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模拟集成电路市场在2024年预计将达到794.33亿美元的新高度,这一数据由WSTS的最新行业报告揭示。模拟芯片,作为电子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元件,凭借其多样化的品类、超长的使用寿命以及高度的可定制性,持续在市场中占据核心位置。尽管这些芯片大多采用如0.18
全球模拟集成电路市场在2024年预计将达到794.33亿美元的新高度,这一数据由WSTS的最新行业报告揭示。模拟芯片,作为电子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元件,凭借其多样化的品类、超长的使用寿命以及高度的可定制性,持续在市场中占据核心位置。尽管这些芯片大多采用如0.18微米、90纳米等相对成熟的制程技术,但在晶圆制造过程中,对工艺控制、器件匹配度等专业技术却有着极高的要求。
经过长达两年的库存调整,模拟芯片行业正逐步展现出结构性的复苏迹象。全球领先企业亚德诺半导体(ADI)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发布会上指出,工业领域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客户库存水平的健康回归。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需求也为行业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预计工业与汽车两大领域将在接下来的季度中继续引领复苏趋势。
在模拟芯片国产化方面,2024年各领域的进展仍不均衡。消费电子领域的国产化率已达到40%-50%,通信领域为20%-25%,而工业领域和汽车领域则分别为10%-15%和5%左右。尽管如此,国内众多模拟芯片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仍然实现了营收的同比增长。
其中,圣邦股份、纳芯微和南芯科技在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名列前茅。圣邦股份凭借其广泛的模拟芯片领域布局和丰富的产品线,保持了营收规模的领先地位。纳芯微则专注于车规级产品的可靠性,多款产品符合AEC-Q100标准,随着汽车电子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在该领域的优势日益凸显。南芯科技则在电源管理芯片等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其产品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毛利率与营收规模方面,模拟芯片企业因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臻镭科技聚焦军工特种领域,赛微微电则深耕电源管理高端细分市场,凭借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较高的毛利率。然而,由于军工市场的特殊性和高端电源管理市场的容量限制,这两家企业的营收规模相对较小。相比之下,圣邦股份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规模效应,在高端模拟芯片领域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壁垒,不仅实现了可观的营收体量,还保持了稳定的毛利率水平。
多家企业借助市场机遇和业务整合策略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思瑞浦在泛工业、汽车、泛通信等下游市场需求攀升的背景下,通过并购整合创芯微,实现了显著的营收增速。纳芯微通过并购麦歌恩也带来了额外的收入,同时其内生业务收入也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天德钰则依托在显示驱动芯片领域的竞争优势,随着显示技术的迭代和市场需求的扩容,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回顾产业发展历程,自2021年全球芯片缺货潮以来,尽管国际大厂逐步恢复产能并尝试通过降价策略巩固市场地位,但这并未阻碍模拟IC国产化的进程。相反,在过去两年中,中高端模拟IC领域的国产化速度不断加快,国内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营收规模屡创新高。
当前,模拟芯片行业正处于结构性复苏阶段,工业与汽车两大下游领域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工业领域,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复苏和自动化升级,对模拟芯片的需求激增。而在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的快速发展则成为模拟芯片需求增长的新引擎。国内企业如纳芯微和圣邦股份等,通过推出创新产品并成功进入国际大厂的供应链,逐步打破了国际垄断,提升了国产芯片在相关领域的占有率。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