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近两年AIGC变革驱动AI基础设施景气度提升,同时对数据中心内外互联提出更高性价比要求,硅光模块在短期可以解决传统光模块缺芯问题;长期看来,其低成本、低功耗、高集成度优势有望显现,规模化效应凸显,渗透率逐步提升。建议关注硅光模块产业链相关企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近两年AIGC变革驱动AI基础设施景气度提升,同时对数据中心内外互联提出更高性价比要求,硅光模块在短期可以解决传统光模块缺芯问题;长期看来,其低成本、低功耗、高集成度优势有望显现,规模化效应凸显,渗透率逐步提升。建议关注硅光模块产业链相关企业。
国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硅光模块是基于硅光子技术的新一代光通信模块,低成本、低功耗、高集成度是其优势。
(1)硅光模块以硅光技术为核心,将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耦合器、光波导、复用/解复用器件等光子芯片都集成在硅光芯片上,再与DSP/TIA/DRIVER等电芯片一起封装,组成硅光模块。硅基材料的高集成度及兼容CMOS工艺赋予了硅光模块更低成本、更高集成度、更低功耗的特性。
(2)硅光模块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数据中心通信和电信网络通信,与传统光模块场景相似。近两年AIGC变革驱动数据中心互联对光通信提出更高性价比方案,硅光模块受益发展。未来硅光技术在数通领域将逐步演进向光电共封装(CPO/OIO)、光交换(OCS)等领域发展。根据Yole预测,硅光模块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3亿美元,过去5年CAGR达45%;对应硅光模块销量近1800万只。
硅是理想的光电子集成平台,硅基材料与化合物材料结合(如Photonics-SOI绝缘体上硅材料平台)有望充分发挥产品性能与平衡成本。
(1)Ⅲ-Ⅴ族材料如磷化铟InP是高性能激光器的核心材料,因为这类材料是直接带隙材料,具备高发光效率。(2)锗Ge是光电探测器的首选材料,具备优异的光吸收特性,同时在硅基底上外延生长技术成熟。
(3)铌酸锂调制器电光效应强(3dB带宽达108GHz),优于传统的基于InP/GeSi的电吸收调制;薄膜铌酸锂体积更小,结合MRM微环调制更小的结构,适合集成在硅光平台SOI上,有望应用在3.2T速率时代。(4)氮化硅SiN适用于光波导、耦合器、分光器、复用/解复用器等,材料主要优势是超低的波导损耗和高功率耐受性。
(5)未来硅光芯片异质集成可充分发挥硅基材料成熟的工艺及化合物材料优异的光学特性,远期硅光芯片PIC和电芯片EIC有望封装在一起。(6)硅光模块在性价比优势下渗透率有望提升,相关CW光源、薄膜铌酸锂调制器、硅光模块厂商有望受益行业发展。硅光模块使用CW光源替代传统光模块的EML等激光器、节省了温控器件TEC、优化了光模块结构件/PCB用料等,成本节省约20%,功耗优化近40%。
硅光模块上游产业链包括芯片设计与代工、器件供应、模块制造等。
硅光芯片方面Intel、Acacia、Luxtera、Coherent、Lumentum等是行业领军者,代工主要由Global Foundries、Tower Semiconductor等完成。我国也在硅光模块全产业链布局,芯片方面国产替代空间大。
标的方面:模块:中际旭创(300308.SZ)、新易盛(300502.SZ)、光迅科技(002281.SZ)、华工科技(000988.SZ)、德科立(688205.SH)等;光器件/光芯片:天孚通信(300394.SZ)、源杰科技(688498.SH)、仕佳光子(688313.SH)、长光华芯(688048.SH)、光库科技(300620.SZ)等。
风险提示:AI发展及投资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新技术发展引起产业链变迁。
来源:智通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