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开一款手机小程序,进入一个互动页面后,会提示“你”去安静的环境录制3次及以上的咳嗽音,然后再根据页面提示紧接着测试个人肺部憋气时长,完成上述流程后,手机页面会瞬间生成“你”的AI呼吸健康筛查结果,并给出详细分析报告。
打开一款手机小程序,进入一个互动页面后,会提示“你”去安静的环境录制3次及以上的咳嗽音,然后再根据页面提示紧接着测试个人肺部憋气时长,完成上述流程后,手机页面会瞬间生成“你”的AI呼吸健康筛查结果,并给出详细分析报告。
这个即刻体验并能够给出“答案”的服务便是数字医疗产品的一个业务形态,技术方来自华景数字医疗,是位于成都的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在数字医疗领域布局的二级公司,专注于医学数字化产品产研转化及应用,用数字技术驱动医疗手段创新,用更好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数字医疗服务方案和创新产品落地需要应用场景支撑。5月13日下午,市发展改革委举办“精准数字医学产业创新中心—智能体共创平台建设及场景应用方案”座谈会,来自市卫健委、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市妇女儿童中心、华景数字医疗、市发展改革委数字化推进处、高技术处和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的代表面对面沟通,现场体验数字医疗产品,探寻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政府部门牵线搭桥
数字医疗企业现场秀产品
座谈会开始前,每个席位都摆放了一本数字医疗产业手册,这是华景数字医疗企业代表提前准备好的资料,借助本次座谈会契机,企业迫切希望研发的相关数字医疗产品和服务方案被前来参会的医疗行业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代表看见,拓展产品应用新机遇。
事实上,市发展改革委组织本次座谈会,其考量就是通过邀请市卫健委、本地医院、数字医疗企业代表面对面沟通,实现精准对接,增大场景落地可能性。
数字医疗是一个新兴领域,各方都在探索,如何让潜在客户清晰了解企业的研发产品,如何推动产品“找到”真实的应用场景,这是华景数字医疗团队思考的问题。这背后,是企业乃至成都承担的一项“国家使命”。
2022年3月,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在成都揭牌,在此背景下,不久之后成立“精准数字医学创新转化中心”,依托华景数字医疗探索打造多种疾病适应症的数字疗法产品,推动数字医学科学发展,打造更多好的数字医疗产品,服务大众。
现场,华景数字医疗副总经理于静对公司数字医疗产品作了介绍,一些案例引发大家关注。“例如,目前我们研发了一款名为‘小贝壳’的产品,这是一款对乙肝育龄女性进行全生育周期及产后母婴的全程监测和随访管理的软件,孵化于‘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该项目收集了大量的真实世界数据,验证了按照标准流程管理后的乙肝母婴传播率可明显降低。”于静透露,围绕这个数字医疗创新项目,研发团队已经完成了近4万例的真实世界研究,并且发表了多篇论文,成为国内第一款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数字疗法产品。
这样的数字医疗产品不仅利好患者,也便于医疗机构提升针对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 “现在各大医院都在推行疾病全程管理的诊疗模式,但痛点在于无法准确和持续地掌握患者院外疾病发生和发展情况。如果在时间和空间允许的范围内为医生提供数字化疾病管理工具,可以对患者的情况有更加主动、全面的了解,更好地进行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管理。” 于静说。
还有一个数字医疗案例关于睡眠干预。该项目通过协同医院打造睡眠服务,该方案已在杭州等地落地应用,企业期待在成都拓展应用场景。
供需双方问答频繁
协力探寻场景落地可能性
作为场景能力供给方,华景数字医疗的多款产品展示让参会医疗机构对其产品和服务产生兴趣,现场一问一答,掀起一场数字医疗“头脑风暴”。
“关于数字样本的采集,是通过哪种路径实现,有没有一个严谨的方案和标准专门进行数据获取?在安全方面,由于数字医疗产品更加抽象,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对医生,如何确保信息安全?医疗机构若布局数字医疗产品助力提升医疗管理水平,需要搭建哪些场景?在成果转化方面,医疗机构和合作企业如何对合作过程中的科研成果转化进行妥善处理?”来自市二医院的参会代表连连发问。
“在数字医疗产品的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会遵循医院和国家层面关于医学伦理方面的要求,严格做到合法合规。”于静回应道:“在政府部门的监管下,数字医疗企业会做好数据的存储,完善数字医疗产品信息安全和隐私机制,医疗机构部署数字医疗产品时,企业会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和产品。”
对于数字医疗产品落地问题,于静补充道:“无论是针对国家级的大项目,还是医疗机构、科研人员的小方案,企业都可以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甚至在相关合作项目中为医疗机构科研人员免费提供精准的数字医疗技术服务。”
在于静看来,通过数字医疗技术赋能,实现院企联动,可以探索构建一个“数字生物样本库”,尤其是在数字化和信息化过程中,通过发掘新标签和数据形成专业疾病的“专病数据集”。“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地,从产业发展长远角度来看,无论是基于未来的新药研发还是其他方面的科研,都可以通过合力打造专病数据集,支撑医药领域大型数据平台发展,推动本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聆听企业介绍和发展愿景后,市妇女儿童中心参会代表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发展,数字医疗成为未来医疗领域一大发展趋势,将邀请企业去医院进行实地考察,围绕潜在合作领域开展详细沟通。
“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尚未成熟,若能够找到适用、首用,甚至验证迭代的应用场景,这些产品和技术就能够在真实场景环境中进行测试反馈,为下一步成熟的大规模商用奠定基础。”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张实睿表示,数字医疗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府部门搭建沟通平台,希望促成本地企业的数字医疗技术在成都寻找契合的应用场景,帮助医疗机构解决实际问题,赋能全市医疗行业发展。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推动小切口、具象化的场景需求释放与重点产业链的场景能力供给实现“双向奔赴”。
▶ 来源 | 市发展改革委
来源:健康生活推荐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