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回龙小学,篮球运动是他们的一门“必修课”,作为学校的团宠篮球,10余年来,学校玩篮球的孩子越来越多,这场体育魔法让孩子们有了走出大山的勇气,篮球也点燃了大山少年的追逐梦。
“注意前方,防守。”进入5月,烈日高悬,南方大山里热浪滚滚,兴仁市回龙小学的操场上,体育老师陈明队员们指导学生打球,不时发出提醒。
随着下课铃一响,回龙小学500多平方米的校园操场里,学校篮板也成了抢手货,孩子们小手灵活拍打、起跳、投篮,欢声笑语间,操场成了“运动乐园”。
在回龙小学,篮球运动是他们的一门“必修课”,作为学校的团宠篮球,10余年来,学校玩篮球的孩子越来越多,这场体育魔法让孩子们有了走出大山的勇气,篮球也点燃了大山少年的追逐梦。
“篮球是我最喜欢的项目。”学生李明雨说,今年三年级的她,打球已经两年了
在回龙小学,篮球是有名字的。学校常年保持有100多个篮球供孩子们使用,学生自己购买的篮球都有200多个,不少学生还有着专属于自己名字的篮球,而且是奖励所得。
“我们各种型号的篮球都有,1000多名学生,学校篮球就有近400个。”回龙小学副校长陆林鹏说。
说起篮球这项运动,那离不开陈明一直默默付出,陈明是回龙小学带领孩子们“玩”篮球的老师,2011年,到母校回龙小学任教的他发现,孩子们上课提不起兴趣,经常因想念父母哭鼻子。怎么才能为家乡孩子带来改变?他决定发挥自己喜欢打篮球的爱好和学校是寄宿制的优势,利用下午课后的时光带领孩子们一起“玩”篮球。
起初,学校只有3.05米高的成人标准篮球架,陈明就根据学生身高特点提供2.6米儿童篮球架,让孩子们积极参与“玩”篮球游戏,再以书籍、文具等作为奖励,并为热爱篮球的孩子购买篮球、球架,将篮球架安装在孩子们家里,让孩子们在周末、假期也可以继续“玩”篮球。10余年来,他迎“篮”而上,自掏腰包2万余元为学生购置了篮球板、球衣、球鞋。
“在2015年,那时候刚起步很困难,我就自己买了一部分篮球送给学生,后面随着学校打篮球人数的增加,得到很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关注,捐赠篮球和体育设施,学生打球环境慢慢改善了。”陈明说。
10余年来,学校参加“玩”篮球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们球技也越来越娴熟,家长们也越来越支持,“玩”篮球成为全校师生共同喜欢的话题。回龙小学篮球队也在县内赫赫有名,学校女孩们还被大家美称为“小辫子篮球队”,孩子们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收获冠军、亚军、季军20余次,篮球让一个个稚嫩孩童蜕变成敢于担当、不惧挑战的好少年。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出去打过8次比赛,最好的成绩是在省里面获得一次亚军。”学生尤萱说。
作为寄宿制学校,老师们用篮球这项参与度极高的体育运动,填满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如今,回龙小学1000余名学生,超六成会打篮球,学校组建有班级小组队、班级队、年级队、校队等,实现了天天有训练、周周有比赛、月月有联赛,在U6、U8、U10、U12各组别中,均组建了对外参赛篮球队。因为篮球,该校有100余名孩子作为特长生被学校招录。篮球,让孩子们有了走出大山的勇气,变得更加团结、阳光、自信。
“在场上肆意地奔跑让我感到很自由,无拘无束,我和我们的队员每投进一个球,就很有成就感,就像春天播种耕耘后秋天收获一样。”尤萱说。
“每年学生都走一批,学校篮球也换了一批又一批,篮球让孩子们脸上有笑容,很自信,两眼有光,这些就是我们一直坚持这项运动的初衷。”陈明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源兴
编辑 钱星星
二审 宋洁 张恒
三审 陈俎宇
来源:天眼新闻