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公社时期,在老家听公社广播员广播,周大姐安莉的结束语“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被同院爱说“详水儿话”(玩笑话;挖苦话)的人将其谐音为“今天的节目‘罩子笼里’结束”;或者再加上“是该睏瞌睡了”。
人民公社时期,在老家听公社广播员广播,周大姐安莉的结束语“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被同院爱说“详水儿话”(玩笑话;挖苦话)的人将其谐音为“今天的节目‘罩子笼里’结束”;或者再加上“是该睏瞌睡了”。
“罩子”,川渝称帐子、床帐、蚊帐之名。“罩”或“焘”属于“幢帐幛幨→幨→幬”系词。
【焘】《说文·火部》:“溥覆照也。” 《公羊传·文公十三年》“周公盛,鲁公焘”何休注:“焘者,冒也。”按:《诗·邶风·日月》“下土是冒”毛传:“冒,覆也。”苏轼《英宗皇帝御书颂》:“结而不散,以焘冒其子孙。”
这种“罩子”,又可以用来称“雾罩”:弥漫笼罩的雾气。
巴金《还魂草》四:“今天不会来的,雾罩还没有散完。”
沙汀《过渡集·夜谈》:“河面上有层薄薄的雾罩,远远望去,对岸那些连绵不断的山岭,只有一点模模糊糊的影子。”
万里长江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桃花溪进入长江的渔秋浩下游不远处,向左甩了一个大湾。湾内是凤凰山,而今名王家大山,其上出土百万年以前的石器。
在大湾的岸上,旧有“老关庙”,2000年更名“九龙寺”。借重庆两江四岸整治,对这座开放寺庙进行维修。整修即将完成,有牌坊楹联之拟制。2024年7月,本地同仁李新华、张同福、黄晟,九龙寺住持释朗澜和我一起,拟出九龙寺牌坊联:
穿罩子涛声依旧
泊龙滩鹿苑有辉
长江在此段大雨后有时会“雾锁大江”。行船从雾中穿过,犹如穿越“罩子”一般。“穿罩子”或“钻罩子”是寺前一景。联语的“穿罩子”,主要说的此事。“泊龙滩”,“龙滩”指附近长江中的九龙滩。“九龙滩”乃九龙坡得名之由。“九龙滩”之名,在明代榜眼(1487)刘春(1450—1521)的文章中已经有记载了。其石刻位于九滨路跨江电力铁塔下边(王坪山)石壁上。
鹿苑,鹿野苑,代指佛寺。
法显在《佛国记》的记述,佛祖的前世迦叶佛(辟支佛)居住于此并有野鹿经常出没,故而得名“鹿野苑”。
公元前531年,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觉悟成佛后,来到鹿野苑,找到了原来的五位侍者,为其讲演四圣谛,他们因此有所证悟,随即出家为五比丘僧,佛教的佛、法、僧三宝至此初创完成。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摹写真容,似丈六之见鹿苑。”范祥雍校注:“鹿苑,即鹿野苑,佛成道处。”
这幅对联是集体创作,阑入我的名字,是他们的抬爱。这是必须说明的,不能打诳语。
附:九龍寺重光銘
先號老關廟,今額九龍寺。回祿雜蟲蠹,人天迭戹之。廟宇多殘破,像設盡毀棄。春風綠兩岸,重光應緣機。鳩工朗瀾僧,庀材眾信士。企業助法緣,法心給信力。十有五閱月,牌坊聳然立;伽藍回瀾安,藥師廟貌齊。穿罩子濤聲依舊,泊龍灘鹿苑有輝。華岩禪院道堅,法相法器助緣。朤朤指月,龘龘飛天;淵淵文士,庚庚傳嬗。鑄銘鐘筩,傳之久遠。二〇二四年甲辰九月廣安何承玖草不黃氏銘。
来源:草不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