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DDoS更阴险的CDN攻击:你的静态资源正在被「吸血鬼」式收割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7:03 1

摘要:徐小夕【知乎专栏作家】掘金签约作者,定期分享AI创业,可视化,企业实战项目知识,深度复盘企业中经常遇到的500+技术问题解决方案。【关注趣谈前端,技术路上不迷茫】

hi, 大家好, 我是徐小夕.

徐小夕【知乎专栏作家】掘金签约作者,定期分享AI创业,可视化,企业实战项目知识,深度复盘企业中经常遇到的500+技术问题解决方案。【关注趣谈前端,技术路上不迷茫】

H5-Dooring(页面可视化搭建平台)灵语智能文档Flowmix/Docx 多模态文档编辑器: 让文档不止于文档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这两天我们的网站流量被刷爆了!

当然不是因为用户量的激增导致的正向流量上升,而是因为某些非法用户在恶意刷我们网站的CDN流量,导致我们网站无法正常运行。

Part 1

事情的起因

昨天晚上11点左右,我们小伙伴在访问 H5-Dooring 零代码平台的时候,发现网站挂了,无法访问了,紧接着腾讯云CDN续费的短信铺满了我的手机。

于是我们立马检查了云服务器控制台,发现了惊人的流量消耗:

cdn资源竟然短短2天被请求了几十万次,每天流量消耗接近50G:

最终的结果就是Dooring平台依赖的cdn资源因为额度费用不足,无法访问了,更可恶的是,我们之前为了优化网站性能,把核心js插件也托管到cdn了,导致由于cdn无法访问,整个网站“瘫痪了”。

还好我们发现的及时,及时对CDN充了费用,并把恶意访问的用户IP封了:

同时为了提高网站稳定性,我们把核心js放到了服务器本地管理。

目前网站已恢复正常,大家可以正常使用。

Part 2

网站CDN安全的反思

这次危机之后,让我更加注重网站安全问题了,尤其是CDN安全。

如果对云服务的CDN没有足够多的安全管控的理解和经验,还是不建议把核心资源放在CDN上,也就是不要太过依赖CDN

这次事件之后,我也研究并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学习安全防控相关的经验,这里和大家分享总结一下,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情况,也可作为参考交流。

大家在使用云服务厂商提供的CDN时,建议立即执行以下三步应急方案:
① 检查CDN控制台「防盗链」配置是否开启
② 分析访问日志提取恶意IP特征(UserAgent集中在Headless Chrome/Fakebot)
③ 启用「流量整形」功能限制单IP请求频率

此类攻击已形成完整地下产业链(从IP代理服务到自动化攻击工具包),建议建立持续监控机制而非一次性修补。

Part 3

网站CDN资源为什么会被盗刷

CDN资源被恶意刷流量(也称“资源盗刷”或“流量攻击”)是一种针对网站主的新型攻击方式,其危害和攻击者动机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Part 4

CDN流量攻击的8种形式

接下来分享一下目前常见的8层CDN流量攻击方式,以帮助大家在设计稳健系统时有一个更全面的技术考量。

攻击者通过伪造HTTP请求头或特定参数,向CDN节点注入恶意内容。例如,篡改JS文件植入挖矿脚本,当用户访问时,CDN会将感染后的资源分发给所有用户。这种攻击的隐蔽性在于,恶意内容会被CDN长期缓存,形成持续性危害。
案例:电商网站的促销页面被植入赌博广告链接,用户点击后跳转至黑产页面,导致品牌声誉受损。

传统IP封禁策略在此类攻击前完全失效。攻击者使用动态代理IP池,每秒切换数千个IP地址,模拟全球分布的真实用户。更危险的是,部分黑产通过运营商内部漏洞获取IP资源(如山西联通IP段的大规模无差别刷量事件),使得IP来源看似“合法”。

利用HTTPS加密特性,攻击者将恶意请求隐藏在加密流量中。CDN服务商若未部署TLS指纹识别技术,则无法检测请求内容是否异常。例如,视频平台遭遇的HTTPS协议下的大规模资源盗刷,攻击流量与正常用户请求在加密层完全一致。

高级Bot工具可模拟人类点击行为:随机滑动页面、间隔点击、甚至模拟不同设备的浏览器指纹。腾讯云曾监测到某次攻击中,Bot流量在鼠标移动轨迹、页面停留时间等维度与真人用户相似度达97%。

通过篡改DNS解析记录,将CDN域名指向恶意节点。2024年某知名CDN服务商遭遇的供应链攻击事件中,黑客入侵其DNS管理系统,将部分客户域名解析至伪装节点,导致用户数据被窃取。

攻击者通过PCDN(P2P内容分发网络)产业进行双向套利:一方面消耗目标网站CDN流量推高其成本,另一方面利用盗刷的流量完成PCDN平台的任务,获取分成收益。这种模式在山西联通IP段攻击事件中被首次曝光。

与传统DDoS的暴力攻击不同,慢速攻击通过低速率(如每秒1次)但长期持续的请求消耗资源。某云服务商曾记录到持续30天的慢速攻击,单IP日均请求仅800次,但数万个IP叠加后导致CDN边缘节点瘫痪。

针对使用CDN加速的API接口,攻击者通过分析接口参数规律,构造海量“合法”请求。例如某金融平台的风控API被恶意调用,导致每日额外产生2TB流量和数百万元账单,而常规WAF规则无法识别此类请求。

Part 5

文章的最后

来源:趣谈前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