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7日清晨,淡青色的天幕刚透出一线光亮,63岁的庞秋霞已拿着相机,守在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湖滨路西段的观景台上。这位拍了6年白龟湖风光和鸟类的摄影师,在这片水域倾注了太多的创作热情。
5月7日清晨,淡青色的天幕刚透出一线光亮,63岁的庞秋霞已拿着相机,守在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湖滨路西段的观景台上。这位拍了6年白龟湖风光和鸟类的摄影师,在这片水域倾注了太多的创作热情。
她的长焦镜头里,一群白鹭正掠过水面。晨光在它们的羽翼上镀了层金边,倒影在水中拉出修长的银线。她果断按下快门,定格这转瞬即逝的晨光诗篇。
“最近凤头鸊鷉和斑嘴鸭特别活跃,希望能拍到精彩瞬间。”6年前,白龟湖的秀美风光让庞秋霞拿起相机,专注拍摄自然与人像。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鸟类在此栖息,她也开始了鸟类摄影。去年,她特意升级了设备,购置了佳能微单R3相机,并配备了400mm和600mm长焦镜头,以便能更好地记录这些精灵的倩影。
令人振奋的是,去年庞秋霞用这台设备成功记录了两个珍贵画面:3000余只豆雁掠过白龟湖上空、近200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在花山半岛水域嬉戏觅食。
“清洁的水质、丰富的食物资源以及安全的生存环境是小天鹅安家落户的必要条件。”庞秋霞难掩喜悦之情地说道,小天鹅选择在白龟山湿地栖息,正是对当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最佳印证。
如今,白龟湖生态环湖路“透绿露水”工程成效显著,为庞秋霞的拍摄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以前这里道路崎岖,想环湖拍摄都困难。”庞秋霞回忆道。自去年环湖路建设启动以来,她便开始用镜头记录环境变迁。近日,她驾车从0375·首府小区出发,沿湖向东,一路捕捉美景。
6年间,庞秋霞拍摄了十余万张珍贵影像,装满了3个2T容量的硬盘。“每一张照片都饱含着我对白龟湖的深情。”谈及此,庞秋霞眼中闪烁着光芒。她欣喜地发现,随着家乡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专程前来白龟湖“打卡”,“看到家乡的美被更多人发现和喜爱,自豪感油然而生”。
与庞秋霞不同,37岁的芦功勋更钟情于用视频记录白龟湖的变迁。“我在市城市管理局工作,单位就在长安大道东侧,离湖很近,拍摄特别方便。”15年来,他用手机记录着白龟湖的点点滴滴,去年他又添置了无人机。
墙绘的斑斓、晚霞的绚烂、飞鸟的灵动、花草的芬芳……目之所及,都化作他的创作灵感。他抖音账号里的1600余个作品,98%都与白龟湖有关。“我见证了它的蜕变,所以格外珍惜。”2010年退伍回乡时,他就被这片水域所吸引,但那时杂草丛生,设施简陋。如今的白龟湖畔焕然一新。茂密绿植取代了杂草,蔷薇、雏菊、月季竞相绽放,游乐场、网红路牌、防护设施一应俱全,栈道蜿蜒,彩绘生辉。“小景观越来越多,创作灵感源源不断。”每次经过这里,他都感到心灵被洗涤,“家乡越来越有滨海城市的韵味了”。
10余年来,航拍爱好者李先臻用独特的视角捕捉着白龟湖的绝美风光。“每周至少两次,我都会带着无人机来记录这片水域的壮阔。”他兴奋地说,从高空俯瞰,白龟湖与周围的绿植、山峦、城市建筑交相辉映,宛如一幅浑然天成的巨型水彩画卷。
白龟湖的变化也折射出城市发展的脉络。李先臻指着电脑里存储的航拍素材说:“9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如今已经变成了市民休闲的网红打卡地。”他还特别展示了一组对比照片:2007年的白龟湖沿岸杂草丛生,基础设施简陋;而2024年的画面里,环湖绿道蜿蜒如带,亲水平台点缀其间,夜晚的灯光更是将湖面装点得璀璨夺目。
“最让我感动的是生态与发展的和谐共生。”李先臻调出一段视频,画面中成群的水鸟在湖心岛栖息,不远处就是现代化的城市天际线,他说,每次整理这些影像资料,都能直观感受到城市品质提升带来的幸福感。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