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搜救人员愈发为寻人焦头烂额,却仍未宣布进入收尾阶段,但恶心的事情却一件又一件冒头。
5月13日,在石谷解山失踪11天的福建8岁男孩,仍然毫无音信。
搜救人员愈发为寻人焦头烂额,却仍未宣布进入收尾阶段,但恶心的事情却一件又一件冒头。
一场本该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却因为网络上散布的各种不实信息而陷入了困局。
从“蟒蛇吞食说”到“神秘人诱骗论”,当网友迷上破案,谣言却比山火蔓延的更快。
每一个未经证实的“线索”都在消耗着黄金救援时间,有关部门每天一睁眼就是在辟谣。
“在半山腰发现带血糖纸!”、“找到和男孩相似脚印”、“搜救犬闻到腐烂气味,疑似搜寻到人体组织!”。
每一个词条,都成了引流助推器,为刻意制造悬念和离奇故事的网红们,奉上流量大餐。
搜救行动刚刚开始时,竟然还有人想要趁火打劫,朝男孩家属发送要赎金的短信。
明显的一眼假,还真有人道德败坏到把主意打到受害者身上,简直坏透了。
然而这还不算最让人头疼的事情,让搜救人员更加恶心、无语的事情还在后头。
由于男孩失踪地搜救难度大,时间一天天过去,眼见男孩的生还率越来越低。
但截至到5月13日,搜救队仍然在向外界传递着希望,称山中有泉水野果,并非没有生还的可能。
没人不希望尽快找到男孩,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奇迹降临。
但在早期的都就关键时刻,不同的社交平台上,却突然涌出数百条有关男孩去向的相关线索。
有短视频博主,仅凭模糊人影,就断言“孩子被团伙带走”,是一场计划好的拐带。
几分钟的视频将事情经过起因娓娓道来,讲的比亲身去搜救的细节还真,最后再抛出有理有据的猜想。
这条视频在12小时内播放量破百万,评论区瞬间被“快报警”“细思极恐”刷屏。
随后,当地警方紧急辟谣,证实所谓“带血糖纸”实为游客丢弃的零食包装。
而网络上疯传的所谓不知身份的“陌生男子”,其实只是下山的普通驴友。
可是,官方辟谣信息的转发量却不足谣言视频的十分之一,许多人依旧将信将疑,将传言进一步扩散。
网友一边渴求着事情的真相,一边又因为各种猜想,沉浸在无实据的推理中无法自拔。
最后得到的结果仍旧只有男孩去向成谜,又开始转向指责男孩家长和搜救人员。
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早已翻山越岭。
更魔幻的是,部分“热心网友”打着“提供线索”的旗号,试图混进搜救现场。
被谣言“绑架”的搜救现场,更是忙中添乱,成为了个人的流量收割场。
一条“孩子在废弃矿洞”的消息,让救援队员艰难寻找,最终发现只是一处塌方岩壁。
成年人在石谷解的深山老林中,尚且表示行动艰难。
然而有些人却只需要动一动嘴皮子,就能让搜救人员疲于奔波。
然而被冤枉的最厉害的人,还得是那个说了一句良心话的小店老板。
当“正义”变成网络暴力,在下山必经途中开小卖部老板的林老板,成了这场闹剧的最大背锅侠。
只因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没见过孩子下山”,便被臆想成“神色慌张似有隐瞒”。
短短半天,他被扣上“人贩子”“知情不报”的大帽,数名网友为其发声。
他的遭遇只是无数被谣言误伤的缩影,搜救仍在继续,但请把救援权交给专业的人
现在每一秒都很珍贵,未经核实的信息可能让救援方向彻底偏离。
事实上,搜救现场早已配备专业的热成像无人机、搜救犬。
这些科学救援手段掌握在经验丰富的山地救援队手中,远比“民间推理”更可靠。
但焦急等待后续的网友们,或许不只是为了一个结果,更想看这件事情到底还有多少内幕。
当听信传言者在键盘前敲下“细思极恐”时,或许早就该反思了。
每一条未经证实的“线索”,都可能让搜救队员在悬崖峭壁上多消耗一份体力。
这些随手发出的情绪化转发,让真正需要关注的信息被淹没。
如果男孩真的因为这些虚假信息,被耽误了搜救。
那么所有转发、传播这些谣言的人,都是帮凶之一。
静待官方通告,拒绝当“谣言扩散器”,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谣言止于智者,希望男孩被上天眷顾化险为夷,最终安然无恙的回到大家的身边。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筱晓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