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栋梁:扎根基层九载 尽显党员本色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5:45 1

摘要:陈栋梁,贵州普安人,中共党员,六盘水日报社工作人员,2012 年参加工作,曾获六盘水市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六枝特区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凉都榜样·身边好人”等荣誉称号。在基层一线驻村九年以来,带领群众开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工作,全心全意为

  陈栋梁,贵州普安人,中共党员,六盘水日报社工作人员,2012 年参加工作,曾获六盘水市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六枝特区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凉都榜样·身边好人”等荣誉称号。在基层一线驻村九年以来,带领群众开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工作,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得到群众肯定和认可,驻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7年春,陈栋梁肩负组织的重托,离开家人,来到了六枝特区牂牁镇半坡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群众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疫情防控到产业发展,九年坚守,他以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践行诺言,将青春热血倾注于半坡村的每一寸土地,成为村民心中“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领路人,苦干实干的他使半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村民们亲切称他为“陈书记”。

  从“外来书记”到“半坡亲人”

  初到半坡村,陈栋梁面临的是“山高路陡、产业凋零、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的困境。村民质疑:“一个记者能干啥?”他立下军令状:“我来,就是要和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他白天走村入户,晚上整理笔记、谋划出路,仅用3个月就摸清全村562户家底,他用双脚叩开了村民心。为解决饮水难,他带领村民翻山找水源,自筹资金拉水管、修水池,彻底结束“靠天喝水”的历史。村民感慨:“陈书记说话算数,他说要干的事,再难都能成!”

  2018年,村民杨小福4岁儿子患白血病,陈栋梁连夜撰写求助稿件,募集5万元救命钱。而这时陈栋梁的女儿也遭遇车祸重伤,他把最紧要的事情处理好,将家人托付亲友后返村筹款。“孩子等不起,我是书记,不能丢下群众!”他用真情换来信任,杨小福儿子康复后,全家送来锦旗:“天使守护,父母关爱”。

  2020年疫情暴发后,陈栋梁白天排查返乡人员、接送村民接种疫苗,晚上撰写防疫报道,13篇稿件被新华社转载。他还自掏腰包为孤寡老人送粮油,用私家车转运发热患者,防控卡点日夜坚守,筑牢“零感染”防线。村民说:“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

  穷村蝶变奏富音

  “半坡村不缺资源,缺的是发现的眼睛。”半坡村樱桃虽好,但由于交通原因销售不出去,为解决樱桃滞销,他带着村民跑市场,在田间地头采访写新闻稿,一篇又一篇报道从大山飞出,硬是让半坡樱桃走出深山,户均增收万元。“他说带我们把樱桃变成‘小金果’,真就做到了!”村民王道文激动地说。

  转眼间,陈栋梁驻村结束时间又到了,可村民却舍不得他离开,2021年和2023年,上百名村民摁下红手印挽留他。陈栋梁选择留下,誓言“带半坡走向振兴”。

  半坡村交通不便,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541万元,修通3公里产业路,打通发展“动脉”;为了美化乡村环境,他引进三角梅种植,谋划千亩荒山美化;为了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他积极谋划盘活废弃校舍,打造集直播间、积分超市、阅览室、理发室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吸引游客超5000人次。2024年,半坡村集体收入达5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过去打工往外跑,现在家门口就能挣票子!”返乡青年龙应兰感慨。

  一诺九载终不悔

  驻村九年,陈栋梁与家人聚少离多。村民苏二妹丈夫车祸身亡,他帮忙申请6万元司法救助金;贫困学生缺衣少鞋,他悄悄送去新衣;孤寡老人屋顶漏雨,他带头修缮;山火频繁席卷半坡村,他带领群众扑灭火情26次;雨季地灾频发,他冒雨排查塌方点20余次……“他的时间都给了半坡村,对自己却抠门得很。”半坡村支书邓召云叹息。面对赞誉,陈栋梁只说:“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好,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

  如今的半坡村,精品水果漫山遍野,樱桃李果挂满枝头,游客络绎不绝。九年前那句“不拔穷根不收兵”的承诺,已化作村民口袋里的增收账、学子手中的录取书、村庄焕新的好光景。

  “只要群众需要,我还要再干几年!”陈栋梁的誓言依旧铿锵。他用九年坚守证明:一句承诺,可抵岁月漫长;一颗初心,足以照亮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

  来源:六盘水日报社

  编辑:周真明

  一审:巫娜

  二审:赵明

  三审:刘红霞

来源:乌蒙视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