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土流失是我国头号环境问题,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以下简称“一法一办法”)的贯彻实施,近日,河北省唐
以法为尺,丈量水土守护之路
——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水土保持“一法一办法”专题调研纪实
水土流失是我国头号环境问题,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以下简称“一法一办法”)的贯彻实施,近日,河北省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贯彻实施“一法一办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此次行动不仅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更是落实人大“工作机关”定位、响应省人大工作部署,以法治之力防治水土流失的务实举措。
“面对面”聚焦工作成效
工作中,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市本级及遵化市、迁西县、丰润区等两级多地政府关于“一法一办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调研组看到,“一法一办法”实施以来,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一办法”,以规划为引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水土保持各项工作,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取得明显成效。
市本级坚持高位推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研究谋划,出台《唐山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唐山市水土保持规划》,为全域治理锚定方向,引领全市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
遵化市成立水土保持服务中心,配强专业技术队伍,夯实责任、强力监管、狠抓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水土保持率稳步提升。
迁西县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集中连片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打造了一批生态清洁小流域,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
丰润区注重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成功获批河北省首批、唐山市首家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背靠背”直击水土保持一线
调研组先后深入多个水土保持项目现场,实地察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了解工作成效和创新做法,努力收集整理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现场,调研组看到,通过实施坡改梯、封禁治理、沟道整治等工程,该流域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显著提升。
在河道治理项目现场,调研组了解到,通过清淤疏浚、护岸加固、生态修复等措施,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在以奖代补建设项目现场,调研组看到,通过浆砌石挡墙、干砌石谷坊、干砌石梯田石坎、鱼鳞坑整地、穴状整地等工程措施,涵养了水源,减少了土壤侵蚀,提高了防洪减灾能力,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矿山修复治理现场,调研组了解到,通过采取削方减载、梯级放坡、覆土绿化、挂网喷播、土地复垦、截排水等措施,昔日满目疮痍的矿山逐渐恢复生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
……
值得注意的是,为听取基层最真实的声音、获取最真实的反馈,调研组“不设陪同、直奔一线”,与部分水土保持设施管理使用者、乡镇人大负责人、村书记进行深入座谈交流。大家围绕“一法一办法”贯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基层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难点堵点畅所欲言。
调研组发现,部分县(市、区)财政配套压力大、项目资金拨付率不高、水保工程项目后期维护经费不足等问题突出,一些地方呼吁上级资金直达基层、降低地方配套比例,政策期盼强烈。此外,调研组在座谈中也发现,部分法律法规条款尚未落实,如重点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情况报告制度、水土保持补偿费专项使用规定等仍需强化执行。
“心贴心”为长效治理把脉开方
调研组指出,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一法一办法”全面贯彻落实,力争全市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
针对调研中了解发现的问题和基层一线的呼声和期盼,调研组强调,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依据“一法一办法”开展工作,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好法律各项规定。要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一法一办法”和水土保持知识,增强公众的法治观念和生态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加大资金投入,全力保障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专款使用水土保持补偿费,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强化部门协同配合,持续凝聚工作合力;持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明确职责范围,确定任务分工,强化协同作战,形成分头并进、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要严格履行报告制度,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被确定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落实好每年将本地水土流失防治情况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制度。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工作检视,更是一场生态治理的动员令。”唐山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深化法治护航,推动全市水土保持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让绿水青山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来 源:人民代表报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