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扬和践行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近期,武山县妇联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寻找活动,寻找出一批孝老爱亲、家庭和睦、勤俭持家、自尊自强的温暖榜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扬和践行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近期,武山县妇联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寻找活动,寻找出一批孝老爱亲、家庭和睦、勤俭持家、自尊自强的温暖榜样。
让我们以文字为媒,走近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聆听“好婆婆”“好媳妇”的故事,感受坚韧与温柔交织的力量。
孝老爱亲“好媳妇”王超
家庭简介
在鸳鸯镇包坪村,提起王超的名字,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多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孝老爱亲”的深刻内涵。丈夫和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家中84岁的婆婆年老体弱且患有老年痴呆,生活无法自理。王超独自扛起照顾婆婆的重担,用耐心和爱心为老人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成为乡邻交口称赞的“最美儿媳”。
悉心照料,她是婆婆的“守护天使”
老年痴呆的婆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常连亲人都不认得。王超总是像哄孩子一样轻声细语地安抚。老人牙口不好,她每天变着花样准备饭菜,将肉类炖得软烂,蔬菜切得细碎,确保营养均衡;听说牛奶营养丰富,她坚持每天为老人温一杯鲜奶,像定闹钟般从不间断。婆婆穿衣、洗漱、如厕都需协助,她从不嫌麻烦,夏天勤擦身,冬天暖被窝,让老人始终衣着清爽、床铺洁净,身上“没有一丝老人味”。村民感慨:“亲闺女也未必能做到这般细致!”
持家有道,她是家庭的“顶梁柱”
王超深知,丈夫在外奔波不易,唯有把家打理好,才能让他安心。婆婆房间的窗户永远明亮,被褥定期晾晒;房前屋后栽满绿植,院落杂物归置得井井有条。即便忙碌,她仍坚持每天扫地除尘,灶台擦得锃亮。
孝心无声,爱有声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地坚持。王超用一双勤劳的手、一颗滚烫的孝心,书写了“久病床前有孝媳”的感人故事,让包坪村的孝老爱亲之风愈发醇厚。
审核:霍文娟
来源:胡子哥漫游记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