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西周:姬昌他老爹季历,究竟是谦谦君子还是天降猛男?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3:56 1

摘要:季历跟他老爹古公亶父一样,都是品德高尚,善良仁义的人,因此周边的诸侯都很尊重、顺从他。也就是说在太史公的心中,季历是个以德服人的谦谦君子。

上篇文章我们讲了太伯让国的故事,话说亶父最终把周君之位传给了三儿子季历,这季历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姬昌的亲爹。

关于季历的一生,《史记·周本纪》是这么说的:公季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诸侯顺之。

季历跟他老爹古公亶父一样,都是品德高尚,善良仁义的人,因此周边的诸侯都很尊重、顺从他。也就是说在太史公的心中,季历是个以德服人的谦谦君子。

然而在《竹书纪年》中,季历却被描述成了喜欢开疆拓土、四处征伐的猛男,那么究竟哪个才是真实的季历呢?在探究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

话说在西晋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期间,有个叫“不准”的盗墓贼盗掘了一个战国时期魏国的大墓,把墓里的青铜器洗劫一空,这个盗墓贼不久就被官府给抓了,供出了这个大墓的位置。

当地官府立刻派人前去侦查墓穴的情况,结果官兵到那一看,额滴娘耶,墓穴已经被翻了个底朝天了,里面散落着很多竹片,竹片上还歪歪扭扭写了很多文字。

司马炎得知情况后,立刻派专家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荀勗(xù)、束皙等人将这些竹片上的文字收集归纳,将其上的文字转化为隶书,共得七十五卷。

其中有十多卷是纪年体史书,因为写在竹书上,被后来的整理者称作《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上面的内容写于战国时代,躲过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比司马迁的史记还早两百年,其上记载的内容很多都颠覆了传统史书的说法,但相较传统史书比较阴暗,因此受到了儒家的抵制,不过还是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焚书

可惜这么重要的史料却在宋朝时期失传了,直到明朝嘉靖年间才又有零星的《竹书纪年》出现,学者们在研读了其上的内容后,认为这本竹书纪年不是西晋时期的原稿,而是“历史爱好者”收集各种资料后写的“伪竹书纪年”,这本竹书纪年后来被称为《今本竹书纪年》。

到了清朝,一些学者为了还原西晋的《竹书纪年》,又广泛搜集各种古书,去伪存真,编成了一部新的竹书纪年,这本书后来被称为《古本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天降猛男季历

《竹书纪年》上的季历和《史记·周本纪》上的季历简直就像是两个人,《竹书纪年》上的季历简直就是西北小霸王,看谁不服就收拾谁。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季历继位后第三年就灭了邻居程国;第九年打服了义渠国,俘虏了义渠君;第十三年朝见商王武乙被赐玉赏马;第十四年替商王朝讨伐鬼戎,俘虏鬼戎首领;然后在商王文丁时期,季历又接连率兵攻打了“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始乎之戎”、“翳徒之戎”,被商王册封为牧师,一时间风光无限。

有人说西北出了这么个猛人,商王为什么不加以遏制,反而给他封官进爵,助长他的兵威呢?

其实不是商王不想收拾季历,而是暂时不能收拾他。按照《简说西周史》的说法,商王武乙、文丁在位期间,商王朝正忙着跟“方”和“召方”两个强敌作战,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遏制周人的扩张。

商王一寻思,季历既然还尊我为天下共主,还没公然与大商敌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如封他个官,先稳住他,就这样季历继续在商王眼皮子底下开疆拓土,越来越无法无天,出现了“诸侯顺之”的场面。

猛男?君子?

那有人要问了,两本史书记载的季历形象完全不同,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季历?

在我看来季历应当是同时具备以上两个特点的。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季历是个只知道对外征伐的无道暴君,那恐怕不会形成“诸侯顺之”的场面。

但说季历只是个“以德服人”的翩翩君子,那恐怕也不对。因为人类社会说到底还是要遵从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

古公亶父怎么样?仁义的名声声名远播,但最后还不是被实力强大的犬戎赶出了家园?别说上古时代了,隋末唐初的窦建德怎么样?够仁义吧?遇到武力强悍的李世民还是得俯首称臣。现在的东大怎么样?乐善好施,够仁义吧!但在咱们航母、五代机、六代机出来之前,哪个国家服你?你看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程度已经相当高了,还是摆脱不了弱肉强食,更何况那时候呢?

综上,我认为季历是个既仁政爱民,又武德充沛的人。太史公只写其仁德,不知道是当时关于季历武德的资料太匮乏,还是为了顺应“潮流”故意舍弃了其“猛男”的设定,我就不得而知了。

季历之死

季历能文能武,按理说百年之后把周君之位传给姬昌,姬昌接着开疆拓土,最后灭了大商是最理想的结局。但往往事与愿违,《竹书纪年》记载西北小霸王季历最终被商王文丁囚禁致死。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季历在战胜戎狄之后,带着敌首就去商王那请功,结果直接被商王扣下了,再也没能回到岐山。

那商王文丁为何突然变脸了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季历的势力太大了,扩展的太快了,都打到山西了,再打就要到河南了,这还能不收拾你?

季历能文能武,仁义又凶悍,为什么成不了气候?因为他在政治上还是太稚嫩了。李世民在外能打得各反王哭爹喊娘,在内还能发动玄武门之变打得俩兄弟哭爹喊娘。赵匡胤能发动陈桥兵变,也能杯酒释兵权。朱元璋能打鄱阳湖水战,又能把功臣屠戮殆尽。凡是古今有作为的帝王,哪个不是又能打又有心眼的?季历跟他们比还是差点意思,所以难以寿终正寝。

陈桥兵变

季历死后姬昌如何应对?是举兵复仇?还是韬光养晦?姬昌又为何要祭拜害死季历的商王文丁?我们下篇文章接着讲。

来源:小润颖讲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