学科实力,持续引领中国人文社科发展的方向。
作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顶尖学府”,中国人民大学以“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之名享誉海内外。
这所扎根于首都的百年名校,不仅是国家战略人才的培养高地,更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顶尖的学科实力,持续引领中国人文社科发展的方向。
今天,咱们就从办学层次、历史传承、综合排名及学科优势四大维度,来看一下中国人大的硬核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人文社科领域的权威,是和华五处于同一档的存在。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人大聚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创新与拔尖人才培养,被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延安的陕北公学,后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等阶段,于1950年由党中央直接命名组建。
人大的开端可谓无比辉煌,建校之初,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出席开学典礼。
80余年来,人大培养了超过30万名优秀毕业生,其中包括数百位省部级领导干部、学术大师和行业领军者,书写了“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育人传奇。
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位列全国第17位,校友会排名第12位,其中人文社科类学科实力常年稳居全国前三。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其发展研究、社会科学与管理学科进入全球前100;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法学、经济学等15个学科获评A+。
作为中国高校智库影响力排行榜的“十连冠”,人大始终是国家政策制定的重要智囊库。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人大斩获9个A+学科,成为人文社科领域的“现象级”存在:
A+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A学科:哲学、政治学
A-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双一流建设学科(14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中共党史、国际政治、文艺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农业经济管理、档案学
从延安窑洞到首都学术高地,中国人民大学用80余年推动了我国人文社科教育的快速发展。
人大不仅是经济学家的“黄埔军校”、法学家成长的“第一课堂”,更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国家重镇”。
手握9个A+学科的王牌配置,背靠14个双一流学科的超强矩阵,人大以其无可替代的学术地位,持续为人文社科的发展注入思想动力。选择人大,无疑是选择与时代脉搏共振的学术人生!
来源: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