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与长安马自达合作开发滑板底盘|每日新汽车供应链联播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6:58 1

摘要:近日,宁德时代与长安马自达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基于宁德时代CIIC滑板底盘技术共同开发新能源车型。该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多车型快速适配,预计缩短开发周期30%-50%。


产品动态

Product Updates

宁德时代与长安马自达合作开发滑板底盘

近日,宁德时代与长安马自达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基于宁德时代CIIC滑板底盘技术共同开发新能源车型。该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多车型快速适配,预计缩短开发周期30%-50%。

首款合作车型或为2025年量产的纯电SUV。此次合作标志着传统合资车企与电池巨头在电动化转型中的深度协同,滑板底盘技术或成行业新竞争焦点。

上汽享道联手Momenta推量产Robotaxi

近日,上汽集团享道出行与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将打造全球首个基于前装量产的Robotaxi车队,年内于上海运营。该车队采用智己LS6量产硬件,结合Momenta"飞轮大模型"技术,突破传统自动驾驶运行限制。
享道此前已在沪苏两地完成超10万次自动驾驶服务测试。此次合作获13亿元C轮融资支持,计划三年内实现主驾无人化运营,并扩展至长三角。项目将加速L4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推动智慧出行生态建设。

富士康联手新势力推AI汽车系统

近日,富士康与电动汽车制造商Olympian Motors达成合作,共同开发AI汽车操作系统Olympus OS。
该系统采用开放模块化架构,整合车辆控制、自动驾驶及AI学习功能,富士康将负责硬件适配与量产。业内分析指出,此举剑指传统车载系统迭代慢、生态封闭等痛点,首款搭载车型或2025年面世。

浩思全球首发氮化镓混动系统

近日,浩思动力发布全球首款搭载氮化镓功率模块的Gemini微型增程器,采用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0.999L排量,55分贝静音)与自研"冰刃"氮化镓模块(CIPB十层封装,散热效率+20%),功率密度达684.9kW/L,峰值效率99.5%。

该技术攻克氮化镓高功率散热瓶颈,整机体积缩小20%,成本较碳化硅方案降18%,兼容汽油/甲醇燃料,满足国6b排放。预计2025年量产,将重塑混动技术竞争格局。

韩国研发出高能超级电容器

近日,韩国KIST与首尔国立大学团队开发出新型超级电容器,采用碳纳米管和聚苯胺复合纤维结构,能量密度接近锂电池,充电速度快百倍,循环寿命达数万次。

该技术有望解决电动车快充与续航难题,并应用于无人机、智能电网等领域。目前团队正推进量产测试,若成功商业化或颠覆现有储能市场。

Cadence发布汽车AI协处理器

近日,美国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公司Cadence推出Tensilica NeuroEdge 130 AI协处理器,专为汽车NPU设计,提升灵活性与能效。

该方案支持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多场景AI计算,可动态适配不同算力需求,兼容视觉、雷达等传感器数据,满足ASIL-D功能安全标准。首款搭载芯片预计2025年量产,瞄准2028年42亿美元汽车AI协处理器市场。

企业动态

Corporate Updates

京津冀签约9项目共建汽车生态港

5月12日,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顺义园签约泽景电子、芯合电子、元橡科技3大项目,聚焦车载HUD、汽车芯片及智能视觉模组等核心领域。至此,园区累计签约9个项目,覆盖智能驾驶全产业链。

该生态港由京、津、冀三地共建,北京园区占地2500亩,首期工程已开工,预计2025年投用,年产值将超千亿元。顺义区依托理想汽车等企业基础,加速打造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新高地。

地平线战略投资易航智能

5月12日,北京易航远智完成C+轮融资,地平线持股9.27%,按30亿元估值计算投资约2.78亿元。双方在2024北京车展达成战略合作,易航成为地平线征程6(J6)首批算法伙伴,将基于J6E/M平台开发城市记忆领航功能。

地平线向其提供BEV感知算法,同时易航保留自研技术,增强方案灵活性。此外,易航近期获某国企新势力项目定点,具体信息待官宣。此次合作强化了资本与业务协同,助力地平线完善智驾生态布局。

辰汉智能获融资加速出海

近日,国内电摩智能座舱企业辰汉智能完成数千万元融资,由桐庐科创与杭州惠新资本投资。资金将用于扩产及研发,巩固其在两轮车智能座舱领域的领先地位。
公司拥有超100项专利,产品出口40余国,其双联屏座舱方案为少数全栈自研的国产技术。投资方看好其高可靠性、低成本优势及全球化潜力。董事长刘金权表示,融资将加速产能建设与产品创新,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氢合科技获1500万融资

近日,浙大友创旗下基金完成对氢合科技1500万元天使轮投资,公司估值达1.3亿元。这家2024年成立的企业专注绿色甲醇/航煤催化剂研发,其技术可提升二氧化碳制甲醇效率30%以上。

资金将用于构建碳一化合物全产业链,推动汽车、航空燃料绿色转型。业内指出,催化剂技术突破是千亿级绿色燃料市场商业化关键。

THE END

来源:铃轩之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